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庆元县发展和改革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002658201/2022-41955     发布机构:县发改局     发布时间:2022-04-06 14:22:05点击数:

2020年,是我们遇到困难最多、付出汗水最多、收获喜悦最多的一年。这一年,我局紧紧围绕“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工作主线,深入推进“两战两赢”工作,审“非常之势”、克“非常之难”、抢“非常之机”,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各项任务亮点纷呈、硕果累累。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0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始终保持政治定力,两战统筹有力有效。一是坚决筑牢后勤保障防线。正月初二起,紧急投入后勤保障工作,先后组织发布有关物资调配、防控捐赠款物使用管理等文件,全方位确保物资供应充足,累计筹措口罩88.66万只和善款606万元;开辟留观点6个,并为1.3万余名弱势群体送去约5.1万个口罩。二是争先创优位居前列。铆足干劲投入赛马比拼活动,创新推出企业能耗、经营和成长三大指数,精准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助力我县复工复产考核排名全市第一,连续三个月(4-6月)MEI指数排名处于优区间,累计完成“五减”资金2.39亿元。2个案例入选市级“最佳实践”案例,获得奖励资金430万元。三是服务业复苏“春风”劲。培育发展新动能,发放消费券刺激周末经济,繁荣发展夜间经济,将我县列入省夜间经济培育城市名单,服务经济回暖复苏。2020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43.11亿元,同比增长4.4%,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

(二)全面研判经济形势,科学谋划发展举措。一是动态掌握经济数据指标。疫情期间,自发组织完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县经济影响分析》材料,为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提供数据依据。同时,强化部门衔接及指标情况跟踪,精心做好四次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以日报表、周督办报表形式落实各项指标牵头部门工作情况,及时了解指标完成情况。二是充分利用数字监测手段。依托浙江省经济运行分析数字化平台,图形化、数字化展示我县GDP、三次产业等各类经济指标数据,真正实现经济调节用数字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高质量开展“菜篮子”重要商品价格日常监测、应急监测,及时发现市场价格异常变化并预警处置。三是迭代完善五年规划纲要。高质量开展《庆元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集聚众智、凝聚众力,多途径、宽领域广泛开展征求意见,5月份形成“十四五”基本思路研究征求意见稿,10月份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庆元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11月份形成“十四五”规划纲要(初稿)。前后共开展3轮网上征求意见、2轮座谈会征求意见、100余次部门对接联系。

(三)聚焦聚力项目建设,吹响攻坚克难号角。一是要素争取卓有成效。合计申报中央预算内、专项债、新基建和抗疫特别国债项目76个,申报资金160.66亿元,拟争取资金40.8亿元,截至目前,已下达7个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累计下达资金10.5亿元。二是扩大投资攻坚有力。深入开展扩大有效投资“抢补”行动和“争先创优”行动,实现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v”型强劲反弹,1-12月年共形成固定资产投资40.12亿元,增幅5.0%。四大结构性指标增幅均在12%以上,全市排名第二。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52.4%,较2019年增长再创历史新高。三是重大项目强力推进。完善项目跟踪机制,建立县领导领办重大项目清单、全口径监管项目月度进度表、中央预算内项目清单、专项债项目清单等四张清单,实现全县新建、续建及前期重大项目的全覆盖清单化管理。全力提速项目建设,组织开展重大项目提速月、攻坚月”、集中开工及项目谋划大比武等活动,重点项目投资突破20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完成率超100%。

(四)我们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提升区域发展能级。一是精准把握国家公园时代。高标准创建百山祖国家公园,目前已完成国家公园8+N共10个基地的初步谋划思路,形成百山祖国家公园1主2次3个入口社区规划和4个特色小镇规划,入库项目78个,估算总投资966亿元。二是擦亮美丽大花园生态底色。成功将我县列入全省新一批大花园示范县建设单位,将凤阳山-百山祖国家公园列入省大花园耀眼明珠培育对象,助力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排查问题3个,成功整改松源街道生活污水未纳管问题。三是推动区域跨越式发展。构建“一带三区”发展新格局,与龙泉签订合作备忘录和“十四五”规划合作框架协议。牵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工作,发布《庆元县全方位深度接轨上海高质量融入长山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高质量完成年度10方面46项工作目标,市综合考评位列前三。启动“善庆年”活动,安排庆元-嘉善山海协作产业园项目17个。

