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官塘乡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002658607/2021-40467     发布机构:官塘乡     发布时间:2021-06-12 13:49:22点击数: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官塘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红色追忆、峰上官塘”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协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战赢”。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扛起“一面旗帜”,夯实党建基层

一是强化干部教育,培育技能型乡镇干部。依托五彩花生种植基地和“彩墨横坑”项目,创建官塘乡第二个党员干部技能实训基地,通过实地学、座谈会等方式累计开展培训3次,深入打造技能型干部,强化干部服务水平。结合官塘乡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加强干部村情民情掌握程度。

二是落实“一岗双责”,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全年组织乡村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5次,利用微信、钉钉等载体发送廉政信息600多条。在村级组织换届中,先后开展“自荐人”集体廉政谈话2次,组织乡村党员40余人参加廉政测试,顺利完成官塘乡2020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同时严格抓好“扛旗攻坚争先锋”活动,组织26名新任干部落实“开门一件事”。

三是抓实主体责任,牢固意识形态阵地。充分发挥每月夜学、主题党日学习、“宣讲团”等平台载体作用,强化理论武装,抓实理论学习。举办“迎新春、写对联、送祝福“庆祝建党99周年暨忆苦思甜话幸福”等活动切实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依托12个文明实践点,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用。完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办法,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同时组织专人负责网络舆情信息处置报送,及时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全年未发生重大舆情事件。

四是加强全域党建,努力提高“消薄”水平。依托庆元党建联盟、驻丽支部、“学习强国”网上党支部等各级全域党建平台,加强党支部领导核心,灵活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的组织生活。紧紧围绕双整工作要求,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教育。充分结合本乡优势资源,谋划消薄项目5个,全乡4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84万元,村均达到3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合计64.9万元,3个村达到15万元以上。

(二)坚持“一个中心”,建设美丽政府

一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按照“统一组织、分级分类、全员培训”的要求,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开展学法培训班4起,累计参训120余人次;举办法制讲座1场,受教人数达45余人次。聘用法律顾问1名,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工作制度,切实提高政府依法治理水平。

二是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完善“四个平台”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员队伍作用,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再提速;依托干部技能实训基地,通过实地学、座谈会等方式累计开展培训3次,培育一批懂技术、会文创的技能型干部,更好地服务本地农户开展生产;结合“351”服务活动、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组织干部下村常跑多串门,以干代学、以干得助,磨炼一副担当的“宽肩膀”,练就一套成事的“真本领”。

三是加强廉洁型政府建设。严抓干部作风建设,累计组织乡村干部开展廉政教育培训5次;对各类苗头性问题做到“抓早抓小”,全年开展各类工作监督检查30余次,警告处分4人,诫勉1人;开展集体谈话和个别谈话135人次,有效提高了干部廉政意识;先后开展村级组织换届“自荐人”集体廉政谈话2次,确保新村班子廉政意识入脑入心。

(三)打好“两大战役”,牢固民生保障

一是冲锋在前,筑牢抗疫堡垒。大疫在前,人人谈疫色变,全乡干部、网格员、党员,不惧危险,敢于担当,带头冲锋,多平台多手段宣传防疫知识,同时地毯式排摸并管控重点人员406人,一对一服务23名出国人员,严格落实“亮码+测温”通行,守好小门,加强各重点场所消杀,总体实现全乡辖区无一感染的良好局面。

二是帮扶到位,加速脱贫攻坚。鼓励引导低收入农户发展毛竹、油茶、花生等种植业,加强与山海协作结对单位对接合作,以村集体提供补贴、企业保底收购的形式,引导扶持14户低收入农户种植生姜20亩,促进增收8万元以上;落实低收入农户动态管理,全年全乡纳入低边40户113人,低保63户115人;死守住房保障底线,完成2户低收入农户危旧房修缮项目。

三是立足惠民,构建和谐官塘。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2020年,全乡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99.5%,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99.62%,“浙丽保”参保率81.49%;开展巡回诊疗和义诊,为村民进行健康免费体检和心血管疾病免费筛查;加大残疾人的关爱关心力度,切实落实残疾人“双补”工作;加大法治宣传,加强乡村“五治”,推进“三大工程”,全年化解信访积案1起,调查核实核实信访件20余件,有效巩固“平安官塘”创建成果。

(四)坚持“三开并举”,复苏社会经济

一是创新开源,促进传统产业稳中有进。一方面坚持发展茭白、油茶、山羊、肉牛等特色优势种植业和养殖业,维持种养殖规模,稳固基本盘。另一方面,创新发展官塘特色农产品“五彩花生”,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新种植花生50亩,亩产300公斤,亩产值约8000元,并通过“直播带货”新形式,线上线下投放五彩花生视频广告,扩大官塘“五彩花生”知名度,进一步带动农户增收。

二是招商开拓,促进林下经济赋能见效。进一步加大全乡毛竹高产示范园培育力度,推广油茶基地套种大球盖菇技术,全乡种植大球盖菇40余亩;引进庆元县三禾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启动官塘乡平坛湖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流转土地600亩,计划林下套种重楼500亩,一期已完成套种327亩,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经营性收入3万元。

三是资源开发,促进农旅文旅融合发展。结合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在横坑落地实施的机遇,引进浙江班得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造“彩墨横坑”文旅融合项目。目前该公司已投入300万元完成观景台改造工程,精品民宿以及流转农房9幢逐步实施改造。同时基于该村原有基础,同时继续挖掘《横坑故事》、“五彩花生”的文化内涵,积极申创横坑村AAA级景区,进一步打响“古村横坑”旅游品牌。拍摄微电影《小舅婆之寻找五彩花生》、红色微电影《一份嘱托》,宣传提升“红色白柘洋”、“古村横坑”知名度。

