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至22日,根据县领导指示,要求各单位对接省级部门,填报26县考核结果情况,现将汇总情况分析汇报如下:
一、指标分析
35项考核指标中,30项为数据指标,5项为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预测第一档次(前8位)指标9项,预测第二档次(第9-22位)指标14项,预测第三档次(第23-26位)指标6项,另有6项指标未能获取各县情况,难以预测排名。
(一)指标完成情况
1.优势指标。预测第一档次指标9项,得分率达94.2%,其中达标类7项,均为单项满分且并列排名第1,分别是地方政府债务率、PM2.5年均浓度、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Ⅱ/Ⅲ)类水质比例、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县级“三保”支出保障率、县域就诊率及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异地搬迁数量及完成率;发展类2项,森林覆盖率及提升幅度、森林蓄积量及增长率预测综合得分2.25分,综合排名第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及提升幅度预测综合得分2.43分,综合排名第8。
2.劣势指标。预测排名第三档次指标6项,均为经济发展类指标,得分率仅58.9%,分别为:①人均GDP及增长率。2021年全县人均GDP59555元,同比增长3.9%,预测综合得分1.62分,综合排名第25名。26县中最高为柯城区106142元,最低为文成县51903元。②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及增长率。202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57亿元,同比增长-1.1%,预测综合得分1.54分,综合排名末位。26县中最高位淳安县41.07亿元,最低为云和5.39亿元。③网络零售额及增长率。2021年全县网络零售额为39.96亿元,同比增长8.8%,预测综合得分1.8分,综合排名23名。26县中最高位天台县231亿元,最低为开化县19亿元。④规上工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及提升幅度、规上服务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及提升幅度。2021年全县规工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为0;规上数字经济核心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为4.56%,同比增幅2.06%,预测综合得分1.82分,综合排名第24名。⑤城乡居民收入比及缩小幅度。2021年全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是2.08:1,预测综合得分2.06分,综合排名24名。26县中最高为莲都区1.67:1,最低为文成县2.104:1。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及增长率。2021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7家,同比增长17.39%;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124家,同比增长15.89%,预测综合得分1.76分,综合排名26名。
(二)从数据收集过程来看。30项发展类和达标类指标中,目前仅10项指标数据收集较完整,基本掌握26个山区县完成情况及省市平均水平,有效开展得分计算及排名预测;另有13项指标完成关键计算或排名数据填报,但未掌握省市平均等重要参考对照数据;仍存在7项指标数据严重缺失,难以开展得分及排名计算,分别是①新增就业人数3364人;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72%;③规上工业亩均税收10.7万元;④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25.9%;⑤城乡居民收入比2.085:1,上述5项指标尚难以获取其他县情况,无法预测排名。⑥旅游产业增加值及增长率预计4月初省市出数据;⑦“四好农村路”经对接省厅,反馈排名处于20名,但具体得分情况不予告知。
二、2022年考核工作建议
2021年度26县考核工作即将接近尾声,主要暴露出经济类指标薄弱、向上对接不充分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2022年度26县考核工作,建议:
一是对标对表压实责任。科学合理设定2022年加压奋进目标,针对性下达工作任务,进一步压实指标牵头单位主体责任,将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列入重点任务督查,月度晾晒,季度通报,形成倒逼机制,争取排名争先进位。
二是加强横纵常态对接。要落实好副县长、部门一把手亲自抓亲自跑的推进机制,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积极对接各省厅局,增强工作主动性,多汇报、多请示,打好感情牌,动态掌握省市指标情况。同时全力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超常规扶持措施,争取更多政策向庆元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