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这一年⑮ | 扛起“城市转向”使命 加速“融入主城区”
逛集市、写福字、送服务、赏歌舞……新年伊始,在淤上乡山花小区——浙闽边邑共富市集,一场别有“年味”的“九村大联欢 携手奔共富”系列活动火热上演。
“浙闽边邑共富市集是淤上乡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由乡强村公司投资建设,盘活山花小区2500平方米空地,建有摊位、集装箱房、篮球场、公厕等设施。”淤上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集为来自庆元、政和、松溪等地商贩、村民4000余人提供墟日场地,更是化解国道边赶圩潜在风险,充分释放墟市文化和省际经济融合“叠加效应”。
窥一隅而知全貌。2024年,淤上乡扛起县域“产业转型 城市转向”主战场的使命担当,以深化技能队伍建设强力推进经济发展全域跃升,取得了省级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项目等22项试点荣誉,成功纳入庆元县中心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加快融入主城区打下坚实基础。
“草菇从田间大棚搬进产业园,规模和效益都提高了不少,今年的秸秆也多囤了一些。”石坝村民鲁尚明表示,草菇种植技术较难把握,县内、市外种植的人较少,在市场上很有价格优势。
近年来,淤上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充分挖掘生态优势,将生态循环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全过程,开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初步形成了“秸秆回收-菌棒精制-草菇培育-市场销售”的完善闭环产业链。
据统计,2024年,淤上乡回收秸秆约1000吨,种植草菇20000斤,产值近50万元,废弃秸秆也从“生态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
作为省级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项目试点,2024年,庆元县秸秆基料化低碳循环产业园落地淤上乡石坝村。该项目将秸秆回收、储存、加工以及利用等环节有机结合,不仅让秸秆变废为宝,还带动了食用菌种植、光伏产业等多元业态的融合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产业园项目基础上,园区内还设立了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向以水稻为主的粮油主要农作物提供“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和拓展的专业农事服务。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让农民的腰包更鼓,农业发展更有底气。
人才驻基,添智提质。以特色农业为笔,淤上乡通过科技特派员和“星期天工程师”的技术支持,使食用菌、生态稻米等优势产业提质扩容,工业辣椒试种、菌粮轮作等项目落地生根。同时随着“新农人”力量不断涌现,农副产品直播基地迅速兴起,农产品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奔赴更广阔的市场舞台。
以民为本,万事可兴,淤上乡始终用心用情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篇章。从优化“双拥”工作、完善残疾人服务到细化“两不愁三保障”工作,从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到提升医疗教育供给,每一项举措和服务都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传递着民生温暖。
淤上乡山花小区俯瞰图 叶松敏 摄
与此同时,城镇品质稳步提升,红耀浙闽风貌样板区建设、未来乡村创建、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等项目的实施,让淤上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淤上乡党委书记叶昌平表示,去年淤上乡获评“红色根脉”强基示范乡,这是省委对淤上基层党建工作的最大褒奖,淤上将切实扛起这一使命担当,围绕“一域一核三带”发展规划,扎实开展项目攻坚、产业提质、空间拓展等重点工作,以“631千亿工程”为契机,融入主城区、接轨开发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担当争先,在中国式现代化庆元新篇章中贡献更多淤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