3677走进庆元/col/col1229355926/index.html庆元大事记/col/col1229355966/index.html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庆元 > 庆元大事记

庆元县大事记(1956.9—1966.5)

索引号: 发布时间: 2004-11-19 17:43:32 来源单位: 县委办信息科 作者: 编辑: 蒋英娜 点击数: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9—1966.5)

1956年

9月7日  县工会第二届二次执委(扩大)会议召开。原执委会委员改称常委。

9月8日  召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庆元县第二次代表大会。

9月9─13日  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地委扩大会议和省选举会议精神。研究了当前生产、整社、选举等中心工作。决定先以分区分片进行学习有关选举文件,训练人员,再严格按照有关政策,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展阶段,结束阶段)开展选举工作。

9月18日  县委批转农村工作部对整顿信用合作社的意见。

9月22日  省政府批准恢复左溪、斋郎、四山、小安四乡。

秋  庆元车站建成,站房面积129平方米,车棚50平方米。

10月10日  县委决定分系统确定负责人以加强对审干工作的领导,以利提前完成任务。

10月10日  县委转发供销社“关于新式农具推广”的报告,要求各乡推广使用打稻机等新式农具。

10月21日  县委组织由焦承先、徐克荣、魏旭辰、陈岩兴、吴道庆组成的清查小组,对县公安局1955年所办案件进行了检查、纠正。

10月30日─11月3日  庆元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出席代表110人,列席12人。会议听取了赵长辉所作的《县人民委员会两年半来的工作和今后任务的工作报告》,以及财政、法院等工作报告,通过了8项决议。选举产生县人委委员14人,赵长辉当选为县长,侯振标、吴友庆、焦承先、金登翠当选为副县长。

10月  全县31个乡(镇)进行第二次普选。参加选民58313人,占总选民61669人的94.56%,选出县人民代表115人,乡代表1043人。

11月5日  地委任命钱大山、贾秉清为中共庆元县委副书记。

11月9日  农业水利局分设水利局、特产局、农业局。12月27日,农业水利合并为农业水利局。特产局并入林业局。

11月10日  恢复竹口区建制。

11月中旬  县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生产为中心、以征兵征粮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政治教育运动。

11月  荷地镇石磨下村吴永春赴北京参加英模座谈会。他于1951年至1954年间在部队与匪特作战勇敢,且多次负伤并立功。毛主席、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吴永春有幸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2月7日  县委转发地委宣传部编写的《努力增产、厉行节约,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宣传纲要,作为今冬明春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宣传提纲。

12月8日  县委批准成立县机关生活福利小组。1958年6月改为福利委员会。

12月21日  县委审干委员会提出《关于今后审干工作规划》的报告。

12月27日  庆元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并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

12月  县法院建立审判委员会。

1956年  全面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共组织1017人分别参加22个生产合作社、1个合作小组,占全县手工业总人数的95.02%。

1956年  县委、县政府组织发动大面积试种双季稻取得成功。全县农业生产有新突破。

1956年  县委号召全县以和山乡上源村首创“四无”为榜样,掀起消灭蚊子、苍蝇、老鼠、麻雀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1956年  荷地区卫生所所长林梓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56年  隆宫乡信用社周承来被省人民委员会授予“省二等模范工作者”。

1956年  为防止台湾国民党当局派遣敌特空降,在军事部门配合下,在百山祖、地杉尖、双苗尖、龙头山等重点山头进行了防空测绘。

1956年冬  修建五都拦河坝,引水进蛮凹灌溉五都朱村洋、八都余村洋,面积近3000亩。

1956年  全县有区委2个、党委1个、党组4个、党总支31个、党支部89个,党员1427名。

1956年  全县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21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74万元,工业产值242万元(庆元自1952年起始有工业产值),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1元。

1957年

1月10日  县委发出关于绿化运动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区乡在20日前完成冬季造林、种植油茶任务,同时布置了茶树、油菜、毛竹的抚育任务。

1月  开始执行1956年11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刑事犯罪分子管制一律由人民法院判决》的通知。

1月  县工人俱乐部创办。

1月  菊水到隆宫公路动工,1958年1月竣工通车。

2月16日  县委召开扩大会议,进行精简机构,下放干部37人充实到基层,加强区、乡领导。

3月1─4日  庆元县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修改了县妇联章程,选举产生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23人,选举产生县妇联常委7人。

