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政村、乡属各单位:
为合理利用龙溪现有资源,对全乡发展进行全面规划,拟在2024年内通过荒野茶产业改造提升项目建设、茶叶加工展示中心建设,转水至岙里北上抗日先遣队由闽入浙红军路修复建设等项目建设,践行“绿”色发展,加快“金”色产业迭代升级、通过红绿资源融合促进荒野茶、旅游业等金色产业融合发展,实现集体增收和共同富裕,将龙溪建设为浙西南省际边山区乡村振兴范例,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范例的“特色之窗”。特制定庆元县龙溪“红绿金”融合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切实做好庆元县龙溪“红绿金”融合发展项目,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庆元县龙溪“红绿金”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吴 雄
副组长:沈 毅
成 员:叶海燕 沈旭伟 陈 健 蔡雨君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办公室主任:沈旭伟(兼)。
二、建设方式
1、实施内容:一是修复转水至岙里北上抗日先遣队由闽入浙红军路等项目建设。二是在原有100亩荒野茶基地的基础上再扩面提升改造荒野茶基地100亩;三是硬化荒野茶基地道路2公里,完善荒野茶基地基础设施;四是新建岙里荒野茶加工及展示中心440平方,并在屋顶铺设太阳能光伏板220平方;五是转水村庄环境改造及景观节点提升。修复村内巷道,新建活水进村工程、消防水池、民房外立面改造,新建公厕1座等。
2.实施计划:2024年6月前完成项目设计;2024年7月动工;2024年12月全面完工。
3.机制创新举措:一是集思广益,因地制宜谋发展。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盘清村内土地、文化、生态等资源,明确龙溪发展思路,走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二是示范引领,挖掘资源谋特色。依托现有红色文化资源、荒野茶资源、着力打造红色研学基地、荒野茶产业等优质产业,努力将打造“红绿金”融合发展县级示范点。
4.工作措施:一是提高认识、科学谋划。我乡高度重视该项目谋划工作,召开了由主要领导主持,相关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参加的项目谋划专题研讨会,通过分析龙溪优势和特点,立足实际、着眼全局,全力以赴做到科学谋划。二是精准发力,深入谋划。依托龙溪现有的红色资源谋划红色研学基地项目;依托现有荒野茶资源谋划荒野茶产业改造提升项目;依托现有茶园区位条件谋划项目;依托龙溪现有传统建筑资源现状谋划村庄环境改造及景观节点提升项目。
5.组织保障:一是在组织领导上配强帮扶力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口帮扶,派驻技术专家任副乡长,实施一对一、点对点技术指导,同时每年开展技术培训,着重提升茶农、茶厂的荒野茶园管理、茶叶生产、加工等技术水平;引进茶叶加工工艺领域专家作为“星期天工程师”,着重对荒野茶加工进行技术指导。二是在运行机制上采用“村集体+强村公司+第三方企业”发展模式,将扶持资金集中投入到荒野茶业项目建设当中,建成后相关资产归村集体所有,再委托乡强村公司进行运营。通过强村公司招引第三方企业对茶旅融合项目进行全面招商,提升产品价值,确保资源变资产,打通生态价值转换通道。三是在资金筹措上采用财政扶持资金+自筹、配套的形式,其中自筹及配套资金已完成落实。
三、项目建设方案
1.建设内容及资金投入计划
序号 | 项目 | 项目内容 | 资金投入计划 | 备注 |
1 | 转水至岙里北上抗日先遣队由闽入浙红军路修复 | 对转水至鱼川北上抗日先遣队由闽入浙红军路进行修复,修复1公里,连以石砌道路为主。 | 项目投资30万元 | |
2 | 提升改造荒野茶基地 | 在原有100亩荒野茶基地的基础上,再扩面提升改造荒野茶基地100亩 | 荒野茶园的清园及深翻按2000元/亩计算,投资20万元。 | |
3 | 茶叶加工、展示中心建设 | 新建岙里荒野茶加工及展示中心440平方,并在屋顶铺设太阳能光伏板220平方。 | 加工展示中心建设总投资100万元,屋顶太阳能光伏投资25万元。合计100万元。 | 申请项目补助90万元,自筹35万元。 |
4 | 荒野茶基地道路硬化 | 硬化荒野茶基地道路2公里,完善荒野茶基地基础设施 | 硬化基地道路7000平方,投资60万元 | |
