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举水乡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年度目标,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狠抓班子自身建设,奋力赶超,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全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2022年工作回顾
(一)以组织建设为统领,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切实增强政治思想自觉。坚持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夜学、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主题党日等形式,贯彻落实“第一议题”。领导干部带头宣讲,成立“月上举水”宣讲队伍,开展“廊桥说事”等特色品牌项目,在田间地头、亭桥楼道等处开展宣讲10余场次。严格执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制,一年来,先后开展党委集体学习19次,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专题研讨8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会议精神等,有力提升了乡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思想上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级会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增强基层党建实效。认真贯彻学习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重点在党员管理、技能型干部、党建联建等工作上发力。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开展水稻、西红柿种植、导游讲解等技能学习和比拼活动8次,参与人次200余人。通过乡党委书记认领书记示范田、乡村干部认领技能田等,探索技能型乡镇建设。另外,以季度擂台赛、村干部专题交流会等形式,对各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晾晒,做好比拼整改后半篇文章。2022年,举水乡新增县级兴村治社名师一名;月山春晚产业党建联建项目获五星;丰洋村为县现代社区建设空心村试点;举水乡香信谷共富工坊入选省商务厅《首批百家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百家典型案例》;月山村文化礼堂入选2021年浙江省特色文化礼堂名单。
三是坚持围绕中心,切实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委的中心工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建设“清廉举水”为目标,开展党风廉政工作例会3次,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39次25人。以红色预警、办信办案等方式扎紧权力的篱笆,全年累计开展四种形态处置5起10人,其中提醒谈话3起8人,立案审查调查2起2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向纵深发展,全力配合完成审计和党委巡察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二)以产业提升为抓手,乡村经济实现新提升
一是农业产业不断优化提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机械化发展,全乡流转土地3000余亩,月丰公司成功创建省级农业“双强”项目,引入县首套最为先进的水稻钵苗育秧生产线,实现规模种植水稻1000余亩,开展植保服务和农业机械服务1121亩;建成庆元县东部首个机械化千亩“菌粮果蔬”综合产业基地,新建设施蔬菜大棚300余亩,实现西红柿、羊肚菌、大豆、黄瓜等产业相互轮作提产增效增收,培育本地2家农场种植小尖椒350余亩;地山村500余亩中药材(重楼)种植基地生长茂盛,依托家庭农场重新开发地山梯田,200余亩梯田景色重新亮相;引入玫瑰花种植项目,试种玫瑰花30余亩;排查荒野茶资源1200余亩,云屏红茶参与县首届“斗茶”大赛,荣获“十佳荒野茶”,月山村700余亩荒野茶成功流转,“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开创新局。
二是文旅产业不断提质增效。以推进国家级4A、省级5A景区乡镇建设为目标,大力发展文旅融合产业。先后投入资金60余万元,持续提升“冰臼”“杉树王”“螺母洞”“地山梯田”等景点环境。2022“山屿海杯”庆元廊桥越野赛举水赛段工作成功保障,吸引上千名游客到月山观赛游玩。月山村入选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月山春晚展览馆被省文物局评为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并入选浙江省首批基层理论宣讲点和省乡村文化空间(全市唯一)。连续举办42年的月山春晚,作为分会场以“共同富裕,讴歌时代发展新征程板块”与2022浙江卫视跨年晚会跨屏互动,分享“致富经”,展现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美好画卷。通过数字赋能以“云直播”的方式展示给群众,收看人次破百万。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了“村晚”,8月24日,中宣部召开的推动新时代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源于举水月山的乡村“春晚”再一次向全国推荐。
三是消薄增收不断发力加速。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来抓,全力推进村集体经济“消薄”增收。通过乡强村公司投资县强村公司、谋划农业种植项目共建服务、结对帮扶销售农产品、基础设施管护服务、光伏发电项目、非粮化整治耕种运营等方式,实现经营性收入160.44万,村集体总收入达到509.26万,其中,书记消薄项目增收17万,较去年涨幅70%。同时,依托举水乡小尖椒、西红柿、水稻、茶叶、锥栗等产业,实现在村留守劳动力均可就近务工增收6000元以上,“双增”共富发展局面持续向好。
(三)以项目建设为引擎,招大引强实现新突破