3月18日  在庆元县城召开有庆元、寿宁、周宁、松溪、政和5县代表参加的闽浙赣毗连地区护林联防区委员会第二联防区成立会。会议建立了护林联防指挥部,制定了护林防火制度。至1990年,参加护林联防区有33个乡镇、1个国营林场、123个行政村。

3月20日  结束1957年度第一次肃反审干运动。全县共有坦白交代、检举他人的干部438人,其中基本交待问题349人,108人写检举材料199件、交出子弹111发、手榴弹4枚、伪职证件3件,查到14支长短枪线索。8人被列为肃反对象,经揭发,认定略带反动性质的小集团14个。

3月23日  县委组织全县平原地区农业社的农具手、社长到竹口下济村参观学习双轮双铧犁操作技术,交流使用经验。

3月25日  县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区、乡农业社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民主办社几个事项的通知》等4个文件。对当前整社、春耕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同时,按照民主办社方针精神,普遍建立按时公开财经收支制度。县人民委员会派出工作组,帮助各地总结经验。经过去冬今春二次整顿工作,全县制订了全面生产计划和“三包”责任制,70%的社搞清了账目,巩固了合作社。

3月  县人民委员会致信建瓯、永安等18县人委会,说明庆元外出菇民无“三证”(菇民证、粮食证、户口转移证)的均属外流人口,要求采取限制措施。此举造成外出菇民生活困难,生产受影响。

4月6日  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地委会议精神,分析解决当前竹口、荷地、新村区相继出现的闹粮、闹迁居、闹退社问题。据统计:闹粮有364户、闹迁居有329户、闹退社有28户。

4月21日  根据上级勤俭办一切事的指示,县委决定《庆元报》停刊。4月 26日出完最后一期。至此,《庆元报》共出版发行60期,862150份。

4月24日  财政科与税务局合并为财政局。

5月2日  为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县委明确区公所和乡人民委员会分工,由专人兼管农业生产运动的全面情况。各区(镇)党委、乡党支部应大力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农业生产工作。

5月7日  县委召开全委会,传达学习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月15日  为执行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酌量增加农业社社员自留地、解决养猪饲料问题的通知》,县委、县人委决定凡山地多的社应留山地,田多的社留田地,每头猪留山地1─5分或水田1─2分,母猪可适当加倍。

5月24─29日  庆元县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88人,通过4项决议。

5月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县委决定在县机关党组织中开展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

5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庆元县委员会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庆元县委员会。

6月1日  县委决定成立整风小组,由高怀举等7人组成。按系统分党群、财贸、政法三个小组。

6月  县委发布《中共庆元县委关于执行整风运动指示的计划》,决定整风运动分三阶段进行。5─7月中旬为学习阶段;7月下旬始为检查阶段;年底前为结束阶段。

6月19日  县委召开委员会议,针对温州、宁波专区的闹社、造成垮社现象,提出了当前任务:分析形势,认识正确执行政策的重要性,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6月27日  县委决定由县委书记、委员、部长分头下乡协助各区开展增产节约、整社工作。

6月  省委在《关于动员工人、农民讨论和驳斥右派反动言论的通知》中指出,有部分右派分子借口帮助党整风,散布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县委决定迅速组织起来,进行反右派斗争。由于当时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重,把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当作阶级矛盾,全县有37人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7月14日  县委决定成立县财粮分配委员会,王昭胜任主任。10月1日设立财粮分配办公室,耿海东任主任。

7月  省委任命何志民为中共庆元县委书记。

7月  全县久晴不雨,受旱农作物25000亩,造成4000亩连作晚稻和3000亩秋番薯无法下种。

8月1日  根据新党章颁布的党的基层组织权限和全县撤区并乡以后的新情况,县委决定大济、荷地、曹岭乡和县机关成立基层党委会。

8月8─13日  县委召开扩大会议,贯彻省委召开的县委书记会议精神,学习毛泽东主席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报告,要求全体干部澄清混乱思想,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反右派斗争和肃反整风工作。

8月11日  反右派斗争已在全县展开。斗争方式有小型辩论、广泛深入地组织小组讨论和大会讲理斗争。针对农村中少数坏分子利用我党整风之机,抓住党个别缺点向党猖狂进攻,全县有24个乡开了斗争会,斗了地、富、反等坏分子120多人,坚决地打击了反革命复辟活动。

8月27日  省委下达《关于当前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几个问题的指示》,县委要求各区乡认真学习部署,搞好生产,进行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少数富裕中农有明显的破坏合作化和粮食统购统销的言论、行为进行说理斗争,狠狠打击地、富、反分子的反攻复辟活动。

