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开展“一图一库”索引。绘制“3+1+X”主导产业链(竹木、铅笔、食用菌、数字经济)全系图、建立全行业招引企业智能产业库,全方位海量索引产业链招引企业信息,分析筛选有价值企业,明确目标招引企业,招商线索从有限性向无限性转变。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索引企业2913家,其中竹木576家、铅笔美妆764家、生物科技(食用菌)922家、数字经济651家,782家企业通过初筛进入深筛研判。
(二)提升项目研判水准。制定《双招双引项目研判小组工作机制》,组织了46名经济部门专业干部以及90后青年科级干部,每半月定期、定人、定量、定标对索引企业进行分析研判,从企业技术实力、市场地位、财务状况、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了解企业与庆元产业的契合度,判断企业招引价值,分析筛选出有价值企业,明确招引目标,形成价值企业要素名录。截至目前,深筛干部共完成深筛的企业721家,组织研判会商17次,深筛出价值企业256家,其中竹木68家、铅笔美妆71家、生物科技(食用菌)67家、数字经济50家。
(三)创新驻外招引模式。将传统驻外招商由“异地常驻”为“赴外长差”,由“全盘委托”为“定向核查”,通过标准化派单的形式,将深筛企业名录及其招引重点信息供外人员开展精准敲门核查,形成复盘记录并回流招引过程中的衍生企业线索。8个月来,招商小组接单外出叩门企业239家,其中叩门成功207家,获取有效回流企业信息27条,包括福建欧品轩、福建艾尚化妆品、北京奇竹科技、江苏亨达竹填料、湖南九通复合材料、富阳杭富罐头、龙游外贸笋厂、安吉耕盛堂、广东丹兰生物等产业头部龙头企业,持续储备中长期招引计划。
(四)深化“四个一批”项目管理。将意向企业回流项目纳入“四个一批”(储备一批、紧盯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项目清单管理,以此为基础建立县领导招商引资对接项目清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作为产业链链长,带头成立“联系县领导+责任单位+联络人员”为组合的招商引资项目工作专班,定期调度并开展相关产业链招商工作,有效参与“目标决策——精准对接——集中攻坚——拿地即开工(授信)”招商全流程。机制开展以来,县领导带队先后拜访诺泰澳赛诺、珀莱雅化妆品、宜格美妆、鑫联环保、盛珩控股等行业龙头企业,与中电投、杭钢集团、省产投集团等大型国央企深入交流,累计挂钩联系招商项目18个,开展靶向招引20余批次,参与重点项目的对接洽谈30余批次。1-12月,完成新招引亿元项目12个,完成年度任务(7个)的171.4%,其中制造业项目10个,占比83%,10亿元级项目3个,占比25%。
(五)全力推进“平台载体”建设。湖州南太湖新区-庆元“产业飞地”:南庆两地成立南太湖新区—庆元县“产业飞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议事协调机制;目前飞地内已落地产业项目9个,总投资279.11亿元,开发用地面积 1642.65亩,其中,引进落地百亿级项目2个、十亿级项目1个,蜂巢一期、赢合、中节能、恩节等4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合资公司购买中节能万马智谷产业园的四幢厂房目前已出租三幢,累计年租金约140万。宁波海曙“科创飞地”:大力推进山海协作“科创飞地”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入驻“科创飞地”,引进副高以上人才1名,已入驻浙江厚域机电、浙江贝讯、云水茗心生态农业、浙江康然电子商务和浙江磐升科技等企业5家,引进项目4个,主要为生物科技、数字经济、外贸类孵化企业。嘉善消薄飞地:目前,嘉善-庆元-九寨沟“消薄飞地”完成投资2.14亿元,入驻企业9家,至今总共返还4980万元至庆元县强村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实现我县11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消薄任务。
(六)持续增强援建项目实效。全年争取三地援建资金709万元,其中嘉善220万元,长兴220万元,海曙269万元,援建我县6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去年年底开始,我县组织申报新一批的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所在乡镇上报,经合部门实地走访,确定屏都街道菊水村、松源街道薰山下村等6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提升项目12个,同事申报实验小学开放式阅读空间、山海协作吊瓜套种产业园等28个援建项目,目前均已开工建设。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深耕865招商机制,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坚决扛起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发扬“没有门就从窗户爬进去”的精神,深入实施“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进一步推动865招商机制迭代,持续开展产业链招引攻坚行动,建立接替有序的招商引资项目库,全面推进三大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紧盯亿元、10亿元、20亿元上大项目储备,做好项目前期,谋划生成一批成熟度高、落地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确保2025年招引落地亿元项目1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
(二)瞄准专业赛道,持续开展重点项目招引。在生物科技产业方面,紧盯细分领域,谋划设计轻资产、重研发、单位价值高、区域限制低医械产业园,主导招引注射笔、功能义齿、数字扫描仪、采血诊断仪、低温储运设备等医械“明珠”项目。在竹木产业方面,坚持竹材和笋食品赛道并重发展,竹材赛道方面重点引进重组、竹缠绕、高温定型和复合成型等工艺技术,笋食品赛道主导推进预制食材等竹笋精深加工产品项目,全力招引福建欧品轩、富阳杭富罐头、龙游外贸笋等行业代表企业。在铅笔美妆产业方面,围绕东方美谷、南方美谷两大产业集聚区,重点招引福建艾尚化妆品、广东丹兰生物等美妆企业。
(三)摸索新形势下的政策导向,加快构建有力的招商手段。完善“3+3”招商新机制,既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基金招商、筑巢招商、做大市场招商,探索市县联投新模式,助力项目落地;也要发挥市场招商作用,加强链式招商,以商招商;同时,要加强智库招商,探索与智库机构合作,发挥专家团队“外脑”作用,为项目招引提供科学决策。在短期做强资源招商,挖掘庆元稀缺性大宗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如矿产、林(竹)木、能源等),或是带有社会属性的劳动力、能耗成本和应用场景等资源,重振竹木、食用菌等传统产业基础,招引医疗器械、健康食品等大健康产业;在中长期做优基金招商,围绕产业定位需求,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市场化运作,按照市场化原则投资与地方产业匹配的优质项目,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吸引优质企业入驻。
(四)突出优势互补,进一步升级产业合作。立足“山的特色”,借助“海的优势”,深化在产业招商、产业转移、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一是拓展联合招商合作。聚焦项目招引,借助重新、嘉善、海曙三地招商资源和经验优势,畅通招商工作对接渠道。特别借助嘉善、长兴在长三角区域的招商工作体制机制、人员力量和招商经验方面的优势,通过山海协作平台建立与我县招商机制性对接关系,强化招商资源共享。二是深化产业发展合作。积极推进山海协作一、二、三产项目合作,继续谋划、储备和推进一批关联度高、匹配性强的合作项目,聚力推动产业互补、提升产业层次、完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山海协作产业合作平台作用,引导结对县(区)企业来庆投资兴业,扶持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的富民特色产业,提升我县富民产业发展水平,比如长兴帮扶的吊瓜产业、嘉善帮扶的雪菜产业、海曙帮扶的油茶产业都是下阶段重点开展的特色农业产业帮扶。三是强化旅游领域合作。加强与结对县(区)旅游开发、旅游产品推介、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开发经验借鉴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挖掘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设施,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推进我县全域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