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经商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全力以赴开展各项工作,精准服企、争先创优,全力推动我县工业经济稳进提质。
一、今年前阶段工作情况
(一)本单位主要考核指标情况
1.工业增长稳中有进。
2022年1-10月,我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5.25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0.28亿元,同比增长5.0%,全市排名第5,预计全年保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以上。
2022年1-10月,我县食用菌、竹木、铅笔三大主导产业总产值37.23亿元,占全县规上产值的67.38%。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6.07亿元,同比增长17.81%;竹木加工业实现产值17.12亿元,同比增长-11.37%;铅笔制造业实现产值14.04亿元,同比增长35.26%。
2.项目投资扎实推进。
2022年1-10月,全县完成1-10月份完成工业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76.66%;制造业投资4.95亿元,同比增长88.15%,全市排名第2;技改投资1.7亿元,同比增长59.88%,全市排名第2。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投资9亿元,同比增长38.5%;制造业投资6.2亿元,同比增长37.5%;预计完成技改投资3.1亿元,同比增长24%
目前在库工业投资项目47个,2022年新增入库项目11个,其中制造业项目34个,工业技改项目26个;申报2022年度全省千亿技术改造投资工程项目15个,完成重点技改投资2.3亿元。1-10月,新增标准厂房面积2万平方米。
3.商贸经济逐步复苏。
2022年1-9月,我县全社会社零实际完成38.62亿元,累计增幅4.6%,全市排名第6,预计全年全市排名第6。2022年1-10月,我县完成限上社零5.7亿元,同比增长35.7%。其中限上批发业完成销售额5.44亿元,同比增长29.03%,全市排名第5;限上零售业完成销售额5.4亿元,同比增长42.56%,全市排名第1;限上住宿业完成营业额24938万元,同比增长28.9%,全市排名第3;限上餐饮业完成营业额4033.6万元,同比增长11.54%,全市排名第7。实现网络零售额42.9亿元,同比增长41%,增幅排名全市第一,26县排名第二,全省排名第二,预计全年全市排名前二,26县排名前四。2022年1-10月,庆元实现外贸出口13亿元,同比增长-49.2%,全市排名第9,预计全年排名第9;1-11月实际利用外资307万美元(上年同期0),全市排名第5,预计全年排名第5。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优化结构促转型,工业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深入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全面排摸高耗低效企业,出台《庆元县“腾笼换鸟”专项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办法》《庆元县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升暨“腾笼换鸟”工作方案》。目前累计提取专项经费44.79万元,完成15家高耗低效企业整治并销号,共腾出用地133.6亩,腾出用能520.7吨标煤。二是全面落实企业综合评价。对全县规上企业以及用地3亩以上的规下企业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已于8月19日-8月29日在县政府官网上公示,并于8月31日正式发文,并发放86万元绩效评价资金。三是加快修订工业政策,《关于加快生态工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过企业、部门多轮讨论,将进一步提高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企业梯度培育、企业集约创新发展、内外贸经济稳定发展、营造发展氛围五个方面,推动我县生态工业提质扩量。四是组织龙头企业争取省级专项资金和各类示范试点。可信竹木《年产12万立方米竹木复合板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成功申报省级重点节能降碳技改项目,已获资金144万元,并入围省级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实施名单。已组织双枪竹木申报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组织德长、元康、光辉、安益申报“浙江制造精品”,推荐吉安木业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可信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久灵笔刷、联兴文教、可信竹木等企业申报省级工业新产品。组织贝斯特软化板、可信竹木、双枪竹木、华特不锈钢等4家企业申报2023年省级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
2.狠抓项目扩投资,积蓄工业发展后劲。
一是紧抓制造业项目管理。爱曲艺、一鸿工贸、纳朵日用品、玺丽工贸等28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截至10月底简创家居、新之助家居、醉三公、可信竹木二期、积丰家居二期、英标菇品二期、天赐农业二期、菇乡缘等11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双枪竹木、顶峰混凝土、千寻竹木、蔚兴工贸等7个新入库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已开始形成有效实物量;吸莎新能源、学泰文具、福建欧品轩、安可文具、武汉和溯源、普洛集团等8个落地项目已进行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开工纳统。二是坚持产业链招引方向。开展竹木产业全产业链调研,排摸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份的竹重点产区和龙头企业,制定发布《庆元竹木家居产业链提升方案》。紧紧围绕发展短板、上下游产业链、产业园区承载等方面,研究竹木产业重点领域、需求和头部企业,建立形成投资机会清单,切实提升项目招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为增强对竹产业链提升工作的政策支持,庆元计划出台专项政策,起草《庆元县竹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初稿)》。三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庆元立足山区县独特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壮大以食药用菌、中药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生物科技产业,是推动庆元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打造山区共同富裕样板县的重要路径。屏都生物科技(食用菌)产业园已于建成验收,加快旺旺集团、胡庆余堂、五养堂药业、宁波水星等项目尽快落地。
