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县经济商务局紧紧围绕加快生态工业第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入践行“两手硬,两战赢”的指示精神,根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的工作要求,突出抓重点、强基础、补短板,全力推动我县工业商贸经济增速企稳回升。
一、指标运行基本情况
工业经济逐步回升。1—11月,全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3.94亿元,同比增长-2.46%。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8.86亿元,同比增长0.3%,全市排名第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02万元,同比增长20.5%,全市排名第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300.9万元,同比增长59.7%,全市排名第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99亿元,同比增长1.7%,全市排名第8。1-11月,食用菌、竹木、铅笔三大主导产业总产值32.49亿元,占庆元县规上产值的73.94%。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进入全面增速阶段,实现产值5.64亿元,同比增长22.37%;竹木加工业出现回暖,实现产值17.41亿元,同比增长-4.06%;铅笔制造业生产下滑,实现产值9.44亿元,同比增长-11.15%。工业投资增速放缓。1-11月,全县完成工业投资6.1亿元,同比增长-12.2%。商贸指标运行情况良好。1-11月,全县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2.12亿元,同比增长82.53%,增速全市排名第1。1-11月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77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全市第3;1-11月全县网络零售额32.84亿元,同比增长3.1%,全市排名第5,全省排名第72。
二、主要做法
(一)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经济提质扩量
1.突出政策扶持引导。制定出台《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平稳发展的十八条意见》、外地员工返岗补助等政策意见。同时全面梳理省市县各级包括疫情期间的各项惠企政策,形成“惠企政策清单”,建立政策落地县级部门协同工作体系,平台集中办理涉企政策,畅通企业咨询和办理渠道。
2.扎实开展“低散乱”整治。纵深推进“低散乱”企业整治工作,严格执行企业布局、项目入园、能耗限额、环保整治、安全生产、低效企业、产品质量等7个管控标准,截止2020年10月共整治“低散乱”企业26家,其中改造提升23家,合理转移1家,整合入园2家。
3.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积极开展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工作,建立庆元县工业企业效益综合评价系统,完善跨部门联动的长效推进机制,已完成我县所有规上企业及用地3亩以上的规下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工作及奖励资金兑现。积极推进要素差别化配置改革工作,落实差别化资源要素价格和供给政策措施,出台《关于深化制造业企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改革的实施意见》。
(二)围绕重点项目建设,优化产业发展平台
1.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助推企业加快项目建设。2020年在建项目5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1个,市重点技改项目9个。1-11月,梦天家居集团《年产全屋整装产品50万套》完成投资5032万元;安益新材料《年产30000吨环保型涂料项目》完成投资3913万元;鸿联文具《年产3亿支高档铅笔、眉笔及铅笔板软化项目》完成投资372万元。
2.推进双枪小微园项目建设。一是5月7日双枪隆宫小微园项目土地顺利摘牌,并于5月15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经建设方案调整,施工图基本完成。目前已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正加紧办理施工许可证,预计2021年初开工建设。二是推进会溪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建设,6月24日,经第十六届县人民政府第 3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会溪区块(叶春生土地厂房)收储工作实施方案》《会溪区块(毛海荣土地厂房)收储工作实施方案》,完成该项目用地收储。10月19日由浙江双枪竹木有限公司摘牌土地,并于10月28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预计双枪股改上市募集资金到位后3个月内开工建设。
(三)围绕企业要素保障,持续抓好精准服务
