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经合中心紧紧围绕“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这一总要求,突出战略先导定位,积极拓展招商渠道,不断深化招商引资和山海协作工作。1-12月引进大项目6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00%;实际利用内资10.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101%;山海协作援建资金832万元,开展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7个,实施援建项目8个,消费帮扶900万元。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先导地位日渐突出。县委、县政府将“双招双引”作为战略先导性工作加以重点推进。一是领导带头招商。实行“双首长”招商领导机制,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招商委主任,亲自招商、亲自推动,定期听取“双招双引”工作汇报,督办重点招商项目推进。要求乡镇(街道)和招商引资责任部门主要领导主抓直管招商,并依托19个乡镇(街道)组建以联系县领导为组长的19个招商小组,以上率下推动全员参与的招商格局。二是重点项目顶格推进。对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重大招商项目及其他重大项目,由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牵头推进;其他重点招商项目,由相关副县领导牵头推进。对双枪小镇、旺旺集团投资项目、屏都综合新区智创小镇、香菇小镇香菇文化养生核、天能集团投资项目等重点招商项目建立项目推进专班,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状,专班化推进重大项目招引。三是“揭榜挂帅”链长招引。对生物科技、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三大传统产业、特色生态农业、绿色能源、文旅康养等七大产业,开展“双招双引、揭榜挂帅”,由相关县领导担任产业链招引链长,实行链长招引负责制,按照“一名县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小组、一个招引专班、一个工作方案”工作模式,研究推动产业链“双招双引”各项工作,重点做好对口产业项目谋划储备、项目对接洽谈、项目跟踪推进。
(二)机制保障持续加强。从政策机制、服务机制、考核机制三方面完善招商引资保障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招商引资深化推进。在政策机制方面,相继出台《庆元县招商引资项目引荐奖励实施办法》《庆元县招商引资中介机构奖励实施办法》等政策,从项目引进流程、重点招商项目管理、项目引荐激励等多个方面完善招商制度,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基础。在服务机制方面,实行招商项目准入评价“5+x”论证,固投亿元上项目由分管县领导召集“5+X”专班进行会审,亿元以下由“5+X”专班进行联审。对重点招商项目实行“一张表建库管理、一专班专项研究、一清单交办销号、一小组包保推进”,建立定期通报、定期会商机制,加快招商项目服务推进,进一步提升项目引推的质量和效益。在考核机制方面,实行“实绩导向、差别引导、引推并重”考核,突出大项目和重点招商方向招引,分别落实各乡镇(街道)、责任单位招商任务目标,通过招商实绩月通报、季提醒,倒逼推动责任落实。面向社会、部门和干部三个层面,设立招商引资项目引荐奖励、招商引资工作实绩工作经费奖励,将招商引资纳入年度干部综合考核附加分项,调动全面招商的积极性。同时,组织部出台服务和保障“双招双引”十条举措,将“双招双引”与干部使用、绩效、评优等挂钩。
(三)招引重点有效聚焦。围绕“优存量、寻变量、提质量、做增量”要求,以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以全产业链招商理念,逐步精准定位招引重点。一是聚焦重点产业。立足“322”产业体系,突出传统产业延链补链、生物科技、健康养生和总部经济四大领域,建立招商资源库、项目储备库、乡贤资源库。按照将生物科技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培育的要求,成立生物科技产业招引专班,在杭州召开庆元生物科技产业招商推介会,发力生物科技产业招引。梦天迁建、智慧汽车产业园、半湾休闲养生文化园等 31个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双苗尖风电场、琦丰新能源等 192 个项目建成投产。二是聚焦重点区域。瞄准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区域,借势丽水长三角招商中心成立,探索驻点招商模式,利用上海、杭州、广东、温州4个驻点片区,积极挖掘招商引资新线索。三是聚焦重点渠道。充分发挥商会、乡贤等作用,建立乡贤招商属地负责制,推进乡贤招商、以商招商。用好问海借力金钥匙,借力协作帮扶、央企走进山区26县、知名浙商助力庆元跨越发展,加大中铁建、浙交建、旺旺集团、天能集团等重点目标企业对接,相继签订浙交投、中铁建、杭钢、天能、旺旺等企业合作框架协议,中集集团嘉兴公司投资可信竹木集装箱底板生产、长兴垠壹置业公司投资德锦苑商业综合体等山海协作招商项目落地建设。