(五)提升“四大基础”,建设美丽乡村

一是提升交通基础。完成横坑村3.7公里毛竹运材道硬化项目建设并通过验收;完成新桥线道路修缮项目,全线浇筑柏油路;完成横坑至景宁水溪农村联网公路项目4.48公里道路硬化建设。

二是提升旅游基础。完成总投资25万的“网红打卡”观景平台项目;抢抓全县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中我乡白柘洋村和横坑村列入其中的机遇,倒排时间、抢抓进度,拆除灰寮、旱厕80处,全面完成两村房屋外立面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30%项目进度。

三是提升住房基础。完成若沃、白柘坑自然村合计45户165人“大搬快聚”搬迁安置工作,全体搬迁户现均已入住新房;顺利完成黄坛、洋头两个自然村“大搬快聚”搬迁申报工作;完成3幢6户危旧房改造,拆除2幢D级危房,确保群众住房安全。

四是提升公共服务基础。完成总投资110万的乡政府修缮工程;完成总投资47万元的官塘村农村饮用水保障工程;持续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全年拆除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菇棚3600平方米。

二、存在问题

一是经济增长压力大,经济总量过小,产业结构单一,支柱产业为高山种植养殖业,经济效益不够突出,林下中药材产业、旅游产业初步发展,经济效益未彻底展现;二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存在,部分群众思想还不够解放,农村矛盾纠纷增多,社会维稳压力较大,平安建设任务重;三是交通条件落后,东部山区位于浙闽边界,内联外通的路网尚未全面形成,公路等级低,公路配套设施不全。

三、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发展阶段,当借助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新的一年,官塘乡将抢抓全县“一高两机遇”红利,以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县委“大花园”建设,勇争最美“花骨朵”,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在经济发展上提速度

一是提速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做好毛竹林培育、竹林道建设文章,切实提高油茶、茭白等产业的产量和质量;加大“五彩花生”种植规模和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五彩花生”文创价值;推出官塘小笋、大球盖菇等更多官塘味道,树立官塘优质农产品品牌。

二是提速发展林下经济。加强与省科技特派员和星期天工程师的合作联系,形成“专家+合作社+农户”的多元参与机制,推动大球盖菇、藜麦等林下农产品种植规模;积极对接三禾元农业发展公司,完成剩余300亩中药材套种。

三是提速发展农旅经济。坚持“红+绿+古”融合发展理念,深入挖掘本乡红色资源、生态资源,依托白柘洋、横坑两个国家级古村落保护项目,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品质,以“彩墨横坑”项目为样板,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多平台宣传“红色白柘洋”、“古村横坑”,借“一高两机遇”,实现农旅经济新跨越。

(二)在民生福祉上拼温度

一是全力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全面摸排跟踪境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落实“7+7”健康管理措施,确保省外来庆人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加强简化婚丧嫁娶引导,鼓励引导县外群众在工作地过年,减少人员聚集、流动;,继续做好乡机关、村级活动场所等重点场所“小门”管控,严格落实健康码“亮码+测温”通行,加强各村重点场所消杀工作。

二是深入巩固社会治理。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始终绷紧“信访工作无小事”这根弦,把握重点、一案一策,突出抓好敏感时期的信访工作;突出抓好各类危险隐患排查监管整治,切实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持续深入推进“平安官塘”建设;深化基层全科网格建设,发挥干部、党员、乡贤、网格员主体作用,深入排摸调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三是全面提升基础建设。保质保量完成白柘洋、横坑国家级古村落保护项目、白柘洋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完成横坑至景宁水溪农村联网公路项目配套设施建设,打通交通壁垒,主动融入浙闽两省庆、景、寿三县;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

(三)在政府形象上增亮度

一是忠诚履职,兴为民之举。常态长效化开展“三服务”活动,定期走村访企入户,着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速提质“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干部技能培训,增强政府服务能力,努力实现群众办事一次不跑。

二是高效履职,扬实干之风。发挥“一肩挑”头雁作用,围绕村“两委”干部任期“五有+X”工作目标,在干事创业中树担当、增本领、强队伍,进一步贯彻“四诺履职、三色预警”管理考核办法,健全《村干部月考季赛年评实施细则》,将履职情况作为对村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奖优罚劣。

三是干净履职,守廉政之道。深化清廉官塘“一乡一品”建设,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乡政府工作人员带头守法、严格执法,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拓展民主监督渠道,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过程管理,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百姓的“好日子”。

(四)在基层党建上提靓度

一是突出“强基固本”,全面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深入开展新一轮“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程。根据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三年提升计划,结合我乡实际,有序推进新一轮“双整提升”,确保2021年底示范型党组织达到50%以上。擦亮党建特色名片。持续深化“红小二”党建品牌,推动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生动实践,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以本乡红色党建元素为主线,继续下大力气完善“硬件”,全力打造“红+绿+古”党建示范带。

二是突出“有为有位”,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支部书记擂台赛、干部技能培训等活动,强化比学赶超、竞争评比的争先氛围。进一步贯彻“四诺履职、三色预警”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村干部月考季赛年评实施细则》,切实加强乡村干部日常管理,提升干部队伍整体能力水平,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三是突出“思想引导”,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坚持把抓好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牢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规范微信群、QQ群日常管理,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加强农村文化设施“管用育”,常态化组织政策宣讲、文体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