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主要工作回顾
多难兴邦,玉汝于成。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脱贫攻坚“硬战”面临考核验收;这一年,全乡上下英勇行动抗击病毒、众志成城誓保家园、攻坚兑现脱贫承诺;这一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岭头乡干群坚定信心、勠力同心,扎实作风、苦干实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乡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稳定阶段,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局面。
这一年,我们风雨同舟,“守”住家园,疫情防控常态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措手不及。年初疫情防控攻坚时,防疫物资短缺、干部人手少、卡点执行制度不完善、管控家庭居住分散,给这场攻坚战“疫”带来极大难度。
我们科学部署,积极应对。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成立岭头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应急机制和处置措施。
我们划分网格,精准排摸。实行网格化管理,划分网格点28个,实行“1+1+N”专班组(一名班子成员,一个驻村干部,若干个村干部、网格员),逐户对返乡过年、外来探亲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确保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累计排查人数1000余人,落实居家医学观察363名。积极做好境外疫情防控工作,配备联络员25名,乡村两级对境外人员成立“一对一”“多对一”联系制度,自秋冬季境内外疫情防控总体稳定以来,通过大数据反馈及主动摸排,及时排查重点地区来庆返庆人员及境外返庆人员。
我们卡口防控,严密排查。根据上级要求,科学设置卡口,对外来人员、车辆进行登记、检查、监测,累计设置卡点22处,其中省际八炉卡点1处,乡班子带队、乡干部、村干部、乡卫生院医师、片警和交警等组成执勤专班,按照每天三个班次进行24小时防控监测。
我们宣传引导,督查防控。采取召开会议、下发或转发文件、印发宣传册、微信、短信、公众号、LED显示屏等加强宣传。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悬挂横幅标语43条。认真开展督查,取消1个村(小际头村)连续三天的大型聚餐活动,取消3个村的乡村村晚,关闭副食品店9家,农家乐2家,民宿1家,组织工作人员对公厕、公共场所、卫生院、办公场地进行消毒。
这一年,我们使命担当,“脱掉”帽子,全面小康倒计时。
我们提高站位,压实责任。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我们把脱贫攻坚工作列入2020年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研判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制定解决方案。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召开扶贫工作业务培训会3次,提升干部对政策业务的理解掌握,为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巩固提高扶贫成效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勠力同心,结对帮扶。严格按照“一户一档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工作要求,县领导、结对单位及全乡干部及4个乡属单位干部对全乡341户607人低收入农户开展走访帮扶,通过政策宣传、推销结对户农产品、种养殖生产指导等方式,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所有低收入农户均有干部结对。我们建立集困难群众家庭调查表、精准扶贫政策、政府补助项目清单、到户到人政策清单、结对干部服务卡、结对干部职责清单、签约医生联系方式等内容为一体的“墙上档案”。截止2020年12月,全乡各结对单位领导、干部均每月进行低收入农户走访工作,帮扶成效显著。
我们完善服务,攻坚项目。致力于加强医疗保障,抓实十类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好义务教育保障工作,全面启动“雨露计划”,扎实开展低收入农户产业帮扶项目。聚焦住房安全,努力完成71户困难户C级危房治理工作,现已全面启动改造,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完成塘堀(自然村)91户333人的搬迁安置工作。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作,全面完成饮水安全改造工程,落实水费政策,严格遵守饮用水管理办法,将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纳入村规民约,聘用饮用水管理人员23名,做好水源地管理和管网维修管护。全力推进果洋村(包果)板栗基地机耕路建设项目和果洋村(举洋)山木笼农田、油茶基地机耕路建设项目等扶贫项目实施。
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振兴”乡村,产业发展新突破。
我们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完成涉及15个村的209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700万元的岭头乡小农水利工程建设。建设农田水利防洪堤及道路硬化。强化最美公路建设,开展下东公路大中修工程,拆除并新建莲洋村通村危桥,落实800余万元的杨家庄鱼树坑康庄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并抓紧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
我们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围绕“农耕岭头”发展定位,积极推进产业培育与发展,进一步完善“一区”“三园”“六基地”的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强化促农增收的产业支撑,进一步优化茭白、茶叶、高山蔬菜、中药材种植、特禽养殖等产业结构,不断巩固生产规模。
我们培育壮大产业基地。抓实招商“选”资,严格准入机制,发展对水源无污染的中药材林下经济、高山蔬菜等,我们建设217亩的“莲洋花海”花卉苗圃基地,220亩的茶叶基地,180亩的中药材黄精基地,210亩的乡村干部技能实训基地,增加就业岗位400余个,解决留守老人增收问题,人均增收达3000余元。