(四)协作帮扶越走越深。主动争取、主动对接、主动融入,山海协作帮扶不断走深走实,逐步形成“山海一家亲”的良好氛围。一是协作机制不断深化。加强结对帮扶县(区)互访交流,先后与结对县签订《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合作协议》、《长兴县农合联与庆元县农合联助推群众增收,促进共同富裕战略合作协议》《山海协作科技援建项目合作协议》等相关协议。山海协作干部挂职交流互派常态化,结对县第二轮挂职干部到位,我县选派4名干部前往长兴、嘉善和海曙挂职,参与两地山海协作工作。二是平台合作有序推进。嘉善-庆元-九寨沟“消薄飞地”完成一、二期工程竣工验收,9家企业已经入驻投产,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消薄资金2840万元,其中2021年完成消薄资金1070万元。积极谋划推进南太湖产业飞地、嘉善、海曙科创飞地平台建设,县级成立“产业飞地”专班赴南太湖新区开展飞地项目对接,省级科创飞地方面,实现全省首家落地“科创飞地”的山区县。三是援建共建成效显现。2021年,三地援建资金共计832万元,援建我县七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和8个项目,涉及乡村基础设施提升、消薄增收、产业发展等各方面,为我县村集体增收和产业发展助力。在三地设立飞柜、销售点、展示区等,助力打响庆元800、百山祖1856品牌,2021年新开设4家“庆元800”品牌专营店,通过本来生活网、线上抖音等平台帮助企业消费帮扶900万元。医疗卫生、教育互派干部、文化走亲、旅游推介、年度疗休养结对、“问海借力”培训等活动不断。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经合中心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紧盯大项目招引和产业合作重点,突出先导定位,落实责任要求,完善推进机制,努力开创招商引资和山海协作工作新局面。
(一)接续发力,促进项目突破。一是加强招商项目谋划储备,开展招商项目谋划比武活动,收集有效招商资源,建立重点对外推介项目前期论证机制,对谋划项目的科学性、可实施性进行前期论证,确保招商项目精准推进。二是深化完善“7+1”链长招引制,推进三大传统产业补链强链、总部税源扩增,重点发力生物科技产业招引,排摸一批对标企业、目标企业,加大生物科技专班专项招引,力争实现生物科技项目招引落地3个以上。三是实行重点项目专班推进,“一对一”服务重大项目落地,重点推进屏都核心商务区、香菇未来工厂、旺旺集团酒窖项目、古民居(二期)、半导体金刚石基片项目、屏都核心商务区、泛亚照明、总部经济等一批项目落地实施。
(二)多措并举,拓宽招引渠道。一是提升驻点招商实效,对驻点招商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在总结驻点招商工作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完善驻点干部选派锻炼及工作机制,探索山海协作与双招双引结合模式,发挥驻点山海协作、庆元商会协会、友好市县、山海协作县市等各方资源,推动驻点招商精准性、实效性;二是开展活动推介招商。全年举办知名浙商定期协调会、“一企三县”座谈会、中药资源年会招商推介、生物科技产业论坛等“招商推介会不少于5次;三是注重运用乡贤招商。突出庆商乡贤招商,着手建立“8090”乡贤资源库,储备年轻优秀乡贤资源,积极推进新一批庆元人回归创业。四是推进中介招商。落实好招商引资项目引荐奖励、招商引资中介机构奖励实施办法等政策,努力营造全员抓招引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考评,提升招商实效。一是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与省市部门对接,研究省市考核重点与方向,以省市考核指挥调整县招商引资、山海协作考核办法,加大对重大招商项目谋划招引、项目结构质量及生物科技产业项目招引等方面的考核权重,突出大项目、制造业项目招引。二是研究制定2022年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建立“月通报、季点评”机制,量化分解考核任务到39个招商引资责任单位,借鉴丽水市晾晒实绩模式,每月通报引进大项目个数、内资到位资金情况,以交办提示单的方式督促项目推进,做好协调服务,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综合点评并纳入年终。三是谋划出台招商引资导则。强化“精准招商”政策引导,确定各相关职能部门对招引项目的相关审定和服务程序,对需要开展的各项协作保障措施进行指导,规范招引工作,压实责任,形成各部门重视招商工作的常态机制,构建高效便捷的招商工作体系,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成效。
(四)问海借力,推进协作帮扶。一是推动山海产业合作。建立重大经贸活动互动机制,开展产能对接和产业链招商引资合作,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强化山海产业合作,围绕生物科技产业等重点招商方向开展产业合作,加快落地10万头生猪规模养殖项目建设,谋划推进湖羊智慧养殖、嘉善庆元产业园等项目。二是继续升级示范点建设。重点围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充分挖掘黄坛甜桔柚、湖山“药香绿谷”、隆宫农事体验亲子、蔡段文创摄影等产业特色、亮点,全面推动村庄面貌提档升级,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并在每个示范点重点培育实施1-2个产业项目。三是加大消费帮扶力度。深化推动“农户(基地)+合作社+企业+市场”模式,发挥好结对县生态农产品展销“飞柜”作用,提升“庆元800”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五)全力推进,加快“飞地”建设。一是全力推进庆元-嘉善生态产业园共建。打造高能级平台,加快产业园核心区和“多点”项目建设,推动“一园多点”尽快出形象。加快推进产业园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确保完成计划目标任务;加强各方联动,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合力,争取产业园核心区招商项目有实质性突破。二是加快建设嘉善-庆元-九寨沟“消薄飞地”。尽快解决二期地块问题,启动二期地块建设。同时,督促加大招商力度,争取更多企业落户园区,带动经济薄弱村持续增收。三是尽快推进南太湖新区“产业飞地”共建。我县与南太湖新区签订“产业飞地”框架协议后,以高起点、高水平规划项目,高标准实施建设,按照“两年建成、三年有产出、五年初步成型”的目标,争取“产业飞地”在2022年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四是积极推进嘉善“科创飞地”落地。按照文件要求,山区26县集中在嘉善、杭州各推出不小于1平方公里面积的“科创飞地”。我县将建立和完善与嘉善相关部门互访机制、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项目合作,搭建两地企业、人才协同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