3.两稳一促保商贸,内外市场不断拓宽。
一是推动食用菌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创建。布局冷链物流,在全国20多个城市建立冷链配送中心,斯大公司入驻美团、盒马鲜生等平台,为其提供菌菇鲜蔬原材料,并出口日本、韩国。布局金融链,与农商行合作为食用菌企业提供仓单质押等金融服务,授信额度共1.25亿元;完成200亩农产品出口基地备案任务,实现庆元食用菌产品内外销“同质同标”。二是通过展会、培训、专场对接等形式提升企业订单。组织企业抱团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提升庆元产业知名度。邀请省商务厅、市商务局领导、海关、企业专家等在庆元开展RCEP专场培训活动,提升外贸企业业务水平。举办宁波、庆元文具产业合作洽谈会,促成两地产品研发、销售合作,助力庆元外贸铅笔企业清库存。三是激活电商引擎,持续推进共同富裕。开展“助力共同富裕”直播电商专题培训、嘉善县农村电商培训对口帮扶—庆元站电商培训等活动,共计培训200多名学员,切实提升庆元直播电商产业水平,为共同富裕贡献电商力量。招引贝讯科技、竹唯梦等优秀电商企业,促进庆商回归带动就业与人才回乡发展。
4.全心服务促生产,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精准服务助企发展。成立稳进提质工作专班,通过“企业码”应用平台打造“常态化、精准化、机制化”服务体系;落实县领导结对企业、驻企指导员等惠企举措,结合“六争比拼”活动,通过问题交办高标准解决企业反映的重点问题;成立6.18灾后重建工作专班,联合县慈善总会对受6.18特大暴雨影响工业企业给予相关补助,兑现补助资金150余万元,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二是保供畅链稳企生产。建立全县重点工业企业供应链应急保障工作专班,积极应对突发疫情带来的供应链断供问题,并帮助企业办理绿色通行证。截至目前为企业办理货运司机入庆疫情防控承诺书办理情况360份、线下货运司机绿色通行证345份、线上货运司机绿色通行证247份。三是政策落地强企信心。开展强化政策落地攻坚行动,推进全县涉企政府补助补贴类政策及资金兑付,实际完成15个部门68个政策的录入工作,实现兑现金额达1.46亿元;大力开展拖欠中小企业欠款清偿工作,排摸14笔共计201万元欠款,已于6月30日全部清偿完毕;出台《庆元县优化工业发展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稳进提质十条措施》,进一步提高服务品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5.务实开拓抓机遇,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
我县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建设”决策部署。一是加快培育数字经济产业,元保信息1-9月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618万元,已完成上规手续并加入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库,实现我县规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企业零突破。二是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开展规上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自评工作,制定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方案,加大对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的扶持力度。三是深化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县经商局作为数字经济系统的牵头部门,加强与省市对口处室沟通对接,推动地方特色应用建设进度。
二、主要指标完成存在的问题
(一)竹木、电力行业下行压力大。
今年以来,我县竹木加工产业受内外部环境影响,部分企业经营不景气,面临流动性资金紧张叠加疫情冲击、订单外流等困难,行业增长后劲较为乏力。其中三禾竹木和九川竹木因受资金回笼困难和6.18特大暴雨影响等原因,经营出现较大困难,先后申请破产重组。受市场需求回落、房地产市场低迷及国外市场复苏影响,双枪竹木、梦天家居、可信竹木等亿元企业订单大幅减少,产值下滑严重。以上5家企业全年预计减少6.31亿元,将下拉全县产值10.23个百分点。同时,受今年电力生产业价格指数大幅上涨影响,我县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严重拉低全县增加值增速。且从近四年数据来看,下半年降雨量明显低于上半年,四季度降雨量也呈逐月下降趋势,预计四季度该行业增加值继续保持负增长态势。
接下来将继续加强经济运行监测,根据预期目标,依托电力、税务、统计等部门数据加强监测,重点关注双枪竹木、梦天家居、可信竹木、安益新材料等亿元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密切跟踪增加值率高的琦丰新能源、方格药业、银丰混凝土、金辉木业等企业的产值情况,确保继续为增长多做贡献;加强对企业统计工作的培训和指导,着力减少“以销定产”、产品产值分序列报送不准确等统计不全的问题;对目前用电量匹配度较好的贝斯特、久灵笔刷、百兴食品等企业进行走访对接,确保其产值应统尽统。
(二)工业投资项目数量少、体量小。
目前在库工业项目47个,其中五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个,为小微孵化园项目总投资6.8亿元,已竣工验收,投资完成比例为66.8%,未出库;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1个,投资额5000万以上的工业项目仅有16个;投资额1000万元以下工业项目12个,主要是企业光伏项目、技术改造项目。