1.全面推进复工复产。一是保障防疫物资供给。成立疫情防控“口罩银行”,目前已通过“口罩银行”为105家企业累计发放口罩127115个。大力提高本地口罩企业的产能,本地6家口罩企业日产口罩3.5万只。同时,全力加强其他防疫物资供给,目前已累计向县内工业企业发放额温枪500余把,消毒酒精1吨,84消毒液15吨,口罩12000余个。二是坚决落实精准防控。制定落实《企业项目复工复产疫情防控规范》,严格实施《外省企业员工健康排查制度》《红黄码分类处置制度》,织密疫情防控网。出台《加强复工企业用工保障的若干政策举措》;落实“守小门”工作。全面落实工业商贸“告知—承诺—确认”责任清单。三是持续推动复工复产。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县见势早、行动快、谋在前,奋力推动复工复产快速起跑。2月12日首批企业恢复生产。截至全市复工复产考核日,我县企业复工率96.24%,产能恢复率94.2%,排名全市各县(市、区)第一。
2.精准开展企业服务。一是由县领导领衔,建立服务企业六项机制,用“包干+专班+专项保障”的服务团组形式,成立防疫指导、返岗用工、金融支持、法律服务等八大保障组,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安排84名驻企指导员进驻企业,帮助企业梳理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县企服办对企业问题办理进度采取“一周一通报”动态管理。截至目前,我县收集企业反映问题数230余个,解决问题200余个。二是积极开展企业码建设推广工作。成立庆元县企业码建设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庆元县企业码建设推广应用方案》,将我县企业码建设工作交办给相应部门,并列入我县督办事项。截至目前,我县累计4481家企业领码,领码率207.74%,暂列全市第一同时,已成功开通庆元专区,成功上线4个高频事项。三是全面落实企业减负工作。为减轻今年疫情影响,及时出台《庆元县人民政府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平稳发展的十八条意见》等惠企援企助企政策。截至目前共减轻企业负担4.1亿元,其中全县累计延期缴纳企业税款5918万元,缓缴社保费79.48万元,减免企业用水用电用气成本共计805.78万元。减免企业(个体户)房租375.71万元,减免社保费6551.47万元,返还社保费1099.34万元。
(四)围绕数字经济突破,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1.培育数字经济,推动5G加快商用。一是推动数字新基建工程,6月份县政府与中国移动丽水分公司签订新基建(5G)战略合作协议,促进模式创新、应用创新、服务创新,提升5G应用解决能力,重点推动5G十大行业和十大场景应用。二是重点对主城区5G网络需求电力、机房、铁塔改造,已新建、改造5G基站175个,并已开通5G信号服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75%。。三是加强规划引领,编制发布《庆元县数字经济五年行动计划》、《丽水市庆元县通信基站专项规划(2020-2025)》。
2.加快电商发展,促进公筷经济。一是培育“六个网上”,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展数字生活新服务,鼓励服务、餐饮、商超等企业入驻本地化电商平台、搭建自有app、小程序。目前百家信商贸发展有限公司搭建的网上超市已上线;银河湾生活超市已入驻饿了么平台;本地电商平台“臻惠选”已上线;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县电商创业园利用钉钉平台举办网上培训,约500名电商从业者参培,满足疫情期间学习需求。二是搭建直播平台,培育直播经济、网红经济。搭建庆元电商创业园公共直播平台,开放公共直播间,引入直播策划公司,提升园区直播服务能力。联合宣传部组织开展庆元直播“云培训”及“百山祖国家公园”生态产品直播销售大赛,培育本地网红,推动直播经济发展,活动总带货量80274单,销售额660余万元。三是发展公筷经济,帮助企业转“危”为“机”,在品牌和影响力上抢占公筷市场制高点。制定《庆元竹木公筷团体标准》并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庆元公筷”作为我县疫情期间因势利导扶持竹木行业发展的新举措,获得《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消费日报》等多家媒体持续性关注。5月28日发布《庆元县推进“公筷公勺”行动工作方案》,进一步推进公筷经济发展。
(五)围绕商贸经济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1.三个“布局”,促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布局全球供应链”:以百兴公司、斯大公司为首的龙头企业,在韩国建设香菇基地,在法国设立办事处,在香港设立销售服务网点,把庆元食用菌产品供应全球,食用菌出口增长20%以上。“布局金融链”:庆元香菇市场、大山合菇业公司、万成公司与庆元农村信用联社合作,开展仓单质押等金融服务,授信额度共1.25亿元。“布局物流配送冷链”:建设冷库区面积1.8万平方,供应链龙头企业带动力加强。庆元县斯大公司入驻餐饮供应链平台(美团快驴),为美团外卖、盒马先生商家提供菌菇鲜蔬原材料,并出口日本韩国。
2.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针对国外展会延期,国外客户订单取消的实际情况,落实省、市、县各项稳外贸出口政策,助企渡难关。帮助外贸企业申报稳外贸促发展应急专项贷款;为企业提供疫情期间各国进口管控措施及上级部门政策;兑现县级外贸政策资金670万元,省切块资金170万元。为我县铅笔企业争取应对贸易摩擦案件经费120万元,争取省级供应链财政资金300万元,组织万成实业、三江源、醉三公农业公司3家企业申报农产品供应链项目,省商务厅公示,醉三公农业公司榜上有名获批资金295万元。我县成功获批浙江省夜间经济培育城市。
三、2021年工作目标
