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代表与选任工委:
关于县十七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第30号审议意见、建议
以香菇文化、廊桥文化为依托,整合文化资源,通过“宋韵庆元”品牌打造庆元特色文化线路。在以“宋韵”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中,联合庆元县非遗传承人,融入与庆元香菇栽培技术与木拱廊桥营造技艺非遗,丰富街区宋韵文化内容展示,增加活动体验互动区域,增强可观性、可体验性。且着眼不同文化受众群体开展文化专题活动,如进一步针对中小学生开展宋韵文化夏令营与廊桥香菇历史文化主题研学活动,不断推进廊桥菇乡宋韵文化走廊建设。
以庆元“廊桥之乡”“香菇之城”称号带动“宋韵庆元”品牌发展。发展相关文创产业,打造独特产品概念——“廊桥菇乡•宋礼”,主推“宋韵庆元”城市礼品,包括香菇美食产品、廊桥文创、相关元素服饰等品牌内容,营造廊桥菇乡“送礼送宋礼”风潮。重视视觉设计,形成独特品牌风格——“廊桥菇乡•宋风”,通过有关书画、摄影、影视作品等方面IP发展宋韵文化,形成一套以廊桥、香菇文化为特色的“宋韵庆元”品牌产品IP系列。
二、第62号审议意见、建议
(一)打造精品旅游路线
乡村旅游是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过程中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庆元县文广旅体局逐步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将旅游产业纵深推向乡村,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让本土的旅游品牌亮起来,积极联合各乡镇(街道),深挖乡村文旅资源,推进文旅融合新发展。充分运用“文旅庆元”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陆续发布了“春夏秋冬”系列的乡村旅游精品旅游路线,为喜爱旅游的市民游客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
(二)加大推广宣传工作
在依托庆元旅游微信公众号的同时,借助与人民网、光明网、丽水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合作机会,充分利用其旗下多个线上媒体平台,共同做好我县精品旅游资源和线路的宣传。加大对全县文旅系统从业人员的引导,利用其个人朋友圈、微博、抖音号等加大对庆元文旅宣传推介内容链接的转发和推送。
(三)努力挖掘当地资源
未来,县文广旅体局将继续挖掘当地人文资源,改造提升特色场景,积极打造集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三、第63号审议意见、建议
(一)谋划各类活动赛事
庆元县连续多年举办乡村旅游季、廊桥越野赛、生态亲子研学、啤酒音乐节等系列国家公园冠名活动,让国家公园与全域旅游相得益彰、全民共享。作为中国乡村春晚发源地的庆元县月山村,已经成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每年吸引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丰富乡村旅游季活动,集聚人气。以“乡村文化旅游季活动”为抓手,深挖乡村优良的生态资源,促进资源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旅游全面多点开花。
(二)举办乡村文化旅游
自2016年以来每年连续举办乡村文化旅游季活动,活动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结合当季当地特色,先后组织开展“千人庆元游、踏青赏花海”、百山祖景区“清凉一夏”万人游、江根咸菜茶文化节、贤良泼水节、安隆荷塘文化节、百山祖音乐帐篷节、双苗尖国际音乐露营节、龙头山杜鹃花节等269场活动,吸引游客近百万人次。推出庆元县十大乡村品牌节庆活动评选,评选出“最具影响力乡村节庆活动”“最具乡村特色节庆活动”“最具人气乡村节庆活动”,进一步打造庆元乡村文化旅游季品牌,形成“季季有活动、镇乡有特色、县域有品牌”的节庆活动格局,营造浓厚的乡村旅游氛围,力争游客引得来、玩得嗨、留得住,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三)积极宣传旅游文化
围绕“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的发展理念,调动各乡镇(街道)、县属各单位和全民的参与积极性,注重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紧紧围绕“乡村旅游”“乡村共富”做文章,通过策划举办一批特色鲜明、雅俗兼顾、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赛事活动,把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举办成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有序安全的大众文旅盛宴,成为弘扬生态文化、展现菇乡新貌、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展示平台,成为充分展示庆元独特的地方文化、卓越的生态文化、新兴的旅游文化和城乡文化的宣传窗口,使之成为庆元旅游节庆新品牌和城市旅游新名片,形成全民共推旅游的浓厚氛围。
四、第88号审议意见、建议
方言是一个民族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每一种方言都是一部活的语音、活的文物。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庆元方言保护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积极申报,文化遗产名录齐全
庆元方言属于吴语系统,因地处闽赣交界的吴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和客家方言交汇点上,庆元方言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在中国各地方言中,庆元方言是比较完整、全面地保存中国古汉语古音古韵的方言,被研究语言的专家学者称为中国古汉语的“活化石”、“庆元方言”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庆元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列入第二批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庆元方言研究者吴式求被认定为丽水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二)搭建平台,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为保护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我县专门成立庆元方言研究会。长期以来庆元方言都是自然存在传承,缺少相应的文化研究体系和研究人员,直到吴式求先生经过不断努力研究并形成一定成果。方言研究需要加强力量,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庆元方言研究会成立的目的就在于此,研究会可以全方位开展庆元方言整理研究、制订方言词典、转化利用、开展方言推广活动等等,把庆元方言活化石研究好、利用好、发展好。
(三)丰富载体,大力弘扬特色文化
组织专家研究如何利用方言吟诵唐诗宋词,把语言与文字结合起来,探求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互联网文化影响下,网络词汇、方言文字、谐音梗等形成了极具传播性的文化符号,也经常用于文创类商品中。庆元方言中有一些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词汇,如“弗在乎”、“无怪乎”、“不堪言”等古语,可以通过艺术设计手段,应用于各类文创类产品。根据方言小调及说唱曲调,创作方言歌曲或用方言改变流行歌曲,形成便于传唱的歌曲并进行推广。借鉴闽南歌曲等形式,通过流行音乐,将“古八音”活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感受唐宋古音的魅力与韵味。
