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库山村:巧用“兴村计” 抱紧“小产业”
“发电收入又到账啦!”近日,发现手机关联的村级账户又入账了一笔光伏电费收入,庆元县张村乡库山村党总支书记吴继义乐开了花。
作为庆元县6个民族村之一的张村乡库山畲族村,今年以来,在庆元县委统战部的牵线搭桥和结对单位的常态协作下,通过专项支援、消费帮促、产业共谋等举措,实现了集体经济指数型增长,经营性收入首次突破50万元大关,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兴旺、乡村和美的民族村共富之路。
近年来,库山村依托少数民族专项补助资金的政策红利,率先探索出了一条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让“屋顶经济”成为了乡村振兴新增长点。2021年起,库山村先后两次成功申请了少数民族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光伏项目;同时,参与“五村联建”项目,现归属库山村的总装机容量200余千瓦,项目总投资100余万元,年发电量约240万度,每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益10余万元。
“投资和建设不用村民掏一分钱,还月月都有收入,这些全靠上级帮扶好政策!”看着村中瓜果长廊、闲置屋顶等搭建好的光伏电板,吴继义感触颇深。
同时,库山村因山林、土地、水资源丰富,就紧借发展东风,在做活山水产业上下了不少功夫,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方面,以村集体名义向农户流转土地,建成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占地近70亩,年驯化种苗可达2000万株,通过与招商引资企业合作,不仅可以为村集体每年增加租金收益6万元,还能带动百余名农户家门口就业,发放务工报酬近百万元。另一方面,利用地处漂流沿线的区位优势,结合“河权入户”“河权入社”理念探索将政府分配的河道使用权、管理权入股漂流项目,并与庆元县瓯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每年可获得5-8万元不等的分红收入。在村三委的谋划下,各种小产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团,为库山村招引人气和投资。
今年年初,张村乡政府将西瓜种植列入了“认亩奖励”名单和“示范田”项目,库山村主动请缨,提出规模种瓜,通过以“村集体出资入股+大户技术支持+乡强村公司营销回购”的三方合作机制,依托节庆经济、短视频直播等手段,让“明星”产品再放异彩。漂流节期间,全乡共售出近20万斤精品西瓜,农户增收30余万元,集体增收10万余元。作为结对单位的庆元县住建局、农商行等单位也组织员工全力支持。
另外,库山村还进行了流转土地出租给大户建设树莓种植采摘基地的尝试,将土地“化零为整”,统一流转,现已完成种植40余亩,除了每年3万元的土地流转费外,还意外收获了一笔2万元“长兴—庆元山海协作树莓种植项目捐赠款”,专门用于流转土地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采摘观光农旅融合、树莓精深加工等。传统农业的反哺,以“土味经济”形式让库山村尝到了甜头。
库山畲族村以“偏远但不边缘”的信念和“颗粒归仓”的心态,在上级部门帮扶和乡党委政府的共同协作下,巧用“兴村计”,抱紧“小产业”,走出了一条民族村共富蝶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