5 | 村庄环境改造及景观节点提升 | 修复村内巷道,新建活水进村工程、消防水池、民房外立面改造,新建公厕1座。 | 投资180万元 | 县财政配套 |
合计 | 总投资415万元 | 县财政配套180万元,自筹35万元,申请红绿金项目扶持200万元。 |
2.项目建设优势:①配套资金已落实:该项目总投资约415万元,拟采用财政扶持资金+县财政配套+自筹资金的资金筹措方式,其中:县财政配套的180万元项目已立项,自筹35万元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自筹,剩余200万元争取丽水市“红绿金”项目扶持。②项目落地无障碍:该项目涉及地块基本属于村庄建设用地或村集体园地范围,相关用地符合规划审批规定,不存在审批问题。③富民强村成效显著:项目实施可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100亩荒野茶开发可为留守的100户农户每户增收1.5万元。④三产融合紧密:项目建成后将推动龙溪乡“红”“绿”“金”融合,推动农旅融合,促进旅游产业及招商引资发展,预计年吸引游客可达3000人次,旅游业产值可达1000万元。
3.项目运作方式
项目建成后以“强村公司+村集体+第三方企业”的合作模式进行运营,相关资产归庆元县乡强村公司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所有,由乡强村公司进行运营管理。通过强村公司招引第三方企业对茶旅融合项目进行开发,提升产品价值,确保资源变资产。同时雇用农户参与到荒野茶的生产和管理以及光伏板的日常清理维护中来,增加农户劳务收入。
4.资金绩效目标
实施“红绿金”融合发展项目,推动实现“红”+“绿”+“金”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
打造一个红色研学基地:对转水、岙里村内革命遗址及红军古道等红色遗迹进行修复,将龙溪乡境内其他红色景点串联成线,充分展示龙溪乡红色文化,通过村庄环境节点提升改造改善村居环境,打造精品红色研学基地。
建成一个茶叶加工、展示中心:建成一个面积400平方的茶叶加工及展示中心,在中心屋顶铺设太阳能光伏板,不但解决了岙里、大川等村150多户农户的茶叶加工难题,同时茶叶加工展示中心租赁及屋顶太阳能光伏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实现农民及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盘活一条荒野茶产业链:整合利用好荒野茶茶园资源,通过清园、施肥及建设基础设施对小洋林场中的100亩荒野茶进行开发,打造一条荒野茶开发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四、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通过荒野茶产业的改造提升盘活一条荒野茶产业链, 项目依托“强村公司+茶企+农户”模式,建成后预计荒野茶年产值可达150万,同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群众参与茶产业方面就业,留守的100户村民通过参与荒野茶项目实施过程中劳务收入户均增收0.5万元,项目建成后茶产业增收1万元,共计年均增收1.5万元,将荒野茶打造成致富“黄金叶”。
2.茶叶加工展示中心租赁及屋顶太阳能光伏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实现农民及村集体经济“双增收,可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自身造血能力,打造高质量共同富裕示范村。
3.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转水等村的村容村貌,有效推动龙溪乡“红”“绿”“金”融合,推动农旅融合发展,预计年吸引游客可达3000人次,旅游业产值可达1000万元。
(二)社会效益
1.建设本县及辐射地区共同富裕山区范例样板,初步实现特色农业现代化、集成化,助力乡村振兴。
2.为社会提供优质无公害荒野茶产品,打造庆元荒野茶这一金名片。
3.通过红色研学基地的建设,提供一个集旅游与研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发扬红色历史与传统古建文化。
4.有效改善村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及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推动乡村共富。
庆元县龙溪乡人民政府
2024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