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铲车、挖机……抢险救援,靠“它们”更靠“他们”
在当前防汛抢险一线,除了我县万名党员干部群众的闻“汛”而动,无人机、铲车、挖机等科技设备和工程机械的表现也同样“亮眼”,它们不仅可以空投物资,还可以清除路障,在抢险一线发挥出了巨大作用,而在它们的背后,更是一群人的驰援救援,飞手、园区企业家、市应急抢险队队员……他们为民解忧,助民排险,他们的“向险而行”成为了防汛一线那道最美的风景。
进村公路塌方交通中断 无人机及时运送物资
6月14日以来,强降雨导致五大堡杨楼溪流域3个村庄公路塌方,物资无法运送,仅靠3台卫星电话与外界联系。得知消息后,百山祖国家公园庆元保护中心利用暴雨间隙,用无人机向3个村空运了防汛和生活物资。
根据预报,16日上午7时至下午2时没有持续性强降雨,百山祖国家公园庆元保护中心立即派出一架载重无人机和侦查无人机。经过勘察,选择在县城东南角离杨楼村最近的半山腰上起降无人机。
虽然两地直线距离只有3公里,但是中间被一座海拔1300多米的大山阻隔,而且山里时而起雾、时而下雨,给飞行增加了不少难度。
据救援无人机飞手吴家连介绍,当天主要是对手电筒、充电器等急需使用的物品进行投送。由于所在区域没有4G信号,加上天还下着雨,还是比较困难的。
据了解,此次承担运输的无人机最大载重量40公斤,有索降、空投、箱式运输等功能。为了抢抓大雨的空档期,提升飞行效率,对于一些轻便物资采取空投的方式、一些重量较大的则采用索降。当天,百山祖国家公园庆元保护中心向杨楼村共运送了200斤大米以及蔬菜、饮用水等。
多条通村道路反复塌方 铲车开足马力清除路障
“莲湖至里地道路有新的塌方,道路不通。”“中村至莲湖路段再次塌方。”“有车辆人员困于莲湖至里源两处塌方之间……”6月15日下午,隆宫乡工作群内各村实时更新的汛情照片、视频、文字等信息牵动人心,“塌方”“中断”等字眼高频出现。
中午12时起,隆宫乡出现连续强降雨,3小时内降雨量达109.5毫米。受此影响,乡域内各条通村道路反复塌方,乡级储备的抢险应急工程机械车辆告急。
“园区里还有几辆铲车!”下午2时,群内一则振奋消息弹出。因企业停工,已在县城家中的双枪竹业负责人周邦火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乡政府,并与园区另一家紫蓝竹木公司联动制定救援抢险方案,统筹调配机械和人力,与乡级抢险队伍协同作战,共同开展道路抢通工作。
在隆宫村三门亭区域,记者看到,2辆铲车开足马力,先后从园区中驶出,直奔塌方路障现场,与时间赛跑,在泥泞的土堆上不停穿梭。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个个塌方路障被逐步清除,道路具备单道通行能力。周邦火告诉记者,作为扎根隆宫的企业,他们始终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和群众的安危。在灾害面前,政企携手并肩,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多日暴雨冲击致使险情较多 长臂挖机协调合作清理路阻
6月15日18时,庆元县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丽水交通应急抢险队得知,在多日暴雨冲击下,庆元县域内险情发生较多、塌方量较大、应急抢险任务繁重后,立即调集力量,紧急支援庆元。
16日10时,丽水交通应急抢险队组织人员从丽水出发前往庆元,抢险队伍共有队员7名,配备宿营车、重型平板车、长臂挖机等大型抢险机械7台。15时,抢险队伍抵达庆元县隆宫乡蓬源线,第一时间加入战斗。
抢险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开展分析研判,制定抢通方案,3台挖掘机根据臂长特点分工,同时开展抢险作业,大幅提升道路抢通速度。截至目前,累计清理路阻塌方11处,共1万多立方米。
此次支援行动充分发挥市县公路应急保障联动机制的优势,有力确保了抢险队伍、各类物资、大型设备快速调动、迅速应战,充分盘活公路应急抢险闲置设备资源,全面提升山区公路应急抢险综合能力水平,以实际行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