一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以项目为抓手,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一是全面保障交通项目建设。银屏山隧道年底即将建成通车,官下线约5公里、举水乡环线约21公里的农村四好公路提升项目开工建设,仙居至庆元公路杨楼至举水段征迁等政策处理工作有序开展,交通环境持续改善提升。二是逆境推动土地复垦项目落地。在无人肯搬迁的情况下,通过乡村两级干部合力攻坚,成功规划开发照林村门林后自然村(老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10.51亩,从无人肯搬到“大搬快聚”比例95%以上,实现了不可能到可能的逆变。年度7个未入库项目,全部落实整改和种植管护,8月份全部验收入库,新增耕地面积195.3亩。三是有力推动“非粮化”整治项目。扎实推进稳产保供,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完成抛荒耕地复种1000余亩,稳定提升粮食种植面积3000余亩。四是首个超额完成光伏开发项目。通过乡强村公司筹集6个村集体闲置资金180万元,整合各行政村集体用房屋顶、场坪资源,联合建造500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度任务数为450千瓦,7月份完成并网验收460千瓦,成为全县首个超额完成光伏开发任务的乡镇。五是东部首个“数智乡村”项目即将开建。美丽举水数智乡村项目即将启动建设。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构建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数字乡村提供信息智能感知、可靠传输、精细管理等服务,全面提升农村治理信息化水平。此外,炉山村成功申报2023年历史文化(传统)村落项目,月山村头旅游集散中心对面10亩建设用地启动征迁,月山村灯光亮化、春晚舞台提升、农家乐民宿提升、举水溪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即将动工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
二是三招三引精准发力。借助乡贤分布广泛的优势,发起招商引资“总动员”,通过深挖资源“动起来”、招商引资“跑起来”、优质企业“请进来”的务实举措,不断创新“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的方式方法,形成招商资源多渠道全方位汇聚的良好局面。2022年成功招引制造业和农业产业项目2个,引入总部经济项目2个。其中,玫瑰花种植项目计划投资5155万元,目前已投资50余万元试种玫瑰花30余亩,长势良好,预期明年可正式签约投产。“揭榜挂帅”数字经济项目,招引上市企业杭州中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来庆投资城市级智慧停车建设项目。同时,通过“以商招商”成功对接到10余家意向投资企业,明确5个计划招引的企业,为后续招引更多企业入驻举水投资兴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引进科技特派员和星期天工程师2名,为种植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在其帮助下丰洋村西红柿喜获大丰收、水稻亩产实现“双倍增”。
(四)以人民满意为标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一是疫情防控常抓不懈。针对不同时期的疫情防控要求,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守省际卡口和小门,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动态开展复盘分析,组织2次疫情防控实战演练,先后派遣50余人次支援荷地、屏都隔离点和高速卡口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构建人群免疫屏障,班子成员带头分片负责,全力以赴推动疫苗接种工作。截至12月,我乡18周岁以上人群加强针接种覆盖率达到93.94%,60周岁以上人群第二针剂接种累计完成751人,接种完成率97.91%,80周岁以上人群第一针剂接种累计146人,接种覆盖率达到91.82%,全县排名保持前列,群众安全感持续增强。
二是安全维稳持续发力。紧盯源头治理,推动标本兼治,围绕安全生产、防汛防台、食品安全、道路交通、森林消防、生态环保、信访维稳等重点领域,班子成员扎实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持续深入开展“除险保安”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发现解决问题8个,发放宣传手册900余份,组织3次应急演练,开展“进门入户送安全”700余次,网格员队伍出动巡查500余次,上报事件743条,办结730件,对重点人员走访47次,排查化解村级矛盾纠纷8起,消除信访苗头事件13起,成功化解信访案件2起,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针对6·18特大暴雨洪灾,乡村干部响应迅速、齐心合力,出动党员干部100余人、应急队和网格员90余人全力投入防汛抢险工作,救灾有力、有序、有效,将农户受灾损失降至最低,乡域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
三是人居环境持续优化。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大乡村治理力度。完成了茶源村文化礼堂建设、荐坑古村落保护提升等项目改善人居环境。健全乡对村、村对户的常态化管护机制,实现村庄清洁行为全覆盖。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乡累计排查自建房1884幢,修缮危房5栋19户。严格落实“河长制”“田长制”和“林长制”,组织履职培训4次。持续开展“找巡查挖”专项整治行动,对村庄、河道、农田、水源地、“6.18”水毁情况进行覆盖排查,整改问题点位83处。今年9月举水乡和月山村、地山村被省爱卫办评为浙江省首批健康乡镇和健康村,举水乡创成美丽城镇省级基本达标乡镇,人居环境持续美化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党建品牌创建缺乏特色亮点。党建品牌不够响、亮点不够亮,经验做法不多,特色亮点提炼和宣传缺乏具体举措,在党建引领基层发展的作用上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产业多样化发展受人力制约。近年来,大量年轻劳动力外流,随着我乡产业规模提升,农忙时节劳动力紧缺问题呈现出新矛盾。
(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有待提升。发展乡村旅游的企业和人才匮乏,民宿品牌和服务仍处在低端,公共服务设施受空间和资金的影响,发展较为缓慢。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坚持党建引领,育人才强组织树品牌。