(五)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凝聚高质量发展力量。一是营商环境更加优化。顺利开展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市内综合排名第2。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创新建立“每周过审一批”审批制度,编制2021年计划新开工建设项目攻坚清单和作战图,严格督查制度,累计完成每周过审事项23件,完成率100%。二是数字赋能更加有效。实现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疫期创新推出“不见面”交易,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2020年共完成交易项目299宗,涉及金额18.60亿元。实现信用数据全覆盖,常态化收集红黑名单信息、联合惩戒案例、诚信文化宣传等信息。积极谋划信用应用场景,顺利完成百山祖景区门票优惠和国际大酒店住宿优惠两个场景的应用。三是改革试点再创佳绩。小城市培育试点获得2019年度优秀县城称号,蝉联考核优秀,实现圆满收官。特色小镇顺利完成2019年度考核,市综合考核排名第六,其中香菇小镇顺利完成3A景区创建工作,香菇文化养生核区块项目在全省特色小镇投资推进会上完成集中签约,签约金额达10亿元。四是两山实践不断深化。建立“生态银行”,创新推出仓单质押、保单融资、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林权流转使用权抵押等绿色金融产品,其中农商行授信总额度为5亿元,并完成首批授信1830万元。同时,上线竹木加工区块链金融产品,成为浙闽赣地区竹木业数字贸易的创新样本。

(六)大力增进民生福祉,交出厚重温暖答卷。一是对口工作高质完成。组织全县180家单位的党员干部认购四川凉山州挂牌督战村8036份农产品消费扶贫订单,合计212.2万元,直接助力两村106户500余人增收,为2020年脱贫攻坚贡献“庆元力量”。二是保供稳价应对得力。疫情发生后,紧急启动粮食市场保供应应急预案,指导粮食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2020年完成轮换销售粮食9200多吨。严格落实降低企业用气、用水、用电价格,全年完成水、电、气三项减费1191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0.28% 。三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开展机场规划,顺利完成庆元综合机场选址报告编制。全力迎接铁路新时代,圆满完成衢宁铁路9月通车目标。全力推动绿道工程实施,完成绿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建成绿道288公里。其中,巾子峰城市森林绿道和廊桥古道绿道入选“丽水最美绿道”。四是能源结构加快调整。以打造“浙西南清洁能源基地”为目标,全年新增光伏发电项目装机13697千瓦,是历年总和的1.5倍。争取将庆元县抽水蓄能项目纳入省市规划,项目总装机约1400兆瓦。开工投产屏都生物质热电、荷地、竹口综合供能服务站等一批新能源项目,进一步加快“清洁能源大县”向“清洁能源强县”转变。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聚力大谋划。要做到“三个致力于”:一是致力于编好“十四五”规划。围绕“15612”发展路径,加强横向沟通和向上争取,强化与上级规划融合衔接,深入研究庆元“十四五”期间新特征、新目标、新成果,编制完成《庆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专项规划,争取发出更多庆元声音、展示更多庆元元素。二是致力于谋划大交通。深入谋划新铁路项目,围绕杭广高铁通道(金华、遂昌、松阳、龙泉、庆元线路),加强与省市上级部门对接,与沿线县市联动,持续推动项目启动实质性设计研究,争取早日列入铁路网规划。加快推进A1通用机场建设,进一步明确推荐选址方案,争取早日获得省政府核准,并积极谋划应急救援机场建设。扎实做好衢宁铁路建设的收尾工作,争取同步开通庆元货场,力争完成年度新建和提升城乡绿道20公里以上,创建一批精品绿道。三是致力于服务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提出年度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初步安排、“十四五”期间和2035年远景主要指标安排。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定期深入企业生产、项目建设一线开展现场调度,及时提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助力全县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战赢”。

(二)聚力大投资。要做到三个“两手抓”。一是坚持总量和结构两手抓。抓紧完善下发 2021 年项目投资计划,继续做好“四张清单”,精准管控推进项目,特别要抓好中小学校舍、幼儿园、医院、文体中心、养老院等重点民生项目进度,确保按时投产,造福民生。强化同频共振的理念,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找准项目工作各环节“频率”,在同频共振中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确保一季度投资增幅达到15%以上的目标任务,实现开门红,“4+1”结构指标年度任务顺利完成。二是坚持谋划和推进项目两手抓。持续优化《庆元县“十四五”重大项目规划》,完善现有项目库,提高入库标准,力争储备一批生物科技、清洁能源、国家公园等方面旗舰性项目,招引一批能撬动全域发展的重大项目。持续组织开展“重大项目攻坚月”、“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谋划大比武”等一系列活动,继续实行红黄绿榜评价机制,时刻做好项目谋、推的文章。近期重点要抓紧梳理一季度可开工项目,3 月份安排一次集中开工,确保实现开门红。6月底前争取推进香菇文化养生核、智创小镇核心商务区、双枪小镇项目等省市县长工程落地。三是坚持服务和监督项目两手抓。全力做好项目全要素保障,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规划、重大政策和产业发展趋势,用尽力气争取专项债、专项资金及上级其他政策支持。全速优化投资环境,充分利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做好投资在线平台3.0更新迭代,推动企业项目审批“最多60天”。全面规范招投标程序,做好招投标环节的风险防控,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规范招标行为。