下一步将持续推动项目建设。加快一鸿工贸、纳朵日用品、贝斯特等续建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投产;加快艾洛可、蔚兴工贸等7个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有效实物量;加快吸莎新能源、学泰文具等2个落地项目开工纳统。
(三)外经贸相关指标下滑严重。
一是我县外贸往年基数过大。以2021年为例,2021年全县外贸出口总额达31.35亿元,与市内兄弟县相比我县的基数过高(2021年莲都14.2亿元、龙泉20.27亿元、遂昌14.44亿元、松阳5.9亿元、云和12.71亿元),外贸出口与经济规模的匹配度不够。二是受疫情影响外贸出口成本费用大幅上升。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特别是上海疫情影响)海运费和原材料大幅上升。以全县出口量最大的铅笔行业为例,海运费较去年同期上涨了近30%,铅笔行业油漆成本上涨20%,软化板成本上涨10%。三是财政奖补政策兑现后继乏力。近一年来,全省的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大,特别是对外地注册企业奖补政策审计和核查监管力度加大,致使外地注册在庆的企业居间代理动力不足。
下一步计划加快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对县域外向型生产企业的服务力度。引进与庆元外贸出口关系密切的进出口公司(如:宁波美博)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提升铅笔文具、竹木餐厨用品的出口份额,争取与美博集团达成初步产销、外贸提升服务等方面合作意向,通过合作指导提升我县外贸经济发展质量。
三、明年工作思路
(一)主要指标目标
2023年,初步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10%以上,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6.5%以上,实现规上工业亩均税收12.5万元/亩。预计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预计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预计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0%。预计完成外贸出口15亿以上,适度增长;计划完成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实现全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限上社零同比增长8%。实现全县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
(二)主要工作举措
1.深入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
一是深入推进“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根据《庆元县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升暨“腾笼换鸟”工作方案》,联合相关部门持续摸排全县亩均税收低于3万元的低效工业企业并进行整治,全年计划完成低效企业整治10家以上,鼓励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二是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和工作流程,深入推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加压形成倒逼机制,倒逼末档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抓好差别化政策落地,针对不同形式,建立相应的补偿激励机制。三是加大数字经济项目招引力度,争取实现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企业零的突破。
2.继续打造“三服务2.0版,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继续深化“三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助企服务员作用,畅通企业问题和诉求上报途径,形成上报、受理、交办、评价闭环管理,进一步营造合力扶工氛围,提振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快中小微企业阶梯培育。建立高质量的“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源。完善动态调整和监测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扶持行业“隐形冠军”“专新特精”“小巨人”企业,以点带面带动行业快步发展。三是深化企业码平台建设。推动政务工作人员走访企业利用浙政钉“企业码”扫码应用,把扫码服务作为“三服务”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主动扫码,引导企业积极亮码用码,做到企业反馈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3.全面推进生物科技产业培育。
一是持续扩大林下中药材和食药用菌产品研发。鼓励中药材、食药用菌企业和农林技术服务部门与科研院所、高职院校进行技术合作,开展本地主推药材品种的资源评价保护技术、生产栽培技术、种苗培育技术的试验研究,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应用于生产。二是实施“数字赋能”,建设数字化产业平台。加快屏都生物科技产业园“数治园区”建设,核心聚焦园区的产业服务、招商、治理、园区服务场景,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实现园区管理情况“摸得准”,经营状态“看得清”,园区需求“服务好”。三是立足优势、积极对接,推进生物科技项目落地。一方面要做大做强本地生物科技企业,推动方格药业扩建项目、百兴食品屏都新项目落地。另一方面要立足生物科技产业园的平台,招引一批环境友好、前景广阔的生物科技项目来庆发展。
4.合作开发促进内外贸经济发展。
一是在稳总量上下功夫,积极引导我县竹木、铅笔、食用菌等三大传统产业在外注册且出口额较大的企业回归。二是在招商选商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战略,积极大型电商企业、大型批发企业、优质外贸企业在庆落地。三是积极培育和引导可信竹木、昌禾工贸等企业从间接出口向自营出口转化,加快形成食用菌、铅笔文具、五金汽配、竹木制品户外休闲等一批出口量较大、带动强、受益面广的外贸主导产业。新的工业政策中已大幅度提高外语外贸人才招引奖励力度,推动企业外贸转型。四是搭建与海曙、嘉善、长兴的外贸协作平台,鼓励企业营销合作。特别是利用宁波港口城市优势,帮助企业拓展外贸市场。积极对接有实力的外贸公司,帮助县内竹木、铅笔、食用菌的企业拓展外贸业务。
