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庆元年鉴
【概况】 庆元县辖7个镇、13个乡.340个村、5个社区,全县面积1898平方千米,总人口19.84万人。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5.03亿元,比2004年增长11.4%。人均生产总值7580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62亿元、5.23亿元、6.18亿元,分别增长3.2%、16.8%、12.1%。实现财政总收入11989万元,可比增长23.53%;地方财政收入7141万元,增长25.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7亿元,增长16.2%。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5亿元,增长13.O%。外贸自营出口总额545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68元,实际增长8.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实际增长8.3%。
庆元地处浙西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称“进士村”的大济村,自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至宋理宗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的232年间,涌现出进士26人及非进士出身涉足仕途者100余人。廊桥文化等独具地方特色,“唐语(指庆元现时口头语言中,保留较多唐朝时候的口语)、宋桥、明古居”三朝文化异彩纷呈。1997年,上垟古窑址、西洋殿、兰溪桥、吴文简祠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大济村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1年,举水如龙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木拱廊桥中唯一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庆元木拱廊桥荣获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一等奖。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祥地。2002年,庆元香菇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14.68亿元,比2004年增长16.5%。招商引资共引进项目92个合同引资2.02亿元。初步实现了“总量要上规模,质量要上档次”的工作目标,产业招商和大力发展非资源性工业的理念得到了实践;传统产业有了较大提升,竹木加工、水电产业、铅笔制造和绿色食品四大骨干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分别实现工业产值4.2亿元、1.7亿元、1.4亿元、0.52亿元,合计7.82亿元,增长26.6%占规模以上业总产值86.7%。继续推进县城工业园区反墺区块及北门、东山垟区块建设,反墺区块累计完成投资1.18亿元,全部建成投产企业9家,实现工业产值1.3亿元。家庭加工业和来料加工得到快速发展,全年累计创造来料加工费2100多万元,从业人数达1.6万多人,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3万公顷、总产量5.6万吨;全面提升香菇产业,全县栽培香菇7118万段,其中标准化生产4050万段,食用菌产业开始从量的扩张为主向稳定数量、提高质量转变;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毛竹高效分类经营取得显著成效,竹产业产值近6亿元,一产产值首次突破l亿元;率先在全省开通短信互动平台,构架起联系农民与专家的桥梁;做强庆元花菜品牌,大力发展肉兔养殖产业;成功推广“菇瓜共育”生产模式;新培育宏源农产品等农业专业合作社4家,进一步提高官塘小笋、龙溪茶叶等农产品加工水平,增强“三江源”、“金密果”等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全社会固定资广:投资7.87亿元.2004年增长l6.2%,其中重点项目25个,完成投资5.86亿元。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8亿元。龙庆公路庆元段二级改善,坝大公路、小梅过境公路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完成55省道荷上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开通兰荒线枫坪至龙岩等断头公路;硬化县乡道公路344.2千米,实现乡乡通柏油路;乡村“康庄工程”完成准四级公路建设村271个,其中路面硬化村252个;庆元新车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一体化的交通路网体系更加健全。新建成电站4座、l.92万千瓦;开工建设110千伏荷地输变电工程,35千伏城北输变电工程完成主体并投入使用,35干伏城北至新窑输电线路工程和35干伏庆元至白象变电线路改造工程基本完工、移动电话用户5万户,互联网用户接近3000户,均比2000年增长3倍以上。县城下山脱贫农民新村一期建成4.9万平方米,已安置农民248户、907人,二期建设6.7万平方米,安置农民514户、1802人。改造中低产田(地)2668公顷,整理土地面积3134.9公顷,其中标准农田1600.8公顷。建成示范村3个、整治村46个;村级水厂26个,开工建设竹口、荷地、贤良等乡镇自来水工程。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三江源”保护工程,开展“清洁母亲河”行动,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健全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机制,认真组织实施“阔叶林发展工程”,加快城乡一体化绿化;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进一步推水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率先在全省建立林区治安巡逻队,扩大了生态县建设成果;深入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积极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大力推广农村用户用沼气;《百山祖生态旅游规划》获得国家林业局审批,《大济历史文化村保护规划》通过省政府批准,《巾子峰省级森林公园旅游规划》和车根村“农家乐”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农家乐”休闲旅游兴起。
菇乡文化建设得到加强,获得丽水市“灭蟑先进城区”和浙江省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称号。编撰出版了《香菇文化》系列丛书,建成廊桥文化展厅和筷子文化展厅,加强对如龙桥、兰溪桥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庆元木拱廊桥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一等奖。开展“科技周”及科技下乡、下企等科普活动;启动教育“4+1”工程(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学生周末安全班车工程);顺利通过省“两高普九”验收;庆元中学通过省级重点普通高中评估。参加全市首届运动会并取得青少年部全市第三名的佳绩。调整和完善乡镇内设机构,理顺乡镇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庆元机制",乡镇技能型政府建设工作获得全省组织工作创新奖。
【庆元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 2004年,国家环境监测中心根据卫星遥感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数据,从生物角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污染负荷5个方面对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调查显示,庆元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排序在全国2348个县市中脱颖而出,排名全国第一,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庆元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4%。境内群山竞秀,最高峰——百山祖海拔l856.7米,为江浙第二高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迷人,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有世界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百山祖冷杉,原邮电部曾发行过邮票;2000年,世界极度濒危的10大物种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重现百山祖。2004年,国家邮政局发行《华南虎》特种邮票。
【庆元后坑木拱廊桥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一等奖】 9月底,浙江省庆元县后坑木拱廊桥荣获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一等奖。由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谢凝高教授为咨询专家、阙维民教授主持申报。在全国总共不到100座木拱廊桥中,庆元就有22座,现存数量全国第一。如龙桥是目前全国木拱廊桥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有确切纪年、现存寿命最长的木拱桥;兰溪桥是全国现存单孔跨度最大的木拱桥;黄水长桥是全国现存廊屋最长的单孔木拱桥,有廊屋21间,总长为54.3米;大济双门桥和莆田桥距今近千年,比《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早100多年。
【举办第六届中国香菇节暨全国食用菌主产区县(市)长论坛】 11月10日~13日,庆元县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香菇节暨全国食用菌主产区县(市)长论坛活动。来自湖北、河北、安徽、福建、上海、四川、浙江等省近30个食用菌主产区的县(市)长、科研院校专家、食用菌业界代表100多人参加会议。首次举行香菇鼻祖吴三公公祭典礼。论坛搭建政府间食用菌产业发展交流与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