8月28日  县委发布《关于抓紧时机,有把握地打击反革命分子及其他刑事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的计划》。从1957年9月至1958年2月,共逮捕了反革命分子98人,刑事犯罪分子62人,批斗了其他坏分子284人。

9月10日  庆元县林场与和山乡森林经营所合并为庆元第一个国营林场──国营庆元林场。下设白岭头、百丈、隆宫、余村、千岗坑5个林区。

9月上、中旬  全县已有1180人参加了肃反审干运动,占应参加1241人的95%,共查出反革命分子19人(反动党团骨干13人、土匪2人、特务1人、其他3人)。

9月18─20日  中共庆元县委一届二次全会召开,大会听取了县委《一年来社会主义改造取得的巨大转变》的工作报告和县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补选何志民为县委书记,增选县委委员2人。

9月26日  根据中央、省、地委有关指示,县委成立整风领导小组,由何志民、苑杰、齐传泽、郭永德、耿海东、李庆和、焦承先、甘益卿、李显清组成。下设整风办公室,甘益卿任主任。整风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决定:下设党群政法系统、财贸工交系统、农村系统、文卫系统4个整风领导小组。

9月  温州地委检查组来庆元调查人口外流情况。据统计,全县外流农民1076 户、 1823人。人口外流主要原因是缺粮。

10月3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关于在农业合作社内贯彻执行互利政策”、“关于做好农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工作”三项指示,县委要求全体农村干部认真学习,并进行一次全面测试。

10月16日  县委制订了在社会主义教育和全民性整风运动中全县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应遵守的五条守则,以促进运动顺利开展,使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

10月16─22日  庆元县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96人,通过了三项决议。

10月  成立县森林工业局。次年7月并入林业局。

10月  大规模开展以除“四害”(蚊、蝇、鼠、雀)、讲卫生为内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因成绩显著,次年7月,省委、省人委奖给庆元“四无县”锦旗一面,1962年6月,庆元获全国“四无县”光荣称号。

11月6日  县委批准文卫局党组提出的要求成立节制生育委员会的请示报告。

11月19日  荷地乡际面农业社发生集体隐瞒粮食产量事件。县委对有关责任人作了严厉处理,并通报全县。

11月  省委在《关于当前粮食征购情况的通报》中要求各地在粮食问题上开展以反对隐瞒产量为主要内容的反对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的斗争,县委在全县发起了“反瞒产”斗争。

11月  县文化馆组织全县业余作者编写了全县首册诗歌集《“大跃进”》。

12月31日  庆元县防火指挥部成立,副县长吴友庆任总指挥,公安、林业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宣传、民政、检察、农业、法院、文教、妇联、粮食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在各乡建立了乡防火委员会。

12月  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改称县妇女联合会。

12月  全县共查出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27人(判刑4人、管制2人、开除公职5人、免刑留用9人、重罪轻判2人、暂未开除5人、未判1人)。800多人交代了历史问题,查清300多个案件。

1957年  黄真乡信用社姚德初被省人民委员会授予“省三等模范工作者”。

1957年  南坑乡信用社陈裕行、庆元竹山生产大队长王轮妫、庆元李陈宝被省人委授予“省先进工作者”。

1957年  全县进行第一次森林资源调查,木材总蓄积399.6万立方米,有林地125.5万亩。

1957年  由于错误地发动了“反右派”和“反瞒产”斗争,严重地挫伤了干部群众的生产劳动积极性。

1958年

1月12─17日  县委召开三级干部大会,中心议题是贯彻整风精神,鼓足干劲,争取农业生产“大跃进”,实现“农业四十条”。

1月17日  县委组织全县乡、社干部各1人到青田、乐清等县参观学习水稻、杂粮三熟制经验和发展养猪经验。

1月22日  县委批准团县委提出的关于在全面开展整风运动中展开整团工作的请示。整团工作分大鸣大放大辩论阶段、整改阶段、组织阶段三步进行。

1月  县委组织学习《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毛泽东提出的“十五年超英”的号召及《乘压倒右派、压倒官僚主义、压倒保守思想的共产主义风前进》一文,吹响了全面“大跃进”的号角。

2月2日  县委批转县总工会《关于评选一九五七年先进生产(工作)者并在工交、财贸系统评第一个五年计划劳动模范候选人意见报告》,成立县先进生产(工作)者评选委员会,侯振标任主任。

