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斤卖了492万!庆元出品皆是精品!
江根乡荒野茶基地获得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园认证;“瘦金芽”“野樱白”“雾峰”“薰峰”等7家荒野茶产品通过SGS国际权威机构的263项检测;“瘦金芽”荒野白茶在香港拍卖到每公斤28万元,今年价格进一步跃升,20斤售价高达492.6万元……“庆元茶”曾有着“岁贡茶芽”的辉煌,却也有着茶园荒芜的落寞。今天的“庆元茶”已凭借独具特色的荒野茶,重新在纷繁的茶叶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逐步走上重铸辉煌之路。
野者上,园者次。茶树是一种半喜阴植物,喜欢散射光,庆元地处北纬27度茶叶种植黄金带,全县森林总面积2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92%,万亩荒古茶树深藏于林海间。好山好水出好茶,庆元优渥的生态环境,为发展荒野茶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而如何把自然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能人”起到关键作用。
连日来,举水乡银屏山荒野茶基地负责人吴树荣都穿梭在山林间,关注着荒野茶树的生长情况。吴树荣已在举水乡经营云屏茶20余年,2022年,其创建的云屏农产品合作社在乡政府的培育引导下,前后流转银屏山荒野茶1000余亩,建成银屏山荒野茶保护基地。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加工荒野茶,2023年他又投资建设了荒野茶加工厂房。“前年发出工资30余万元,去年发出40余万元,争取今年能发50、60万工资。”吴树荣介绍道,除雇佣采摘茶叶的留守村民外,基地还提供了包装、配发等就业岗位,每年可带动周边100余名留守劳动力增收。
跟吴树荣一样,安南乡吾际下村“能人”姚光平经营的五翼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了约80亩山场,盘活荒废的茶树资源,建成“野樱谷”荒野茶保护基地,培育出“五翼荒野茶”和“野樱白”品牌,让荒野茶成为吾际下村带动一方百姓增收的共富茶,每年增加村民租金收入40000元,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多个,带动农民户均增收5000余元。
种茶、采茶有工钱,茶叶卖了有收入,做足茶旅融合新文章还能吃上“旅游饭”。以安南乡为例,结合“野樱谷”的自然风光和小安茶室的茶空间等,打造“庆元荒野茶”旅游景点,展示荒野茶制作工艺,2024上半年旅游性收入60余万元,产品月均销售6万余元。在吴树荣、姚光平等能人带动下,一片片荒野茶叶变成了村民致富的“金叶子”。
茶史悠悠,全国各地出现了各具特色的茶叶,“庆元茶”重新焕发生机活力的破题之力,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人才和技术。“制茶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尤其是荒野茶的制作更要不断学习才能精进。”龙溪乡茶叶种植大户吴远付是手工制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家庭农场在大力推进机械化的同时,仍然保留着手工制茶,“两个手掌做出来的东西,有些科技是无法取代的,我们手工制茶师傅便是专注于制造精品茶。”
原叶的品质决定了茶叶品质的下限,制茶师傅的技术决定了茶叶品质的上限。庆元县高度重视茶产业人才培养和茶产业技能提升,与中茶所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成立名师工作室和专家工作站等高能级人才聚集平台,并聘请国家高级评茶师、福鼎白茶非遗传承人蔡良绥和市农科院郑生宏博士等6名专家担任“星期天工程师”,以“名师带徒”等方式,协助技术骨干与非遗传承人、高级农艺师开展学习,助推制茶技艺提升。积极参与其中的吴远付等15人,便成功获评庆元县首届“荒野茶制茶师傅”。
如果说庆元荒野茶产业的破题之力来源于人才和技术,那么发展之劲便是来源于统筹。龙溪乡是庆元的主要产茶乡,共有茶业专业合作社4家,分别处在不同的村。龙溪乡依托红色党建联建,组建成立茶产业党建联建,建立统防统治工作机制,变茶产业发展“各自为战”为“统筹发展”。在龙溪乡的影响下,全县乡镇积极抱团,举水、江根、龙溪等片区乡镇合力扩大规模,打造高山油茶、白茶等特色产业带,形成区域联合优势。其中举水、龙溪两大片区乡镇在抱团发展的模式下,整合荒野茶资源5000余亩,实现产值1100余万元,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庆元茶”的知名度,反哺庆元茶产业发展。
抱团共发展的机制让庆元各乡镇尝到了甜头,进一步拓展抱团范围成为了必然选择。庆元县与中国名茶之乡寿宁县同属武夷山系洞宫山脉,山相连、茶相近、人相亲。庆元县在龙溪乡与寿宁县下党乡成立的浙闽边党建联建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联建领域拓宽,成功促成龙溪乡、举水乡、江根乡、松源街道和寿宁县下党乡签订《浙闽边茶产业技术技能联建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浙闽边茶产业高地。截至目前,双方已开展斗茶大赛、荒野红茶及青茶制茶、荒野茶包装等10余次深度交流。
在庆元,万亩荒古茶树,如今已是共富“金叶子”。目前,全县已开发利用荒野茶8000多亩,生产经营主体17家,产量12.65吨,产值3685万元,成功培育出110多个荒野茶产品,荒野茶产品远销四海,带动辐射1100多人增收致富,人均增收近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