(一)在“建”字上深化拓展,着力增强发展后劲。一是整合现有平台。着眼打造“万亩产业大平台”,整合现有“3+2”工业平台,积极争创“省级经济开发区”。加快屏都综合新区三期生物科技产业园、竹口工业园三期(洋源区块)、会溪仓储物流区块进度,全力构建一区多园的生态工业大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屏都综合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年度基础设施投资2500万元以上,同时确保屏都新区新增投产企业5家,力争8家以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二是优化管理体制。创新平台服务体系,对入园企业实行“一条龙”全程服务,对重大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负责,提高平台的经济管理能力和企业服务水平。三是加快项目建设。充实新项目谋划储备库,保障新项目提速增效,加大跟踪督促和服务力度,推进梦天迁建、简创、新之助、棋锐、琦丰新能源二期等在建项目,督促新入园项目落地投产。
(二)在“提”字上谋划新篇,大力推动产业升级。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争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为抓手,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全力推进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跃升。把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摆上突出位置,推进5G网络建设,推广工业机器人20台,建成5G基站50个,通过工业互联网打通终端市场和产业链上下游。二是着力培育新兴产业。以建设“生物科技产业新基地”和“清洁能源强县”为目标,培育壮大生物制药、新能源、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我县的第四支柱产业,加速形成工业经济新增长点。三是积极推动商贸发展。利用庆元电商创业园公共直播间,引进新媒体公司为庆元企业提供直播、短视频营销服务,大力发展直播经济、网红经济。用好夜间经济试点平台。充分发挥市民广场步行街夜市和菇香金街夜市地摊经济消费促进作用。
(三)在“扶”字上常抓不懈,不断推进企业培育。一是育龙头。大力实施龙头企业“裂变计划”“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全年新增省级“隐形冠军”“专新特精”培育企业10家,推动梦天、双枪、鸿星等企业向10亿级企业迈进。二是强基础。完善“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全年新增上规企业10家以上。同时探索构建以“亩产效益”为核心的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倒逼末档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全年整治“低散乱”企业20家,实现规上企业亩均产值增长10%以上、亩均税收增长8%以上。三是优品牌。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对鸿星、久灵、亿阳等企业的指导,以品牌促进出口,推动企业从贴牌型向自主品牌完整产业链方向转型。
(四)在“精”字上求实求效,致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政策支持更优。全力减轻企业负担,紧抓政策窗口期,认真梳理落实“五减”相关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降低税收、用工、用能、用地、融资及制度性交易成本,全年减轻企业负担3亿元以上。二是服务力度更大。充分发挥好驻企指导员作用,出台“店小二”考核评价办法,建立企业问题“三张清单”,对企业重点难点问题一月一交办,对问题办理进度一周一督促通报。对涉及多部门的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难点问题,成立涉企重点问题处理服务专班,助推企业高质量复工达产,全力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三是人才保障更实。研究出台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企业人才政策,紧扣产业需求绘制“人才地图”,通过“互联网+就业”等新方式,破解用工紧缺。深入实施“星期天工程师”引才制度,与中国美院、浙工大、农林大、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培养引进高精尖端人才和紧缺人才。
(五)在“拓”字上统筹施策,助推外贸企业升级。一是拓展新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网上广交会、消博会、台州(聚成)日用百货展览会等各种展会,利用线上外贸平台开拓海外市场,为庆元外贸企业提供订单保障,全力减轻疫情影响。二是创新供应链。以省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大农产品供应链创建,提质扩量,做强做大食用菌、铅笔出口产业。做好出口食用菌基地建设,全年完成300亩。三是着手强保障。加快建立食用菌、铅笔产业检测中心,建立更有效的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措施,保障我县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引导企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