2月24日  全县已有21个乡镇开展了基层整风,已结束1乡4社,进入鸣放阶段15乡76社,进入整改阶段4乡24社,进入建设阶段1乡16社。

2月28日  县委决定建立县人民委员会党组和群众团体党组。

2月  庆元东部通往福建的省际公路庆元─寿宁公路动工修建。1959年通五大堡,1973年通荷地,1980年通江根,1987年直达寿宁县坑底村,全线贯通。

3月9日  省委、省人委发出《关于全省开展除“四害”、讲卫生的爱国卫生运动大检查大评比的通知》。庆元认真组织,积极响应。

3月17日  县公、检、法三部门提出,苦战三个月,实现“十七无”县。

3月20日  县委决定开展全县农业生产“大跃进”首次检查、参观、评比活动,以促进备耕工作。

3月20日  温州专署“除四害、讲卫生”参观团来庆元参观除四害、讲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情况。

4月1日  为进一步鼓舞全体农村干部和农业社员的革命干劲,争取三年内实现“农业四十条”,县委提出三大口号:1、学习红安、大战龙泉、赛过天台、赶上丽水;2、苦战一年实现800斤,苦战三年实现四十条;3、一年到三年,实现三个“百”三个“千”三个“万”。(即亩产百斤油、百斤茶、百斤鱼;亩产千斤粮、户收入千元、口粮千斤;亩产万斤番薯、每乡万头猪、每户万株树)。

4月11日  县委向全县发出大力推广“万斤窑、鼓风窑”的通知,要求月底全县建起2万个万斤窑,5千个鼓风窑。

4月15日─6月25日  在地区破案指挥部协助下, 县公安干警破获政治案件14起,刑事案件62起,一般案件110余起,逮捕了各类刑事犯罪分子140人,实现了全省第一个无积案的安全县。

4月16日  庆元成为实现“无偷税、无漏税、无欠税、无税收政策事故”的税收“四无县”。

4月23日  县委召开菇民代表会议,组织菇民迅速投入农业生产“大跃进”。

4月26日  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上海、武汉、成都中央会议精神,讨论解决社会主义建设战线问题、风格问题、方法问题、思想问题,确保总路线的贯彻执行。

5月10日  县委召开扩大会议,布置消灭麻雀巢,大力发展地方工业、交通建设、多种经营以及抓好粮食生产等工作。

5月15日  县委在竹口区三济乡召开粮食工作现场会议,提出了全面发动群众解放思想,普遍开展余粮展览的要求。到6月初,全县有27个乡135个农业社开展了“社社摆余粮、户户摆节约光荣粮”运动,计摆出各种粮食278.5万公斤。

5月23日  县委决定进行一次全县性的财贸工作大检查,以进一步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帮助基层整好风。

5月25日  根据地、县委指示,县消灭麻雀临时作战指挥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向麻雀进行大围剿的群众性运动。

6月5日─9日  庆元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出席代表118人,列席9人,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人委的工作报告、财政工作报告、《庆元县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 草案)报告》及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报告,通过7项决议, 选举产生县人委委员13人,苑杰当选为县长,侯振标、焦承先、吴友庆当选为副县长,王峰当选为县人民法院院长。

6月10日  县委召开全县四级干部大会,与会350人。会议传达贯彻中共八届二中全会精神,学习了刘少奇在中央全会上的工作报告,进一步贯彻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6月20日  县委批转县扫盲指挥部《关于开展突击扫盲运动工作计划的报告》,要求“七一”前基本扫除文盲,达到基本无盲县。全县有33518人参加了扫盲学习。

6月22日  县委宣布全县实现基本“四无”县〔老鼠、苍蝇、蚊子、麻雀(后改为臭虫)〕,并向省委、省人委报喜。7月16日,经省有关部门验收鉴定,宣布庆元为浙江省第一个基本实现“四无”县。9月29日,省委、省人委在庆元召开除四害、讲卫生现场会,并号召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掀起除四害、讲卫生的高潮。

6月  县整编办公室成立。开始撤并机构,下放人员到基层锻炼。

6月  据统计,自1957年12月以来, 全县共消灭老鼠333038 只, 麻雀205382只,苍蝇48086.5公斤,蚊子641.5公斤,挖蛹3226公斤,疏通阴沟22373条,90%以上的房屋进行洗刷,清除垃圾4822400担,整洁户达95%以上。

