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人物·讲党史|粟裕
粟裕(1907-1984),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湖南会同人。侗族。1907年8月10日生。曾就读于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7年5月参加叶挺任师长的国民革命军24师,同年6月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随军转战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创建中央苏区的斗争和历次反“围剿”。1934年7月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转战闽浙赣皖边。后与刘英率余部500余人挺进浙南,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坚持3年游击战争。
全面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江南敌后,首战韦岗告捷。后任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协助陈毅领导开辟了苏南、苏北抗日根据地,参与指挥黄桥等战役战斗。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苏中区委书记,领导军民挫败日伪军频繁“扫荡”和“清乡”,建成巩固的苏中抗日根据地。1944年率部对日军发动局部反攻,指挥车桥战役,创华中敌后歼灭战的范例。同年12月率所部主力南渡长江,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后兼苏浙区委书记,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浙东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浙西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曾指挥苏中战役,七战七捷,还参与指挥了宿北、鲁南等战役,后在陈毅统一领导下,又指挥了莱芜、孟良崮等战役。1948年指挥了豫东、济南战役。11月作为中共淮海前线总前委成员,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和翌年的渡江战役,后又组织指挥了上海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他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十一届中央委员。1980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84年2月5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