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业”,村民顾家又增收!
近年来,举水乡大力发展高山农业,引进工商资本开发多种种植模式,为农村闲置土地和留守村民就业带来了新动能。
点击播放视频
在举水乡月山村,来自外地的种植户章云钏刚刚结束夏季小番茄种植,在转阵温州的前一天,他召集了16个采摘工给他们结工钱。在发工钱现场,18万现金叠成一摞,旁边放着一本记工本,来一位工人对一次账,确认无误画押发钱。
“今年我做了65个工,发了8450块钱。女工130一天比去年多了10块钱。我很满意,老板人也很好,活干完了就发工资。”吴道妹是月山村本地村民,70多岁的她已过了外出务工的年纪,现在她在村里上半年给茶厂摘茶叶,夏季在大棚里采瓜果,出工勤快点一年能赚两三万。“上半年身体不好,采茶只赚了5000多块,不然采茶收入1万多是没问题的。”
现金结算,集体发钱是举水乡现在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小兵家庭农场是举水乡第一家集体发钱的农业主体,从2021年开始,每年给采茶工发放工资30至50万元不等。农场负责人吴树荣说:“村民收到现金有一种踏实感,通过这种形式自己和工人也更有信心,也不怕第二年招不到工人。”
农业是举水乡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举水乡因地制宜引入全国各地工商资本,盘活农村土地活力,形成村村有产业的格局。在月山和丰洋两大高山台地进行稻米、蔬菜、食用菌轮作、在炉山村开发玫瑰花种植,在地山村发展梯田农旅项目。现如今举水乡种植水稻2000多亩、锥栗4000多亩、荒野茶3500多亩、反季节大棚400亩、林下中药材600多亩、玫瑰花300亩、工业辣椒37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300多亩。直接带动6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为民增收3000至20000元。
“举水乡还在推广‘粮食银行’、钵苗育秧、抛秧等农业‘双强’科技成果,建强千亩‘菌粮果蔬茶’共富产业,打造高品质荒野茶品牌,推动茶产业、茶经济和茶文化全产业链发展,聚焦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构建,培育‘一地多产’特色农产品,探索电商直销、农业研学、农业旅游等现代农业新模式。”举水乡党委书记陈小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