(三)聚力大产业。要做到“三个着力”。一是着力重塑现代产业平台体系。自觉用好三把“金钥匙”,积极紧扣“整合、转型、赋能、开放、改制”十字方针做文章,加快屏都三期建设,推进平台整合“二次创业”,将全县工业平台整合提升,创成省级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完成《工业平台整合提升方案》编制,并高标准实施推进。二是着力拉长服务业发展短板。重点推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总部经济等产业性服务业发展,以政策为引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加快培育一批规上服务业企业。同时,优化考核体系,将服务业增加值和GDP考核相结合,细化责任分工,以季度为节点考核,与其它部门拧成一股绳,合力推进服务业发展。三是着力打造特色小镇2.0版。即夯实三大行动,不遗余力完成香菇小镇验收命名行动,破解指标、环境风貌等“卡脖子”问题。紧锣密鼓启动省级铅笔小镇培育行动,研究制订2年培育期创建工作方案,科学编制铅笔小镇建设规划,争取两年内进入创建名单。有条不紊推进特色产业引育行动,抓紧研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逐步腾退“散乱污”企业,吸引一批“专特精新”企业和优质产业项目入驻。

(四)聚力大改革。要做到“三个新”。一是推进营商环境工作有新提升。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推动我县营商环境整体补短进位。全力挖掘县域营商环境工作亮点,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打造具有庆元特色的营商环境,形成服务好、速度快、政策体系完备的营商环境。二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工作有新亮点。深入推进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建设,加快推进GEP核算和成果应用,创新建设生态资源数字化平台,建立精准的生态资源大数据库,实现GEP核算成果在生态产品政府购买、生态补偿等领域广泛应用。加快运营“两山”生态银行,创新开发基于GEP的政府采购和市场交易未来收益权的质押贷款,全面推动生态资产产权交易和用水权、碳汇权等各类产权交易。三是推进大花园建设有新成效。全面推进大花园示范县创建,发布实施花园示范县创建、大花园核心区建设、“人人成园丁、处处成花园”系列活动等年度工作清单,突出项目为王,着力打造“增花添彩”“邻里中心”等工程,深入实施瓯江山水诗之路建设方案,打造山水8大标志性景观,争创特色亮点,打造大花园最美核心区。

(五)聚力大开放。要做到“三个抢”。一是抢抓“一带三区”龙庆聚落发展机遇。以共同打造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融合转化高地为目标,编写龙庆经典文创示范性平台建设方案,明确平台建设范围、合作机制等。强化项目支撑,建立《龙庆聚落发展区联动项目库》及《“一带三区”示范区合作项目清单》,成立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两地联席会议,共推工作进度,搭建信息宣传平台,实现实体化运行。二是抢抓省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发展机遇。重点围绕省提出的在大湾区新区、省级高能级平台等相关产业发展平台为山区26县布局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飞地“,每个县原则上不少于1平方公里的工作导向,瞄准宁波前湾新区、杭州湾等全省最高能级产业新区平台,谋划我县产业飞地计划。同时,深化与嘉善、九寨沟等地合作,推进消薄飞地建设。针对沿海发达地区,布局科创飞地,并持续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合作,念好新时代“山海经”。三是抢抓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进一步落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行动方案》,继续加强与上海宝山区、崇明区战略合作,全力推动上海中信集团投资的西川生态乡村度假区项目、香菇小镇香菇文化养生核项目落地,吸引更多上海企业到庆投资兴业。同时,谋划长三角示范区“飞地”平台,积极推动和湖州南太湖新区共建生态特别合作区步伐,积极主动地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寻求新突破。

(六)聚力大民生。要做到“三个实”。一是抓实粮食和物价工作。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工作,守好小门。投入使用粮食储备库工程,推进五忧联动,打造优质粮食产业链,按时序完成订单粮食订单和储备粮轮换销售工作,确保粮食安全。深化价格改革,持续完善价格收费政策,坚决好维护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同时要做好涉案物品的价格认证工作。二是夯实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信易贷”工作,摸清企业资金需求,借助国家“信易贷”平台,拓宽企业融资平台。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行分级分类监管,让守信者减成本,失信者增成本,降低政府监管成本。三是做实绿色能源发展。加快完成“十四五”清洁能源发展规划课题研究,深入挖掘清洁能源优势,以荷地40兆瓦光伏电站,百花岩风电场等重大能源项目为依托,打造浙西南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组建专班,先行一步开展碳达峰、碳中和问题研究,高标准推进低碳园区建设,全力争创“零碳县”、全国碳中和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