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庆元年鉴
【概况】庆元县辖7个镇、13个乡、345个行政村、5个社区,面积1898平方千米、人口19.76万人,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54%0。2002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亿元,增长19.3%,其中工业增加值2.39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3.86亿元,增长1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247元,增长11.1%。财政总收入7577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246万元,增长19.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亿元,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亿元,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亿元,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52亿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80元,增长6.1%。
农业经济呈现较好发展势头。抓住庆元香菇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有利契机,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发展香菇标准化生产,做强做大香菇产业,成立香菇标准化生产联合会,共有2000多户菇农自愿挂牌生产标准化香菇。特种菇生产规模618万袋;其他各类食用菌1000多万袋。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培育有机绿色食品,"百山"牌绿茶、"阪源"牌茶叶和"信洲"牌香菇,荣获国际和国家有机食品证书;"您信"牌香菇荣获绿色食品称号;庆元"银屏"茶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会上被评为国际名茶金奖。规模化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全面铺开,已立项建设农业示范园区28个,总面积800公顷以上,涉及乡镇14个、行政村26个,规模最大的100.05公顷,其中锥栗园区17个,总面积533.6公顷。种苗花俱卉产业初具规模,全县共建立和巩固良种繁育基地73.4公顷、林木采种基地1020.5公顷、名特优新水果种园26.7公顷,引进新品种10类、42个。烤烟种植范围扩大到全县10个乡镇、91个村、2172家农户,加强烤烟生产、质量管理,全年产量190万千克,比上年增加63.9%,亩均产值可超出1600元,总产值2300万元。通过小康建设验收乡镇1个、行政村28个。
山区特色工业发展迅猛。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4.0亿元,比上年增长31%,工业人库税收3741万元,增长21.1%,工业对财政贡献率继续提高。狠抓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松源竹木园区成为工业增长的新亮点;努力拓展融资渠道,不断增加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有效促进特色产业的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梦天公司被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优秀企业,凯达公司的高档育果纸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善扶持政策,鼓励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双枪公司成为国内箸业中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生产厂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开发绿色能源,开工建设云雾亭、蔡段、冯家山等电站6座,续建大岩坑、百龙、龙井、后坪坑、桐山等电站,开展左溪、黄水、银河、山后坑等电站前期工作10座,完成投资约1.5亿元,新投产发电装机3.98万千瓦。
城市化建设呈现四大亮点。城防得到巩固,在县城松源河段建成十二股橡胶坝,完成干堤新建、加固5.83千米,实施大济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河道整治5千米,极大地提高了县城的防洪能力。县城"四纵七横"城区道路框架基本形成,东西走向的"四纵"包括绕城公路、濛洲街、石龙街、新建路;南北走向的"七横"包括大济路、苏畈路、南北路、祥云路、云鹤路、松源街、星光路。注重道路绿化带建设。新区开发力度加大,基本完成审判大楼、财税大楼建设,开工建设电力大楼、工商大楼、电信实业大楼,全面启动城东扶贫小区设建设工程,用于安置下山脱贫户和地质灾害搬迁户。旧城改造稳步推进,城南片旧城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2.49公顷,建筑面积2.81公收顷,已投资开发。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交通、水利、能源、教育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8亿元,比上年增长77.3%,是历年来建设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庆荷公路全线通车、大岩坑电站建成发电、农村电网改造如期完工、新庆元中学顺利开学。加快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基本完成中小学校危房改造任务。完成黄田、竹口片及屏都二期1200.6公顷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新增农田灌溉面积333.5公顷,排涝面积133.4公顷,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200.6公顷,平均每亩增产粮食200千克,除涝防洪能力从2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项目区实现"田成方,林成行,渠成网,路相连"的田园化格局。
道路交通建设步伐加快。55省道荷地至上店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工程全长50千米,总投资8500万元,按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标准改建,路基宽7.5米,沥青路面宽6米,最大纵坡不超过6%,建设工期3年。完成蓬桥至隆宫、岗后垟至岭头和安溪至中村3个县乡道砂石改柏油工程,总里程24千米,总投资700多万元,均按照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全县通油路乡镇11个,油路铺装率55%。
木制品行业迅速崛起。全县有木制品加工企业79家,木制产品出口(折原木)3.83万立方米,实现产值3.5亿元。90%以上为成品,70%以上为附加值较高的精深加工产品。梦天公司等企业生产的木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欧洲市场,全年共实现产值1.3亿元;浙南铅笔厂等15家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型企业,总产值1.35亿元;生产其他木制产品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总产值0.85亿元。
大力调整中小学布局。普通高中从3所调整为1所,作为乡镇一级的竹口中学、荷地中学从9月份起停止招收高中新生,由庆元中学、职业中学承担;撤并隆宫中学及龙溪、左溪、官塘和举水4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从15所〈含完中、小学附设初中〉调整为10所;小学从153所调整为119所,村级初小只开设一、二年级复式,不再开设三年级复式班。发放首批高层知识分子特殊津贴,拨出专项科研经费,鼓励知识分子投身科研。
【庆元香菇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6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对庆元香菇原产地域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2年6月12日起,对庆元香菇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庆元香菇原产地域范围以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明确"庆元香菇"原产地地域的批复》的地域范围为准,为庆元县、景宁舍族自治县、龙泉市所辖行政区域。
【森林旅游初露端倪】 开发出百山祖日出、百山祖云海、百山祖冷杉、马尾瀑布、百丈龙湫、石龙净烟、巾子祥云等自然景观数10处,中国香菇鼻祖吴山公庙等人文景点20余处,初步形成集森林生态观光、避暑休闲、登高揽胜、宗教朝圣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并在原有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基础上,新建巾子峰森林公园,面积5700多公顷。全年游客总量2.1万人,旅游收入48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5%和46%。
【五大堡乡境内发生3次地震】 8月7日下午13:41时和15:33时,庆元县东部9千米处五大堡乡辖区内发生地震2次,震级分别为2.2级和2.6级;8月9日早晨6:46时,又发生一次3.3级地震。地震中心位于北纬27度36分,东经119度08分。辖区内部分民房倒塌,未造成人员伤亡。
【庆元香菇市场获省第五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庆元香菇市场占地面积1.24公顷,建筑面积1.27公顷,拥有香菇交易摊店223间,是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主营香菇,兼营银耳、木耳、灰树花、牛肝菌等食用菌系列产品30多种,产品销往国内省市20多个,出口国家和地区30多个。全年成交量4932.89吨,成交额10.3亿元。被评为市2001年~2002年度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和省第五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庆元香菇充分利用原产地保护优势,依托香菇市场成功破解国际市场的技术和绿色"壁垒",顺利销往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市场2400多吨。香菇购销业的繁荣兴旺带动交通、运输、邮电、广电、饮食服务、城镇建设等方面快速发展。
【建成国内一流菌种生产线】 由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研制而成,分恒温结净室和恒低温培养室两部分组成。恒温洁净室专为菌种生产和其他无菌作业设计,由外过滤系统、内过滤系统、制冷系统、空气循环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辐射杀菌系统及封闭保温壳7个部分组成。净化等级100级,比普通接种方法成活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恒低温培养室由制冷系统、控制系统及保温壳3个部分组成,可提高对发菌速度的调控能力,延长菌种储存时间,便于小批量珍稀菌种的生产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