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7政府资讯http://www.zjqy.gov.cn/col/col1229356027/index.html庆元动态/col/col1229356029/index.html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资讯 > 庆元动态

[丽水日报]厚植绿底色 澎湃红动力 庆元交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高分答卷

索引号: 发布时间: 2021-07-05 09:45:04 来源单位: 丽水日报 作者: 杨敏/文 编辑: 练芳芳 点击数:

原标题:厚植绿底色 澎湃红动力 庆元交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高分答卷

今年5月,长寿之乡绿色发展区域合作联盟二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长寿之乡与高质量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在丽水开幕。

大会发布了最新的绿水青山指数,“长寿之乡”绿水青山的特色突出,质量优于全国平均,绿水青山指数均值77.99远高于全国均值69.13。其中,庆元以91.57分位列全省第一。2004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污染负荷五项评价指标,对全国31个省、2348个县(市、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得出了这一结论。

先进的理论指导有效的实践,优异的成绩源于16年不懈的追求。深植“绿底色”的庆元,便将护绿、爱绿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把保护生态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绿意葱茏的庆元,同样是有着红色渊源的热土。从斋郎的“关键性一仗”,到中共闽浙边地委在黄田镇崔上村领导三年的游击解放战争,再到施平等老同志在庆元成立第一个党组织……老一辈革命家在庆元播种下第一颗革命火种后,红色的火苗就席卷成漫天之势,日久而愈深沉浑厚。

护绿兴绿践行“绿色发展”时不我待

5月17日,《菇乡庆元》公示“特别护绿基金”集体(个人)捐助情况,显示这笔特别护绿基金已超130万元。

这笔资金缘起于今年2月16日,庆元县发出的“为百山祖国家公园添绿”活动倡议书,号召大家争做绿色家园的“倡导者”“践行者”“护卫者”,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支持植树造林,用实际行动响应“我为国家公园添绿”。

加入到这支护绿大军中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普通市民。当天,市民童庭亮在掌上庆元留言:“我的家庭农场有很多绿化苗木,可以捐献。”在薰山下种植苗木的他说,农场里种植的主要是青珊瑚、夹竹桃,如果有需要,愿意先捐赠100棵聊表心意……很多人感慨,这是一次以添绿行动增彩“最生态窗口”的自觉行动。

满城兴绿护绿,一域绿意葱茏。“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庆元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协调好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去年10月26日,在考察百山祖国家公园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赢得这样高度肯定,是庆元数十年如一日对守护“中国生态第一县”的不懈追求。而庆元得以顺利进入国家公园时代,也是对这种坚持的最高褒奖。

当天,施一公专程前去探访的极危植物百山祖冷杉是第四纪冰川的孑遗植物,全球仅存3株,1987年被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SSC)列为世界最濒危的十二种植物之一,有“植物活化石”和“植物大熊猫”之称。

为守护好“植物活化石”——冷杉,庆元建立了百山祖冷杉原生境50×60米的监测样地,开展生境种子雨及群落生态学研究。2018年,世界首例百山祖冷杉胚胎培养成功。

守护好生态,就是守护钱袋子。如今,这已越来越成为20万菇乡儿女的共识。从1975年起开始,庆元探索并推广国乡合作造林的经营模式,即村集体、村民小组、林农以林地入股,国有林场出资金、技术进行合作造林,山权不变,林权共有,收益按比例分成,营造了商品林基地30余万亩。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参与的村集体和林农至今已获得约9600万元收益。

咏归桥 叶松敏 摄

拥“红”固“红”澎湃“红色动力”奋勇前行

“进一步根植庆元这片革命老根据地的深厚文化资源,广泛引导广大青年团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久前,庆元的“红桥”咏归桥上传出阵阵青年的慷慨之声,共青团庆元县委党史学习教育“一学一悟”实训活动,在这里火热开展,与会青年边学、边记、边悟,氛围浓厚。团庆元县委推出以“学党史、颂党恩、悟思想”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一学一悟”活动,进一步创新了党史学习教育模式,让青年在学习中展现更为活跃的思维,在学后形成更加清晰的观点,切实提升青年主动学、认真悟、铭心记的自觉。

把红色廊桥作为革命精神的象征,举办“红桥画展”“少儿写红桥”等主题活动,连续两年举办廊桥国际越野赛,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2000多名选手穿梭在红色廊桥间,感受特色文化;举办革命故事朗读赛、“英雄赞”红歌赛等大型比赛;开展“全国党媒社长总编庆元行”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深入“百千万”宣讲活动,让浙西南红色文化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让红色氛围持续浓厚。