(三)谋划争取事项
1.重大项目谋划
(1)庆元县双枪全竹产业链项目
拟选址屏都综合新区,拟规划用地约300亩,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设全产业链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实现年加工毛竹60万吨,主要产品为:竹笋及制成品、竹条、竹签、竹筷、竹木板材及制成品、生物质颗粒等,打造全国竹产业数字化生产标杆企业。
(2)百兴食品年产1万吨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
该项目选址屏都综合新区,规划用地80亩,计划总投资4.5亿元。拟新增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形成年产1万吨食用菌新型调味品、方便食品、食用菌饮品等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通过酶解、发酵、提取等生物技术的健康食品以及食用菌干品等产品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智能仓储中心、办公楼等配套设施。目前该地块在土地平整阶段,已提供初步的用地红线图给浙江百兴食品有限公司先进行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的建筑方案设计,已进行土地挂牌,预计12月30日成交,争取2022年底完成土地平整,2023年开工建设。
(3)五养堂灵芝三叶青全产业链建设项目
该项目选址屏都综合新区,规划用地150亩,计划总投资7.6亿元。拟建设食药用菌自动化超声逆流绿色提取生产线、高品质灵芝孢子粉现代化超声水洗冻干除菌生产线、灵芝孢子粉系列保健食品GMP车间和食用菌膳食纤维绿色改性与重组功能米SC车间。建设配套基地,年繁育1500万株中药材种苗,1000亩灵芝三叶青林下生态栽培,项目投产可实现年5000吨食药用菌精深加工,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
(4)浙江昌达实业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箱板纸项目
浙江昌达有限公司位于菊水工业园,现有两条造纸生产线,年产10万吨高强瓦楞纸,年产值4亿元,年上缴税金3000多万元。计划利用现有场地(另向园区申请新增用地50亩,用于项目配套的原料及成品仓库),计划总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箱板纸项目,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产值约10亿元,税收约1亿元,解决就业300余人。因环保、能耗审批权在丽水市,目前正积极与市生态环境局、发改委对接项目落地相关事宜。
(5)县商贸智慧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
项目总投资估算4.12亿,项目用地60亩,总建筑面积 60000平方米,其中2万平方米商贸仓库,土建投资共计2.1亿元(每平方米3500元);投资1.6亿元建设20万立方米冷库设施,建成以货物流转、商品存储、冷藏、包装、转运为主体的多功能商贸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承载农产品行业产值百亿规模经营配套体系。
(6)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项目
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每个县要求建设一座标准化分拣中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中心、闲置物品交易中心及创建再生资源线上系统。庆元县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分为收购、分拣、加工及交易四个功能区。收购区以再生资源集中收购为主,分拣区主要是处理再生资源,先进行再生资源分类处理,再进行销售或送到加工区加工,加工区是将分拣后的材料加工后进行销售。交易区主要是对己加工的成品和具备交易条件的废旧物资进行交易以及单位和个人闲置的设备、家电、家具收购起来集中进行市场交易的区域。该项目预计占地15亩。
(7)竹木制品交易市场项目
计划在智慧汽车城建设竹木制品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知名竹木企业入驻,同时建设竹制品直播基地,扩大庆元竹制品知名度。首批计划招引庆元本地竹制品企业以及龙泉、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庆商竹制品企业入驻。
2.重大试点谋划
(1)谋划申报数字生活新服务示范县。
以数商兴农为核心、打造电商高质量发展、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先驱案例,积极申报数字生活新服务高质量发展项目。通过推行数字生活新服务改革,完成县域内数字生活新服务升级,打造“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市场”“网上超市”“网上家政”“网上培训”六方面齐发力的数字生活新服务示范县城。若申报成功将补助340万元,用于数字生活新服务高质量发展。
(2)谋划申报2024年度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县
申报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县,争取纳入2023年建立省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库,对百兴食品公司、三江源公司及农产品冷链供应链项目和县域商业网点和流通网络物流建设项目重点支持。
3.重大资金争取
争取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县(市、区)结对创建财政专项激励资金
计划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为主题,面向工业发达县(市、区,不含宁波)和山区26县开展结对创建工作。2023-2025年,省财政每年统筹安排18亿元资金,对列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共富示范县(市、区)结对创建名单的县(市、区)分别予以分档激励。其中,面向工业发达县年度安排资金16亿元左右、山区县安排2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