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这一年⑫|推进三大“产” 建好一座“城” 培育一批“业”
2024年,屏都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城市新区 产业新城”的发展定位,团结一心、持续拼搏,奋力打造“工业强街、技能屏都”。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政策处理难题有效破解、产城融合加速发展、特色产业势如破竹、技能型政府建设成效显著……一份份凝聚智慧、凝聚汗水、凝聚心血的精彩答卷,生动诠释了屏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屏都街道作为全县工业发展的主阵地,2024年,面对矿地综合利用项目红线变更的难题,屏都街道积极应对,圆满完成792.3亩的土地征收。助力企业服务中心成功挂牌,设立综合受理、审批、党群等八大增值服务,实现辖区工业产值近40亿元。屏都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国政表示:“矿地综合利用项目的顺利推进,将进一步拓展屏都工业发展平台,为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屏都街道作为全县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2024年共开展项目建设2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争取省级资金近3000万元,推动菊水“共富驿站”、蔡段中国美妆村历史文化村落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变两村风貌。在项目政策处理方面,屏都街道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保障胡庆余堂、琦丰管道二期、北辅路、职高迁建、衢宁铁路排水防涝、农商行屏都支行、“两山”机制砂厂房等重点项目的政策处理。
临近年关,屏都街道的余村小区和八一村留用地小区建设传来好消息。余村小区业主2024年11月已经开始车位、储藏间抽签,八一村留用地小区也全面复工,6个施工班组同时进场施工,按进度预计2025年上半年竣工。这两个小区的建设,不仅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也为屏都街道的产城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屏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文俊介绍:“在项目政策处理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群众,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特色产业发展是屏都街道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引擎。2024年,屏都街道依托“菇城番茄哥”和“蓝城甜桔柚”等技能工坊,成功打造了一条绿色产业共富带。新增农副产品种植面积300多亩,产量达到70万斤,产值高达300万元,有效带动了30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落月红“浙樱粉1号”番茄荣获“2024浙好山地蔬菜”金奖。绿色产业共富带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屏都街道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了“产业兴街、共富发展”。日前,位于菊水村后口区域的80万段香菇种植大棚里,每天要雇佣30多名村民采香菇。现在,马路对面的种植基地,正在为来年的番茄种植和水稻育秧做着技术性基础工作……
“建设技能型乡镇、培育技能型干部”是屏都街道培养干部推进工作的主基调。2024年,屏都街道深化应急防御体系建设,建成屏都应消站,被列为全省提质升级站,全年开展防汛防火演练、应急处突技能培训等15次,有效应对“6·15”连续强降雨等自然灾害。采取“技能人才+科创飞地”和“技能队伍+专业招商”的多元化策略,举办干部技能训练营,建立“助企技能服务员”机制,解决311个涉及产品生产技术、金融服务等领域的问题。组织企业进行技能等级认定,培养40名技能人才,引进元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通技能巴士专线,提供美妆师、厨艺师、植保无人机、乡村旅游讲解员等技能培训430余人次,为乡村创业氛围营造提供有力支撑。
完成一批重点指标、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是屏都街道2025年的全年工作目标。王国政说:“我们计划吸引至少3家制造业企业,其中包括至少1家投资规模超亿元的企业,以增强工业基础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