一是加强培训,抓干部队伍提升。深入开展“我能”干部培训和“共富技能讲堂”,把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地、廊桥等场所转变为乡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学习阵地,在共富增收、产业发展、服务群众等方面做好队伍能力提升,打造举水乡特色“我能”技能干部队伍。
二是加强互动,抓党建联建提升。持续深化春晚党建联建项目,重点做好与福建下党在红色教育方面的党建联建项目谋划,同时,加强结对支部党建联建,聚合联建优势,探索提升互联共富的增收和发展路径。
三是加强宣讲,抓特色品牌提升。继续做好“廊桥说事”品牌提升,拓宽廊桥说事的内容和范围,提升“月上举水”宣讲工作,通过多维度宣讲,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提炼“一村一品”的党建特色,不断推动党建品牌提升。
(二)坚持项目为王,招大引强掀起建设热潮。
一是以“非常之力”推进交通项目顺畅建设。全力助推银屏山隧道安全顺畅通车,保障仙居至庆元公路举水段道路顺畅施工建设。以“零补偿”的政策处理持续提速推进农村四好公路提升项目建设。同时,结合四好公路提升项目,规划“月山景区”环线美丽公路风景线,为全域旅游提供交通基础保障。
二是以“非常之功”推进重点项目稳快建设。奋力推进炉山村2023年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举水溪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美丽举水数智乡村等项目建设,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级升档。争取2023年丘陵山地宜机化改造项目落地丰洋,把落岭洋打造成共富产业基地。谋划500千瓦落岭洋机耕道路光伏发电项目,接续打造强村产业。持续开展月山村10亩建设用地征迁,为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布局空间。
三是以“非常之为”招大引强蓄势赋能。以新乡贤、产业能人为依托,拓宽“以商招商、以企招商”途径,在招引线索上开启招商总动员,继续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大力招引旅游、农业、文化、康养等项目和企业,力争招引一个制造业项目,力促招企纳税突破提升,实现经济稳进提质。持续推进玫瑰花种植项目和庆元城市级智慧停车项目签约投产,努力推动庆元清山存栏2400头母猪场建设项目重启建设,全力掀起招商投产新热潮。
(三)坚持“农文旅”融合,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打造样板产业基地,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持续打造东部首个机械化千亩“菌粮果蔬”综合产业基地,培育形成羊肚菌、粮食、西瓜、高山西红柿、小尖椒等综合规模产业。实践推广现代化、机械化产业发展模式,打造“非粮化”整治样板区,建设东部第一粮仓。依托举水乡禀赋的荒野茶资源,全力发展茶产业、壮大茶经济,在荒野茶开发培育上实现新提升。
二是打造“春晚”朝圣地,擦亮举水“金名片”。厚植春晚文化底蕴,发挥“月山芽儿”文艺青年团作用,融合本地各类群体,让传统节目迭代升级。结合“月山春晚”舞台提升,实景化演绎民间香菇、廊桥文化传说,提供视觉沉浸感的视听体验,通过主流媒体、抖音、视频号等网络直播方式打造“网红IP”,让更多的游客可线上线下预约观看“月山春晚”,打造春晚朝圣地。加强与下党、龙溪、支教大学、嘉善县等单位的交流,在文旅融合、文创开发、品牌宣传等方面,探索“月山春晚”文化品牌建设,规划“月山春晚”市场运营,持续擦亮举水“中国乡村春晚发源地”品牌。
三是打造旅游新业态,持续推进4A级景区创建。明确以乡村文化品牌建设新高地、乡村休闲度假游目的地、农文体旅融合实践地的“三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然、人文等资源优势,分层次、分类型、分重点发展特色旅游,以“康养600”小镇建设和4A景区建设规划为指引,以民宿、景点设施提升为抓手,高标准谋划好月山村整体功能布局和设施建设,努力引企开发旅游康养酒店,提升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力争把举水建设成为“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品年味”的大旅游格局。
四、坚持改善民生福祉,助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一是持续除险保安,筑牢安全防线。围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自然灾害、信访维稳等重点领域,常态纵深开展“除险保安”行动,强化党员干部、网格员、应急力量等群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及时化解风险矛盾,织密安全防护网,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让群众生活更安心。
二是持续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努力推动炉山村黄山自然村的大搬快聚项目的落实,让更多无房群体享受政府红利,深挖建设用地复垦项目资源,助推县乡经济增长。全力保障仙居至庆元公路、农村四好公路、文化礼堂提升、危旧房改造等民生项目的推进。谋划“察民情、听民意、暖民心”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用心办好群众期盼的民生实事。精准落实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救助保障,用情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打造多产多业,确保在乡村民均可持续就近务工增收,让群众生活更满意。
三是持续优化环境,提升乡村颜值。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围绕村庄整治建设、整洁庭院建设、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美丽村景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大乡村治理力度,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实行每周检查、每季晾晒评比,试点“洁净积分”兑物活动,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把脏乱差“整下去”。以4A级景区村创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抓手,持续改造提升村庄和景点设施,打造宜居乡村高颜值,让群众生活更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