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齐放”绘就一年好“丰”景
索引号:
发布时间:
2023-11-29 08:45:35
来源单位:
融媒体中心
作者:
记者 吴慧萍 通讯员 叶忠伟 吴梦飞
编辑:
方洁
点击数:
木耳遍地有,金耳难寻觅。连日来,在淤上乡方格菌博园“共富工坊”里,朵朵金耳灿烂绽放,菌香扑鼻,整个大棚俨然成了“黄金屋”。
“庆元气候温和湿润适宜金耳生长,去年我们种植了6000余棒,干品产量大约是500公斤。”方格菌博园研发技术员吴文奇说,金耳的生长周期在一个月左右,从当年10月到次年3月,一般能采收4批。
金耳又名黄木耳、脑耳,因其胶质充足,营养价值丰富,也被称为菌中燕窝、胶原蛋白之王,是著名的食药兼用菌,深受消费者喜爱。
“金耳的做法有刺身和炖罐两种,目前我们除了酒店专供,还在抖音直播进行线上销售。鲜耳一般都是按朵卖,10元钱一朵。干耳有罐装和袋装,按市场价,250克的袋装是150元左右。”吴文奇介绍,金耳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待技术成熟后会进行推广种植。
入秋之后,自然温度逐步由高向低变化,适宜多种菌类生长繁殖,在方格菌博园“共富工坊”,除了金耳,灰树花、桑黄、猴头菇等食用菌也正扎堆上新。
走进其中一个大棚,只见6万余棒灰树花成群成簇、长势喜人,因为灰树花生产周期较短,乡镇党员干部和工人们正紧张有序采摘、晾晒、切片。通过提取灰树花多糖成分,生产灰树花胶囊,这也是该基地目前唯一一个国药准字号产品。
“园区全年大概种植有10种以上的菌菇,夏季以灵芝为主,春秋冬三季有羊肚菌、灰树花、香菇等,实现一年四季都有鲜菇可观赏、可食用。”吴文奇告诉记者。
近年来,方格菌博园“共富工坊”打造“药用菌选育+标准化栽培+科普体验+职工疗休养”农旅综合体,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带动企业增效、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目前,工坊辐射带动18家优质民宿、23家农家乐、10余家旅游景点共600余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