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引路,庆元安南乡用一片叶子激活了整片村子
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自古以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写下对茶的赞美诗句。中国茶始于神农,兴于唐宋,至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丽水作为“浙江绿谷”,在三国时期就是重点产茶地之一,已有近2000年的产茶历史。从老一辈的品茶到新一代人手一杯的奶茶,茶不断转换形式,走进千家万户,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日常生活,成为男女老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庆元县安南乡敏锐察觉茶经济发展的远大前景,鼓励各村利用好本地山野优势,并引入乡贤市场资源提升荒野茶的品牌价值,让荒野茶成为带动一方百姓增收的共富茶。
陆羽在《茶经》里说:“野者上,园者次”。安南乡吾际下村海拔1200多米的百花岩上有着大自然留给吾际下村人民的宝贵财富--野生茶树。百花岩上山林密布,昼夜温差大、腐殖土层厚、漫射光丰富,形成独特的小气候。这些无人看管的茶树,在大自然中野蛮生长了近百年,经过漫长岁月的自然同化,“野味”十足。
“我是个喜茶之人,空暇时间一直关注着这片荒野茶林。经年累月自然留存的荒野茶树最大的直径有碗口粗大,树冠有5米多高。当我看到淹没在茅草丛中,已经看不出样貌的成片茶山,痛惜之感油然而生。”吾际下村乡贤姚光平表示。
人经岁月历练,茶经岁月修为。为了盘活荒废的茶树资源,带动村民增收,姚光平通过出资购买劳作工具,以个人名义收购茶青,以现金方式当场兑现,给足承包诚意,逐渐消除部分村民的顾虑,动员五六户群众开始翻新腐殖土壤,有靶向的开展病虫害防治,并采取立体采摘方式,精心烘焙制作荒野茶,最终赢得市场认可。
从对茶叶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到现在的如数家珍,在制茶这条路上多有坎坷。第一年学制茶的时候,因火候掌握不准,做出来的茶成色不好,没有香气并且还有涩味,导致损失了五六万元,最后只能当普通茶的价格卖出去。如何制好茶?姚光平随即带领吾际下村部分党员和低保边缘户群体到福建福鼎、武夷山、政和等地方学习“茶艺”,从怎么抚育、怎么采摘、怎么制作,不断在制茶路上深耕细作,逐渐步入正轨,真正把问题带出去,把技术带回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姚光平制作出的高品质百花岩荒野茶不断走进爱茶人的心里。2022年5月,在庆元举行的“荒野茶”开发启动仪式暨首届“斗茶”大赛活动中,安南乡吾际下村五翼种养专业合作社选送的白茶被评为首届“十佳荒野茶”称号。自此,安南乡吾际下村的“五翼荒野茶”成功“破圈”,爆款“五翼荒野白茶”成功“出圈”,迅速火遍“茶友圈”。吾际下“五翼荒野茶”相继新开发巧克力饼干型茶饼,便于日常携带,年产值约100万元。
独木不成林,一花不成春。安南乡茶产业出圈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凝聚着安南多名乡贤的大力吆喝。
2023年5月,恰逢安南乡举办“乡贤话发展同心谋共富”主题乡贤座谈会,姚光平在座谈会上详细介绍了荒野茶的销售现状及发展情况。安南乡在外乡贤在品尝后,纷纷表示茶叶品质过硬,色翠香幽、味醇行美、茶香十足、回甘生津,要长期合作供应。“一杯小小的荒野茶,顿时勾起了无限的乡愁,由衷想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浙江万马股份集团有限公司企业代表刘启良当场表示,“愿意为荒野茶销售提供渠道支持”。
下一步,安南乡吾际下“五翼荒野茶”将以茶与舌尖的“双向奔赴”为目标,希望通过“一片叶子”撬动一个产业,实现农户、山林、市场共赢共富。此外,安南乡还想依托丰富的竹产业资源,设计茶饮中高端荒野茶包装盒,带动茶几、茶车、茶桌等相关竹家具,促进庆元竹产业良性发展,打造吾际下村“荒野茶园共富工坊”,依靠乡贤“引流”,做强“荒野茶”产业,助力乡村经济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