我们做好岭头产品品牌。持续深化技能型政府建设,打响“十大产业能人”工作室品牌,完善“十大产业能人”工作机制,深化技能型政府建设,发挥产业能人示范引领作用,推进茭白、特禽养殖和稻田养鱼等产业发展。累计开展农技培训15次,指导种养农户达1500余人次,建立和完善了人才资源库,掌握种养能人和销售服务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90余名,“星期天工程师”2名,乡贤人才113名,“技能型乡镇干部”37名,进一步打响“庆元800”岭头品牌。
这一年,我们不忘初心,“改善”民生,社会治理更健全。
我们持续改善民生福祉。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实低保人员年度核查,确保应保尽保。目前,新增最低生活保障边缘户2户7人,在册210户373人,新增最低生活保障户3户7人,在册120户232人,特困人员在册16人。全力开展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让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根本保障,全乡新农合参合率和新农保参保率分别达到98.9%和96.3%,完成“浙丽保”参保工作任务,参保率达82.08%。
我们狠抓社会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森林消防等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拉网式安全大检查12次,查处并整改安全隐患53条,全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扎实开展扫黑除恶行动、新冠疫情防控督查、扶贫专项督查行动、换届选举选情摸排等,扫黑除恶线索排摸12次,发出督查通报10余次,及时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3起,调解成功率达100%,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积极开展“四风”问题专项整治、“清风入户”等专项行动,梳理乡扶贫、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问题清单、制定工作目标、举措及完成时限等,持续抓好整改落实,切实巩固整改成果。
这一年,我们强基固本,“筑牢”根基,干部工作有拼劲。
我们配好班子,夯实基础,全力攻坚。我们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圆满完成12个行政村村级组织换届,未出现因工作人员失误而引起的差错,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级班子,其中“一肩挑”12人。严明村级组织换届纪律,严肃查处违纪行为,换届期间,快速查办换届选举信访件6件。我们夯实党建基础,抓实日常党建工作,严格落实每月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任务要求,严格落实党员分类管理制度,推行党员综合表现档案、先锋指数考评等机制。我们担当作为,打造岭头乡岗后洋十大产业能人党建示范点,突出党建带动产业发展、百姓致富。抓好软弱落后党组织整转工作。全力完成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岭头乡12个村已圆满完成总收入20万元、经营性收入10万元的目标任务。
我们依法行政,接受监督,树好形象。依法履行人民赋予的权力,打造法治政府。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互相协调的运行机制,确保政府决策依法、民主、科学。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确保政府行为于法有据、程序正当、高效运转,展现公信高效的岭头形象。
我们完善机制,对标比拼,实干兴乡。完善考核机制,切实把党的建设、疫情防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的实绩作为检验干部是否敢担当的“试金石”,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干部工作积极性,坚决革除干部“只求保险、不担风险”的保守思想。大力弘扬实干精神,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积极引导干部在工作中做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加强督查落实,以干部任务清单打卡机制为抓手分解工作任务、划定工作时限,步步紧逼、环环相扣,全面提高执行力,确保政府决策高效落实。
二、2020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
在去年1月份的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我乡代表对乡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了票决,票决出了2020年度三项民生实事,分别为岭头乡小城镇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岭头乡中医馆建设项目、岭头村村头道路建设项目(水库移民项目),根据本次会议安排,现就2020年度三件票决的民生实事落实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岭头乡小城镇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岭头乡于2018年进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但因此前资金有限,部分节点未完成设计项目建设,2020年我们组织对小城镇开展巩固提升,对岭头村广场进行修整,修建景观休憩亭廊,对杂草和低矮灌木进行清理、树木进行移植,新建村头广场节点,使岭头乡小城镇的整体风景得到极大提升。
二是岭头乡中医馆建设项目。该项目累计投资10万元,项目建成后配备了西学中医师1名,分别设立了中医诊疗室、中医理疗室、中西医药房等综合中医治疗室,可以开展涉及养生保健、康复治疗、慢病管理等方面诊治,为农村百姓就医提供了极大便利。
三是岭头村村头道路建设项目(水库移民项目)。累计投资19万元,在岭头村村头新建了一条长270米,宽3.2米,厚0.18米的游步道,项目惠及870人,于2020年9月前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负重前行,拼搏奋进,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乡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乡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岭头乡,向给予我们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乡人民,向关心支持岭头发展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永不停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新冠疫情影响依然存在,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乡域经济发展不快,农业生产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品牌不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治理创新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与群众期盼仍有一定差距,乡域生态环境品质有待进一步改善。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三、2021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任务