所有铭记,皆为传承。庆元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地、初始地、决胜地。早在1933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方热土上的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争取民族独立、自身解放的革命斗争。刘英、粟裕、叶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播下革命火种。闽东、闽北红军曾在这里掀起革命热潮、推动了闽浙苏区武装力量的显著发展。这里的革命斗争时间跨度长、点位分布广,历史价值高、革命贡献大,在浙西南革命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且突出的位置。

一寸鲜血绘就一寸山河,一颗火种点燃一种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庆元推出“红色老物件里学党史”系列报道,通过组织党史专家、记者,深入浙闽边际、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等,通过一个红色老物件引出一位人物、一个红色故事、一段革命历史,将刘英、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庆元播下的革命火种、革命精神、红色记忆更鲜活地呈现出来。

庆元还连续推出“县委常委讲红色廊桥”和“县领导讲红色故事”,汇编出版《庆元县浙西南革命故事集》,全面展示红色廊桥、红色人物和红色故事;《斋郎记忆》《初心不变是“红”桥》等10余篇特色报道被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创作《喊一声浙西南》《牧牛岗上战旗红》等主题红歌;微电影《重返斋郎》顺利杀青。通过多形式全方位讲好“红色”故事,让革命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百山祖国家公园 周勇 摄

红绿同频共振谱写发展新篇

红色基因源远流长,绿色底蕴深沉厚重,“红绿融合”的发展成果,更加熠熠夺目。

庆元是中国食用菌产业基地、铅笔生产基地、竹制品加工基地,创新创业是庆元最活跃的基因。这里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一部庆元的建县史,就是一部香菇产业从庆元走向世界的发展史,生动诠释了庆元人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庆元持续创新,激情创业,围绕“一朵菇、一扇门、一双筷、一支笔”,既做大规模,更做精品牌,精彩演绎了山区生态工业发展的传奇。

今天的庆元,是香菇的世界。“庆元香菇”品牌价值达49.26亿元,是中国食用菌品牌第一,拥有全国规模最大、最有竞争力的香菇交易市场,买全球、卖全球,交易量占全国干菇生产总量的20%以上。当前,庆元不仅种植、营销香菇,而且加工香菇,形成以食药品、保健品为主的精深加工体系,是浙江省第一批农业示范性全产业链。

今天的庆元,是铅笔的海洋。从1978年成立浙江省首家铅笔厂,到2017年成为首个国家级出口铅笔质量安全示范区,庆元铅笔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年产量达70亿支,占全国的30%。目前,已形成铅笔、笔芯、包装等全产业链,并向眉笔等化妆品行业延伸,产品80%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今天的庆元,是竹木的天地。全县有各类竹木加工企业近400家,生产1000多种竹制产品,年产值近60亿元,竹筷、竹砧板行业占国内市场份额近70%。双枪竹木把一双筷子做成了“国礼”,梦天木业则是全亚洲最大的木门生产企业。在三大传统产业的驱动下,庆元经济持续跨越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县生产总值增长5.7倍。

迈进国家公园时代、铁路时代,庆元发展的主要任务已从打基础、拉框架,向构建高质量的山区发展动力系统转变。

在今年2月庆元县全县干部大会暨“双招双引、双争双创”工作动员会上,庆元县委书记蓝伶俐提出将“双招双引”摆在全局工作的核心位置。

为在决战决胜双招双引“第一战场”上跑出加速度,庆元县建立从挂榜到揭榜、履榜、评榜、奖榜的“揭榜挂帅”全链条机制,由7位县领导领衔“双招双引”8大产业链专班,挂帅出征,并实行“一个重点产业(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推进小组、一套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模式。同时采取激励倒逼两手抓的方式,既抓好面上督查检查、进度排名,又适时开展“擂台比武”,互比互赛,比学赶超,为推动庆元山区跨越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红色是希望的颜色,是胜利的曙光,绿色是生命的底色,是发展的潮流。在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引领下,20万菇乡儿女发扬特别肯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有韧劲、特别善创新的“庆元精神”,正奋力打造美丽浙江、美丽中国“最生态窗口”,开启山区跨越式发展新征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庆元辨识度的共同富裕之路。

征集反馈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