7月1日  县委决定《庆元报》复刊,将原来的5日刊改为隔日刊。

7月9日  县委决定抽41名专职肃反干部,对乐清、瑞安、青田、平阳、文成、永嘉等地流入庆元的4000多人开展政治调查。

7月15日─18日  县除四害指挥部开展了以全面毒鼠为主的全县群众性运动。

7月23日  县委号召全县以乡为单位,利用农忙空隙,举行各种形式群众大会,搞好当前工作,以实际行动庆祝伊拉克政府成立,反对美、英帝国主义武装干涉阿拉伯各国内政。

7月中、下旬  召开全县烈军属、残疾人、复员、退伍军人、民兵“大跃进”誓师大会。

7月27日  县委要求各乡镇每月7、17、27日上报工作情况,以制定全县乡、镇大办工业进度报表,反映当前工业“大跃进”形势。

7月31日  根据省委指示,县委制订“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的计划”,成立学习领导小组,何志民任组长。要求通过学习,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政治理论和思想水平。

7月  庆元县万里林林场建立。

8月1日  县委在《关于乘风破浪、快马加鞭、苦战一年,实现基本电气化县的规划意见》中提出以实现电气化作为全县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中心工作。

8月2日  根据上级指示,县委召开农具改革会议,成立农具改革委员会,贾秉清任主任。

8月5日  县肃残领导小组成立,县委副书记王昭胜任组长,副县长焦承先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各区设指挥部,8月9日组织了7个社会肃残小组,分赴各区乡开展肃残。至8月底,共挖出反革命分子127名,坏分子18名,反动党团组织5个。至9月6日,经调查核实,搞清130条人命案,挖出敌情报站1个、情报组5个共31人,国民党区分部书记长9人,骨干分子33名,子弹356发。

8月15日─19日  中共庆元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会议前3天为预备会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后2天为正式会议。出席会议代表148人,列席人员68人。大会听取、审议了县委副书记王昭胜代表县委作的《工作报告》和监委副书记齐传泽作的《党的监察工作报告》,并通过了相关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庆元县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5人,候补委员4人,县监察委员会委员7人。二届一次全体委员会选举产生县委常委7人,何志民当选为书记,王昭胜、苑杰、贾秉清、钱大山当选为副书记。

8月27日  为贯彻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省委发出《关于发展人民公社的意见》,部署在全省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庆元进行动员、部署。

8月31日  县委在隆宫乡召开钢铁工业现场会议。何志民向各区、乡书记及分管工业干部传达了中央指示,要抓好“三帅”(粮食、钢铁、机械化),指出现在重点是抓钢铁与机械化。会后,全县掀起了全民大办钢铁的热潮。

8月  庆元县被省人民委员会授予“省级无盲先进县”称号。

9月2日  根据地委下达的任务,县委批准县人武部《关于普训基干民兵的计划》,争取11月底前完成对3477名基干民兵实行“劳武结合”的训练任务。

9月3日  县委在菊水村召开炼钢铁现场会,掀起大办钢铁的高潮。

9月11日  省委下达《关于1958年钢铁生产的决定》,省分配给庆元县58年的生铁生产任务1.73万吨,铜210吨。庆元实际完成生铁生产28.4吨。

9月13日  县委要求各区、乡每日19点前上报钢铁、铜日产量和炼铁炉建设情况。

9月16日  县委根据地委和军分区党委指示,发出《关于全民军事化问题的指示》,决定凡16─50岁政治面貌好、身体健康的社员均为民兵,实行全民民兵制,以适应当前国际形势,准备突发事件及生产“大跃进”组织军事化,生活集体化的需要。全县有民兵36200人,以区为单位成立了6个民兵团,下辖127个民兵连、7个尖兵营、1个工兵营。

9月20日  县委决定成立通讯指挥部,保证通讯工作开展,以适应对敌斗争需要。钱大山任总指挥。

9月23日  为了保障大炼钢铁,成立县物资供应木炭生产运输领导小组,李庆和任组长。下设办公室。

9月  隆宫乡由5个高级社组成了庆元第一个人民公社。

9月  庆元县第二次工人代表大会召开。韩学典当选为县总工会主任。

9月  全县新办荷地、竹坪、新村、竹口、岭头、曹岭、三济、合湖、举水、官塘等小学附设初中班。次年先后并入荷地、新村、梅岭、庆元中学。

冬  县委副书记贾秉清前往北京参加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群英大会”,并在

主席台就座。

10月1日  城关镇和城郊区组成“红旗人民公社”,八都、竹口、新村、荷地也分别以区为单位成立“国庆”、“竹口”、“新村”、“荷地”人民公社。全县31个乡镇171个高级社全部实现“人民公社”化。以乡为单位设管理区,下设生产队,建立政社合一的管理模式。

