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妈陪跑团”助力未成年人跑向新生活
“管校长真的太感谢你啦!我女儿一大早就说要去上学,真是太欣慰啦!”家长吴妈妈(化名)握着县未成年人指导中心主任管林鹏的手激动地说道。
在开学第一天,与广大家长“神兽出笼”解脱的喜悦不同,吴妈妈更多的是欣慰。此事还得从小吴(化名)第一次走进县未成年人成长中心的时候说起,小吴,七年级,因为学业压力、亲子关系及学校适应不佳而导致自伤行为并辍学在家。
吴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此,吴妈妈带着小吴到未成年人指导中心开展个案咨询,“在第一次面谈过程中,小吴一开始低着头,对我的任何问话都不回应。”管林鹏回忆道。根据吴妈妈的表述结合小吴的现场情况,管林鹏初步判断小吴为适应障碍,存在认知、关系等问题,并开出“家庭疗愈因子”良方,要求小吴家庭予以落实且每周定期来咨询。
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为了更好帮助小吴走出困境,管林鹏不仅对小吴进行个案咨询,还对小吴父母进行家庭咨询,慢慢地,小吴父母也认识到了自己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开始改正,小吴的情况也逐步好转,打开了心门,走出房门,不仅会去参加体育锻炼,还积极参与家务,情绪明显好转。
“孩子现在的认知模式已有了质的跨越,从过往被动接受逐渐发展为自主构建思维,展现出较显著的自我成长动力 。”这是管林鹏对结束了五次咨询的小吴的现状评估。小吴从一开始的沉默不语到如今的“滔滔不绝”,离不开家长的改变陪伴和家庭教育指导老师的答疑解惑。
结束定期咨询后,小吴家庭是否会因环境和语言惯性又回到原来的相处模式而渐渐被打回原形?为了破解个案咨询中“短平快”的问题,庆元县妇联联合县教育局探索“元妈陪跑团”服务,即让“元妈陪跑团”成员化身“家庭观察员”,与前来个案咨询的家庭进行为期半年的一对一至多一对三的结对,对平时的家庭语言沟通和行为模式进行针对性指导,及时纠偏,优化家庭教育养育方式,用时间换成效,打破“一次咨询、一天有效”的困境。
通过“定向邀请+志愿报名”的形式,现如今“元妈陪跑团”的队伍已经扩充至30人,结对了18个家庭,形成了“个案预约、知情同意、咨询服务、指导建议、集中研讨、‘元妈陪跑’、出具报告、回访评估”的个案咨询闭环管理流程。
“下步,我们将以“12345”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为载体,进一步建强“元妈陪跑团”“爱心妈妈”等专业队伍,提升服务效能,让个案咨询服务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助力家庭教育。”庆元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红表示。
(注:个案已经虚拟化,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