2021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的关键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乡在新起点上谋求更大跨越、力求更大作为的攻坚之年。2021年全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奋力打造美丽浙江“最生态窗口”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这一工作总基调,围绕“乡田驿站·农耕岭头”的目标定位,狠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项重点,直面困难问题,谋划开篇布局,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岭头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夺取“两战赢、双胜利”。
(一)抓农业产业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实力
1.优化产业格局,主推产业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把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基础、基石,立足传统农业产业优势,按照“优化品种、合理布局、提高效益”的原则,“产业能人”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式,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突出打造“农耕岭头”。
2.打响产业品牌,持续助农增收致富。深化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以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发挥乡村振兴讲习所(No.02岭头)、实训基地作用,不断推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完善小际头村50亩岭头乡干部实训基地,推广岭头乡“深山有”系列农特产品,并以该基地为平台,试验种植高山蔬菜、特色水稻等。
3.优化公共服务,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加大乡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作用,加强农产品检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打造重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化带动项目;深入推进人才振兴战略,创建岭头乡中药材工作室,吸引科研专家入驻,强化产业帮扶指导,建立岭头乡土人才资源库,扩充“产业能人”队伍,完成产业能人帮扶农户增收工作。
(二)抓重点工作推进,改善社会发展环境
1.全力推进岭头乡杨家庄至洋溪和杨家庄至鱼条际两条农村联网公路项目,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区域路网。
2.抓实招商引资工作,招引客商入驻岭头村农业产业提升发展服务中心,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岭头村集体经济收入。
3.创建岭头乡“最美公路”,在官局至下庄公路沿线种植桃树;组织乡村干部对点位、景观小品等进行保洁,完成岭头乡官局至下庄段公路沿线整治工作,清楚乱拉横幅广告等,拆除乱搭乱建占道行为。
4.全力对接岭头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聚焦失能失智刚需人群保障,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项目总投资额约50万元。
5.加快推进西溪流域茭白污染治理工程,改善灌溉排水系统、新建和改造堰坝,新建秸秆收集点,新建茭白治理消纳田块等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6.抓实疫情防控工作。以常态化管控为基础,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加强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重点地区来返人员闭环管理,有效防范化解疫情输入风险。继续做好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抓保障改善民生,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1.致力于完善社会保障。要切实做好民政工作,全面规范低保、五保、残疾人等方面的管理。切实发挥各项社会事业的兜底保障作用,更加注重“底线民生”,以更大的热情关注民生、更实的举措保障民利、更多的成果满足民需,落实好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妇女儿童保障等社会各项事业合理安排,统筹规划。
2.致力于平安岭头建设。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预、防汛防台抗旱、森林防火及食品安全生产等关系民生问题的工作力度,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普法工作,健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着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强化“四个平台”建设,突出抓好平安岭头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对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及时化解矛盾。
3.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公厕改造、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的研究,下大力气抓好村容环境卫生、公共场所卫生。扎实开展危旧房整治排查工作,动态掌握辖区内危房情况,做到一户一档,发现一户、登记一户、解决一户、销号一户。强化河长、路长、网格长责任落实,进一步压实责任。抓好财政一事一议等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