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7专题专栏/col/col1229356048/index.html数字化改革专栏/col/col1229659654/index.html数字化改革动态/col/col1229659655/index.html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数字化改革专栏 > 数字化改革动态

科技赋能菌菇种植 花菇试种迎丰收

索引号: 发布时间: 2025-02-06 16:31:46 来源单位: 庆元融媒 作者: 记者 姚建峰 编辑: 练芳芳 点击数:

近日,庆元县蓝森林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传来喜讯——经过数月地精心培育,该合作社智能大棚试种的花菇首次迎来丰收。这一成果标志着当地传统菌菇产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迈出关键一步,也为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样本。

20250206_163004_181.png

20250206_163004_182.png

走进位于庆元县竹口镇黄坛村的蓝森林合作社的现代化菌菇大棚,便能看到一朵朵花菇错落有致地生长在菌棒上。它们宛如一把把撑开的小伞,菌盖圆润饱满,表面布满了清晰且规则的白色花纹,如同精心雕刻的艺术品。菌褶整齐细密,色泽洁白,与厚实的菌盖相得益彰。工人李小青穿梭其中,正忙着采收花菇。“从早上7点半到11点半,下午要忙到5点。这些花菇长得挺好的,一天能采一两百斤。”李小青说。

20250206_163004_183.png

20250206_163004_184.png

据了解,以往食用菌种植多依赖自然条件,“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面临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蓝森林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伟民对原有的食用菌大棚进行全面改造,通过为大棚安装现代化科技设备,如今可以精准控制温度、湿度以及光照时间,成功实现了从传统“靠天吃饭”到数字化生产的华丽转身。

20250206_163004_185.png

20250206_163004_186.png

“这些花菇是去年9月份试种的,通过对大棚进行智能化改造,大棚内的环境被调节到最适这段时间,品相好的花菇可以卖到8块一斤,每天产量2000斤左右。”张伟民表示,数字化生产模式下生长的花菇,个头饱满、菌盖厚实、花纹均匀,在市场上备受青睐。未来合作社将继续加大在科技农业方面的投入,一方面持续优化花菇种植的数字化技术,进一步提升产量与质量;另一方面,也计划将这一成熟的数字化种植模式推广到其他食用菌品种,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科技农业中来,助力乡村振兴。

征集反馈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