10月1日  庆元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国庆游行活动。

10月4日  省委下达841号文件《关于调整县级行政区划的决定》,决定撤销庆元县制,原有行政区域并入龙泉县。

10月10日  根据地委指示,成立县运输指挥部,侯振标任总指挥。

10月18日  为了在并县接交中做好清理财产工作,确保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县委成立了财产清理委员会,毛留荣任主任。

10月23日  全县实现食堂化、托儿化,共办公共食堂449个,94022 人进食堂, 办托儿所331个,入托儿童9879人(1959年停办)。

10月27日  温州地委公布庆元、龙泉并县后的龙泉县委领导班子。

11月21日  国务院(1958)议字90号文件正式批准撤销庆元县制,并入龙泉县。

1958年  庆元县人民医院朱家猷被省人委授予“省先进工作者”。

1958年  全县有区委4个、党委27个、党总支128个,党员1606名。

1958年  全县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67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95万元,工业产值680万元,全县总人口103171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4元。

1959年

4月8日  全县首批80名脱产干部下放农村,参加生产队劳动。

6月  开展以清理人民公社账目为内容的“算账运动”,兑现退赔,纠正“一平二调”(平均分配,无偿调拨)的“共产风”。

12月  “五风”(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浮夸风和强迫命令)泛滥,群众生产积极性遭受挫伤,庆元地区粮食比上年减产600万公斤,造成人口大量外流。

1959年  菊隆第六伐木场孙绍生、庆元第九伐木场刘森良、庆元第二采伐队叶理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1959年  庆元县医院贾昌圃被省人委授予“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1960年

2月  庆元县医院吴高珍被授予“全国体育、文化、卫生、新闻先进工作者”、“省文教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同时出席省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

4月  荷地区民兵武装排因成绩突出,中央军委授予庆元荷地民兵武装排长吴岩祥为“全国先进民兵”。吴岩祥被推荐出席全国民兵代表会议。4月23日下午3时在北京怀仁堂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5月  粮食紧缺,局部发生饥荒,各地普遍发生浮肿病。

6月  鉴于人口大量外流,中共龙泉县委拨出统销粮67万公斤,救济款2万元,用以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生活。

7月31日  龙泉县委组织“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三反”运动,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干部作风,处理好“平调”。

7月  庆元地区小学教师50余人到丽水师范参加俄语培训,历时2个月。9月,部分小学试行俄语教学。

1961年

4月16日  召开全县三级干部大会,贯彻中央《关于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六十条”),实行以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管理体制。

8月  恢复区公所,改管理区为人民公社。庆元地区设庆元、 菊隆、新村、荷地4个区,将竹口、三济、黄真、黄田4个公社划入梅岭区,四源公社划入八都区。

1962年

2月  庆元地区有285个大队将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占总队数的94%。

4月  进行“精简下放”,大量缩减“吃商品粮”人口。至1963年底,龙泉县精减干部、职工12916人。

1962年  庆元有区委4个、党组27个、党支部128个,党员1636名。

1963年

3月5日  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后,全县组织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4月4-17日  县委召开干部大会,在干部中开展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五反”运动;在农村开展清理账目、清理财物、清理工分、清理仓库的“四清”运动。

11月  吴鸣翔在百山祖发现稀有树种(冷杉),后被命名为“百山祖冷杉”。1987年被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SSO)公布为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

11月  全面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2月  庆元竹山村党支部书记黄荣臻被省人委授予“华东地区农业先进单位代表”。

1964年

7月1日零时  为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标准时间,庆元地区有23749户,总人口94912人。

12月  农村开展“小四清”(清思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运动。

1964年  新安江(淳安县)库区移民自1964年起先后被安置在庆元淤上、隆宫、安南、菊水、五都等地,至1965年庆元共安排库区移民314户,1625人。

1965年

秋  发动群众种草子 (植 物肥料), 庆元地区共种植1.7万亩,改良了土壤。

1965年  早稻、连作晚稻遭受连日阴雨、低温冻害,庆元地区粮食减产337.5万公斤。

1966年

2月  庆元第一座国营水力发电站(西演水电站)建成,装机2×100千瓦。

征集反馈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