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山祖国家公园——守护野生动植物的生态家园
今年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的主题是“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站在海拔1856.7米的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峰顶上,极目远眺,如世外桃源般的原始森林令人陶醉。
周勇 摄
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位于丽水市南部,范围涉及龙泉、庆元、景宁3县(市)10个乡镇32个行政村,面积达505平方公里。
地处我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百山祖园区是我国不同海拔、不同纬度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代表地,更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基因宝库。
白鹇 朱志成 摄
根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百山祖园区内有野生维管植物210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3种,其中有百山祖冷杉、南方红豆杉等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50种。园区内共记录有野生脊椎动物41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5种,其中有黑麂、中华穿山甲、金斑喙凤蝶、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等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1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54种。采集标本和鉴定记录的大型真菌就有632种,是全国野生大型真菌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61年前,在百山祖首次发现3株第四纪冰川孑遗植树——百山祖冷杉。此后,无数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攻克百山祖冷杉繁育难题,累计培育母树种子实生树83株、自然萌发幼苗600余株、回归种植4000株……
作为百山祖和百山祖冷杉的守护者,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庆元保护中心百山祖保护站站长兰荣光,每天上班都要爬一趟山,观察冷杉情况、查看山上其他的动植物,从管理站到海拔1740米的百山祖冷杉原生地,再到海拔1856.7米高的山顶。走了上千遍,这段艰难上山路,他只需20分钟就能走完。
“我们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热成像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手段,37台高空烟雾感应探头实时捕捉国家公园内的突发情况。”兰荣光表示,这些监测数据每个护林员都能在手机端查看,最终将传输到“智慧大脑”——“森林卫士”数字化场景应用,实现了“天上看、地上查、线上管”多维管理治理,形成推进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强大合力。
百山祖角蟾 朱志成 摄
庆元钩瓣叶蜂《Entomotaxonomia》杂志
百山祖园区自创建以来,科考团队和专家先后在百山祖区域发现了百山祖角蟾、百山祖元蘑、凤阳巨基叶蜂、近蓝紫丝膜菌、庆元钩瓣叶蜂等18个新物种。
一个个新物种发现的背后,是不断加大的科研力度。百山祖园区依托高校院所科研力量,共建了“浙江大学—百山祖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中心”,建成了创新平台载体和基地17个,并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36个机构建立了伙伴关系,为园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皮湿地 周勇 摄
“国家公园既是本地居民的生存家园,也是各类动植物的生长乐土。”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伟松说,百山祖园区将遵循“国家公园就是尊重自然”理念,抓好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相信它还会不断带给人们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