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变是“红”桥 百年党史青年说
“我的爷爷生于1919年,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爷爷的柜子里,珍藏着多年的党章和党员证。”“今天的青年处在最好的时代,这是历史与时代、世界与中国、国家与青年交织的场域,更加需要青年一代深刻认识到我们走过的历史,肩负的使命。”4月16日,竹口镇阜梁桥上传来一阵阵饱含深情、慷慨激昂的讲述声。
由共青团庆元县委主办、竹口镇团委承办的“廊桥说事·青年说”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暨微型党课大赛在阜梁桥上举办,来自濛洲、荷地、竹口等乡镇(街道)的13名青年参加宣讲,吸引了不少男女老少驻足围观。
“平时没事的时候会在桥上休息,今天正好看到这里有比赛,就坐着听一听。这些年轻小伙子、小姑娘讲得非常有趣,有很多故事以前都没听说过。”竹口镇居民吴大爷告诉记者。
据了解,自去年创新打造庆元县“廊桥说事青年说”新时代青年理论宣讲工作品牌以来,已累计开展三期青年宣讲比武,覆盖青年群众600余人。通过青年活泼、朝气、新颖的表达形式,组织青年宣讲队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广大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党的伟大历史有更好、更透彻地理解和认识。
“在廊桥上说事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作为新时代的庆元青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习革命前辈们的精神,让他们的精神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进,能够更好地向前、向上,为祖国的未来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竹口镇年轻干部吴莉莉也是参赛的13名青年之一,此次比赛她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带来题为《无“苦”不青春》的微型党课。
“在廊桥上说事,是庆元微宣讲的一张好名片。虽然今天是在廊桥上演说,但我想这并不亚于在大舞台上的精彩。”团县委副书记刘文俊表示,希望通过宣讲比武的形式,让青年团干们结合身边故事和自身经历,讲百年奋斗,讲家国情怀,讲发展成就,讲时代精神,以鲜活生动的故事、情真意切的语言让党史学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