五、 第94号审议意见、建议
(一)成立庆元青瓷文化研究会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成立庆元青瓷文化研究会,促进青瓷文化交流,协助县委县政府开展双招双引,协助县人才办招引青瓷大师及瓷业人才,建立青瓷大师及瓷业人才库;协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青瓷文化研究、交流等工作,加强与院校、研究机构、各级博物馆合作,会同相关部门研究青瓷专业人才的招引政策,吸引高精尖人才集聚、落户庆元,培养本地人才,助力庆元青瓷文化产业发展。
(二)打造珍贵青瓷文物展馆
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建设竹口青瓷博物馆,同时探索在半湾休闲养生文化园的青瓷文物展品基础上,整合现有的国有文物资源和周边民间藏品资源,在半湾青瓷博物馆内设置珍贵文物展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因青瓷文物珍贵博物馆挤占了原计划用于匾额展示的展厅面积,半湾休闲养生文化园《招商引资协议》中约定的匾额展厅牵涉到功能区调整,待研究调整后再组织实施,调整期间,不影响半湾休闲养生文化园项目验收。
(三)树立和培育“宋韵华光”青瓷品牌形象
邀请权威人士、专家、学者来庆,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论坛等交流活动;定期开展青瓷文化研讨会和斗瓷大会,每届大会评选出百件优秀藏品,并出版文集图录,提供藏品的宣传、评选,突出庆元在中国制瓷业的历史地位,树立和培育“宋韵华光”青瓷品牌形象。加强青瓷文化宣传力度,为庆元旅游培育游客资源。
六、第111号审议意见、建议
(一)打造数字亚高原训练基地
依托东赛道串珠成链项目,按照“康复训练+运营”模式,推进荷地亚高原运动基地招商,引入融合了视觉、IMU、姿态匹配机制、人体感知、人体姿态重建等数字化技术,加快打造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康复基地。
(二)谋划抽水蓄能+旅游项目
结合项目谋划大比拼等平台,谋划庆元县抽水蓄能+旅游项目,打造基于抽水蓄能项目为基础的,融合研学、户外运动、餐饮、休闲等项目,以大项目投资集聚辐射东部旅游资源,带动东部旅游。
(三)推进项目建设与非粮化工作相结合
加强项目建设与非粮化工作,做好多部门协同,配合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强项目谋划与“三区三线”规划对接,在项目规划、选址上,避开耕地保护红线,督促项目业主做好农田占用情况分析,做好用地审批工作,保障粮食安全。
七、第117号审议意见、建议
(一)积极向上申报对接
我县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已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申报地为浙江省庆元县、泰顺县和福建省寿宁县、屏南县。近期,我局正在申请将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项目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工作,并成立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转名录专项工作组,目前已完成材料的梳理和撰写工作。
(二)落实廊桥保护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性加强廊桥保护研究利用工作,结合《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针对前期调研发现廊桥保护文化价值挖掘不足、文物安全压力大、传承缺乏新生力量、激励政策扶持力不够等问题,现正在草拟庆元县廊桥保护工作方案,为木拱廊桥申遗工作、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转名录工作和廊桥的保护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争取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并研究建立、健全多元化文化廊桥保护资金筹措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措并举,争取更多文保资金投入。积极与县财政,县政府等多部门沟通,争取加大对符合补助条件的各类文物建筑修缮保护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八、第124号审议意见、建议
研学旅行是当下热门的词汇,由我国古代游学、近代修学旅行,逐步演变发展而来。研学旅行延续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让孩子们感受乡土风情,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庆元县生态资源丰富,山水优势明显,具有“一县一城一乡一园一区三基地”(即“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中国香菇城”“中国廊桥之乡”“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世界级龙庆经典文创区”和“中国铅笔制造基地、中国竹制品产业基地、中国食用菌产业基地”)的独特资源禀赋,彰显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
(一)建设生态场馆
庆元县生态文明馆已纳入百山祖国家公园入口社区规划中,充分结合庆元地域特色、生态特色和文化特色,规划建设集展示、宣传、教育、科普、交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具有专业性、科技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新型数字化展厅。整合专班各成员单位条线人才资源,组建研学基地创建工作专班暨庆元特色生态研学专家组,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准备工作,联合庆元县委党校打造庆元特色生态文明教育学院。结合庆元及周边特色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研学模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二)设计研学路线
立足龙庆两地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文旅体融合,携手打造环国家公园文创大走廊,整合香菇、廊桥、青瓷、宝剑等文化资源,打造若干精品研学旅游路线,形成龙庆两地“无障碍”研学旅游圈,全面融入丽水市“一带三区”发展格局,打造浙皖闽赣国家东部生态旅游示范区主核心,努力成为龙庆聚落发展区块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经典文创示范区和世界经典文创高地。
(三)战略合作机制
紧抓“国家公园时代”机遇,推进“两山”转化实践试点,以优质的山地户外资源为支撑,探索引进长三角生态研学基地,打造长三角高端养生运动基地,积极引进长三角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动设施互联互通、服务异地同城;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升级,建好用好“飞地”园区、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山海协作产业园等平台;充分发挥县委党校资源优势,加强拓展省际边界合作新局面。
庆元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6月29日
(联系人:庆元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办公室 蔡佳洛,联系电话:0578-6056521)
主送:县人大代表与选任工委。
抄送:县委办、县府办,有关会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