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珍代表:
您在县十七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乘政策东风,抢发展机遇,锚定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根据建议已落实的具体事项
(一)强化要素保障机制,制定产业规划政策。出台了《庆元县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五年计划(2019-2023)》《庆元县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及《关于加快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从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夯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推动全县中医药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全力构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体系。
(二)推广一产种植扩面,提升产业规模发展。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41734亩,其中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27181亩。其中:黄精15114亩、华重楼5932亩、白芨4535亩。2023年四大培育药材增加1512亩,主要分布于屏都、隆宫、张村、淤上、荷地、岭头、左溪等乡镇。目前建成连片50亩以林下中药材基地53个,其中国家级林下示范基地2个,省级道地药园2个,省级优质一是深化柔性引才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道地示范基地2个,市级示范基地(养生园)6个。
(三)打造产业高地集聚,聚力平台拓面升级。全面建成投用屏都综合新区生物科技产业园。该项目总用地面积652.9亩,项目总投资约6.8亿元,以纵二路为界分为西侧建筑区块及东侧供地区块2个区块,其中,西侧建筑区块为纵二路以西-迎宾大道以东-金山大道以北-南二路以南共计132.6亩,主要包括两山梦之园(标准厂房)、企业服务综合体(企业服务中心、人才公寓、配套商业用房)。
(四)聚焦二产精深加工,狠抓产业体系培育。围绕“翻番倍增、三个百亿”目标,主动发力生物科技(食用菌)产业链招商,同时依托生物科技产业园东侧供地区块520亩熟地,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2023年,两山梦之园已有中杭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山鼎生物科技、伊普诺康生物技术等7家企业入驻标准厂房,目前已全部投产。成功招引百兴食品年产1万吨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胡庆余堂方格生物科技中心示范园及胡庆余堂方格真菌多糖研究院项目,多琪生物科技美妆、香芋乡食品香芋系列产业园等6个项目。
(五)强化产学研合作,助力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利用高校院所人才资源,帮助庆元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破解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技术,推荐由五养堂(庆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灵芝三叶青林下生态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申报市县联动项目。争取26县绿色技术研发应用专项1项(浙江方格承担的“基于低温提取技术的灰树花提质增效综合利用研究”项目)。
(六)构建平台矩阵,赋能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对标辅导和向上争取,2023年“方格真菌多糖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顺利列入创建名单,庆元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拥有3家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的县(市、区)。研究院的成功创建,从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为中医药产业、生物科技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浙江方格药业有限公司建成集专业化药食用菌选育、标准化栽培、科普研学游、珍菌膳食体验区为一体的省市职工疗休养基地--胡庆余堂方格菌博园,并获评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二、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层次不高,链条不够完善。当前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精深加工程度偏低,生物医药、生物提取制品等高附加值环节相对薄弱,中药材资源利用率较低。中药生产企业大部分中药材以原药材出售为主,企业品牌、特色品种不多。同时,我县的中医药企业大多从食用菌企业发展而来,产品以保健功能为主,功效性产品较少。
(二)产业结构不优,大项目落地困难。中医药行业企业、生物科技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龙头企业、链主型企业缺乏,带动产业体系发展的动能较弱。在政策优惠、土地供给、产业配套等方面竞争力不足,大企业大项目招引落地难度大。
(三)区位条件偏远,资源集聚困难。受限于县城能级及区位条件,人才、技术资源较难形成集聚,县域企业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载体培育不足,食用菌研究中心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在中药材种植与服务方面,县一级中医药产业机构专职人员少、专业不对口,难以提供中药材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科学指导服务。在中药材生产加工方面,大部分中药企业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动力不足。
三、今后持续跟踪落实的相关计划
(一)全力推进林下经济产业标准化发展。一是开展新种和老基地改造提升工作。利用林地资源、山地冬闲田、高山旱地和荒芜耕地,大力引导林下、山地设施等高效种植,促进量的扩展。在老基地上进行地力培肥、种植方式转换、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提高产量和品质。建立黄精、三叶青、白芨等核心示范基地3-5个,提质与扩量相结合,建设高效规范化基地2000亩。二是加强种苗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种质资源保护,注重创新,推动品种培优体系建设。建立黄精种苗繁育基地20亩、白芨种苗繁育基地10亩,辐射推广中药材种苗基地200亩,提升我县中药材良种繁育水平。三是开展技术培训助力产业发展。组织技术培训,针对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举办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技术培训班2期,建立中药材科技实训示范基地2个,提高药农种植管理水平,助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强化要素保障支持中药材种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基地园区建设为重点,按照“突出重点、政策倾斜、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发展模式,不断培育和壮大中药材产业。五是鼓励企业走出去扩大影响力。积极组织中药材企业参加浙江省农博会、磐安中药材展销会、森博会等各类农业展会,鼓励企业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进入各种信息、电子商务平台,逐步扩大庆元中药材产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二)持续推动中医药产业提质行动。一是建强产业平台。以生物科技产业园为依托,打造集研发、孵化、加工、服务配套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食用菌精深加工特色园区,研究制定企业入园优惠政策,引导以食用菌、美妆、药品等为主的加工企业入园集聚,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引导种植企业、合作组织向初加工企业转变,积极推广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及加工,推进精深加工技术研发。牵线搭桥中医药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合作,重点围绕生物制药、中间体提取、功能保健品生产等开展产学研攻关,延伸中药产业链。三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整合设备、人才、科研、项目资金争取、用地、金融、上市培育、产品开发等扶持政策,加快推动一批本土以食用菌提取、中药精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扩建项目建成投产达产,推动1家企业成为4亿级企业,努力培养该企业上市。梯度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食用菌、中医药精深加工企业,引导1家企业上规。加快百兴项目、香芋乡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中药产品品牌,同时推进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抓好抓实产销对接,拓宽市场贸易渠道。四是开展强链延链补链。持续推动产业“链长”制招引,明确主攻方向,围绕食用菌健康食品转型升级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向,编制招商图谱,以食用菌、中草药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品等为主攻方向,精准引进规模较大、科技水平较高的中成药生产、中药饮片加工和大健康头部企业、链主型企业,优化优惠政策支持,持续完善生物科技产业园功能,辐射带动全县生物科技产业、中医药产业发展。
(三)精准支持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发展“中医药+旅游”服务。依托我县百山祖国家公园核心地、巾子峰省级森林公园、黄皮湿地等自然资源优势,开辟中医药健康旅游主题路线。二是中医药健康服务优化升级。有效开发中医药资源,鼓励重点企业基于黄精、重楼、白芨等开展现代化中药饮片生产和中药提取精制。三是借力科技承接创新成果。发挥科创飞地、产业飞地作用,积极开展与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依托庆元生物资源和环境气候优势,积极引进创新项目在庆元孵化落地,拓展生物技术药物产业。
(四)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招引专业人才。一是深化柔性引才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为庆元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通过筹办人才科技峰会、人才创业大赛等活动,拓宽人才招引渠道。二是大力培植本土人才。鼓励大学毕业生返回庆元就业,围绕生物科技产业发展需求,努力培养地方产业特色人才。深入实施人才科技新政,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吸引人才聚集庆元、留在庆元。三是加强人才技能培训。切实做好农技人员和药农等一线种植人员的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培训,逐步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最后,真诚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我们多提宝贵建议,促进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浙江庆元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4年6月14日
(联系人:经济发展科 叶相聪,联系电话:1396707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