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人,请每年检测1次!
11月14日是第十八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主题为“糖尿病与幸福感”。为普及居民糖尿病基本知识,提高群众的糖尿病防治意识,当天,糖尿病防办联合全县各医疗单位共同开展了糖尿病日宣传活动,走进县老年大学、社区、单位及文化礼堂等开展义诊咨询、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普及糖尿病知识,累计2000余人参加活动。
糖尿病如今已经成为常见病。我国作为糖尿病第一大国,患病人数已超1.4亿,其中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年人,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多有糖尿病家族史)占90%。研究显示,我国近一半的人血糖异常,既包括糖尿病,患病率为12.8%;也包括糖尿病的过渡阶段——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经预测,1995年到2025年成人人口增加11%,糖尿病患病人数增加42%。
活动期间,医护人员为群众提供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检测服务,还通过线下讲座、讲解展板、发放宣教资料等多种形式,为居民普及糖尿病基本知识,积极引导大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提高群众的糖尿病防治意识。
“活动太好了,我看了宣传手册,听健康讲座,也学到了很多预防方法。”来自濛洲社区的市民吴远香表示,她还免费测了血糖,心里更踏实了。
据统计,目前,我县约有糖尿病患者4800余人,糖尿病患者在管4720人。为更好地开展糖尿病防治管理工作,我县多措并举,不断探索健康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健康街区、健康乡镇、健康企业、健康单位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如“丽健e行”健步走活动、联合省市专家开展大型义诊活动,“三减三健”专项活动等;创新患者管理方式,积极开展健康体检、实施分级管理,各乡镇成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全年免费给与测血糖4次,每年年初对在管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并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接下来,我县糖尿病办、县疾控中心将继续组织开展公益健康教育宣讲、义诊等活动,坚持中西医并重,共同推动糖尿病防治事业的进步,持续关爱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
科普小课堂,一起来了解!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进展性疾病,以血糖升高为特征。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主要原因是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作用障碍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造成血糖升高。
二、糖尿病典型症状
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俗称“三多一少”。除此之外,一部分人可能还会出现皮肤瘙痒,视物模糊,低血糖(特别是吃饭前,午餐前出现类似于心慌、乏力、手抖、出冷汗等),下肢麻木、发凉等糖尿病相关症状。
三、糖尿病的诊断
1.任意时间血糖水平≥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2.空腹血糖(FPG)水平≥7.0毫摩尔/升(126毫克/分升)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糖(2hPG)水平≥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四、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一)饮食管理、控制总热量
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尽量选择低 GI 食物。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 50%-65%,蛋白质占15%-20%,可脂肪占20%-30%,尽量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多食用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糖尿病患者更适合食用绿豆制品而不是白面包。
(二)运动管理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有氧运动是糖尿病患者运动的主要方式,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也可以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简单的手臂力量练习、仰卧起坐、深蹲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一般建议在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避免在空腹或血糖过高(>16.7mmol/L)、过低(<3.9mmol/L)时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可以每周进行5次,每次30分钟的快走运动。
(三)自我管理
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服药,这对血糖的控制非常重要。
庆元人,请每年检测1次!愿我们不做“小糖人”,管住嘴、迈开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祝愿大家都离糖尿病远远的!健康幸福!
参考资料来源:《糖尿病并发症疾病研究白皮书》《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2024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要点》等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