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课堂 照亮山间——元气彩虹公益课堂发起人采访实录
7月8日,元气彩虹公益课堂在濛洲街道玉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暑托班项目,替社区里没时间照顾小朋友的家长解了燃眉之急。在为期两周的时间里,来自托马斯学习馆、邱教练跆拳道馆、德国慧鱼机器人、万物一梦DIY手作馆、吴建英体育培训有限公司等机构的老师,从周一到周五为学生安排了满满的学习体验课程。
而这个项目只是元气彩虹公益课堂成立开启后的其中一个。2022年6月,社会组织庆元县素质拓展活动中心在共青团庆元县委指导下成立,开启元气彩虹公益课堂,先后有微笑绿萝青少儿口才、黄鹏拉丁舞、庆元轮滑队、琴怀钢琴艺术、放克街舞、豚草吉他等10余家培训机构入驻,让跆拳道、编程、舞蹈、轮滑等非学科类培训以志愿形式进驻乡村学校,为乡村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截至2024年5月,庆元县素质拓展活动中心结对全县幼儿园、中小学学校21所,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全覆盖,上课学生3200余人,授课时间500余小时,来回路程达3000公里。
“为什么不把我们的课程,送到乡下的学校去呢?”元气彩虹公益课堂就是来源这么一句话。在此之前,发起人之一的邱俊彪和他的朋友们还在为除了“给乡下老人送点油、送点米”以外的回馈社会方式而烦恼。
邱俊彪是一名跆拳道教练,2021年11月,“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让他和相识的培训机构负责人一起为公益送课而努力。
“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公益团队里各培训机构老师是什么态度,分享一些关于老师们的故事。
邱俊彪:一开始参加的机构不多,有些机构只有一个人,加起来只有十几位老师,很多时候都是机构的负责人去上课。
项目开展到现在已有30多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有很多。其中一位是教乒乓球的老师姚松敏,她对做公益非常积极,每次去上课都是她提醒。后面她儿子大学毕业,又带着她儿子一起做,让他也投身到这个公益课程中。
还有一家机构,女老师特别多,虽然都是20岁出头的女孩子,但各个都很负责任,这么多年没有一句怨言。有一位大学刚毕业的老师,有时交通不便,她骑摩托车都要去送课。只因她们很喜欢和这些乡村学校的孩子交流,可能没去上过课是感受不到这种情感的。
我第一次去江根乡中心小学,这是离县城最远的乡校,只有19位学生。当时是和演讲主持课的老师翁慧慧一起,从来没开过这么弯的路,两个半小时的路程一路晕车。但是我们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在给孩子们上课之后,开车的疲惫很快就忘记了。我们还在那里种了两棵树,其中一棵叫希望之树,是希望村里的孩子们能够茁壮成长,成为栋梁之才。
我们的初心很简单,就是想通过公益课堂老师们的努力,为庆元乡村的孩子们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很期待我们再去一趟”
●这个公益课程有什么特点,学生们对兴趣班感兴趣吗?
邱俊彪:乡村学校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比如他们会主动要求拖堂,我们首次去大济小学上课的时候,有位五年级学生就主动要求拖堂,因为他很喜欢练跆拳道。直到拖堂结束时,他还会特意跑来问,“教练,你什么时候还来?”
在江根、举水这些乡校,对于彩虹课堂的有些项目,孩子们几乎没听过,或者听过但从来没有上过。因为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很少看到外面的世界,平时都是通过电视或是从长辈那里了解。
大部分老师反馈,学生们第一次上课都比较拘谨,也并没有对这些课程抱有期待,认为我们的活动是短期的,结束了就不会再来。但其实我们有些课程是固定的,比如五大堡的跆拳道格斗和英语口语课程。多次上课后,孩子们逐渐认识和熟悉老师,在下一次上课时就会主动来迎接,活泼的天性也渐渐显露。不知怎么表达,就好像我们有什么东西要给予他们一样,都拿着干净的眼神看着你。
印象深刻的是隆宫乡中心小学的一位学生,我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隆宫拳王”。因为上课时,他话多,比较皮,但拳打得很好。我们的办法是给他一个称号,让他自信。老师表扬多了,加上同学又给他鼓掌,他虽有点脸红,但后面上课就很认真了。
这名学生后来对我说,他收获了像教练这样的朋友很高兴。一个小学生能讲出这种话,其实我很感动。对于他来说,我们的课程不仅给他带来知识,也让他收获了一份友谊。对于我来说,相处久了,发现每个孩子都很重感情,而这种真挚的情感很纯粹,理应珍惜。
现在,孩子们都很期待我们再去一趟,期待我们能给他们上一些新内容。
“让更多孩子感受更多类型的兴趣班”
●彩虹课堂对学校、学生们有什么影响?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邱俊彪:项目初期,我们也去过县城学校,但是会让大家误解我们是不是为了去招生,或者说是不是有某方面的利益可图。为了消除这种误会,我们选择去乡村学校。
在确定课程的时候,考虑的类型比较多。有运动、舞蹈、科技、口才、绘画、益智等,后面又把同类别的进行内容扩充,就是想让更多孩子感受更多类型的兴趣班。并没有想影响到所有小朋友以后的志向,因为每个人想法不一样。但凡有一个孩子,因为这个课程,让他以后立志变得不一样,那我觉得就意义非凡了。
在大济小学,有次期末,我让他们写感想。有个六年级学生告诉我,“教练,其实我很怕黑,晚上不敢一个人走夜路,但是我学习了这个课程之后,我一个人敢走了。”对于一位孩子来说,这个课程让他战胜了恐惧,给他带去积极的影响,心里产生自信,或者说有了一股能够战胜困难的力量,那就达到目的了。
淤上小学的校长非常支持公益课堂,甚至把其搞成了学校的特色课堂。送去的是街舞课,很有激情,孩子们听过,但没有上过。好在老师和学校之间配合得非常好,每天课间操时间,几十个孩子一起跳街舞,把整个学校氛围带动起来,非常精彩,也非常好看。老师和学校的有效沟通很重要,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我们的课程。
“不为留什么,只为做更多”
●怎么看待彩虹课堂,对未来项目发展有何规划?
邱俊彪:做了这么多年的公益课,团队的所有老师都没有想着要回报。大家的共识是,庆元情况特殊,乡村留守儿童多,只想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去帮助他们。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大家都志同道合,一定会坚持下去,不为留什么,只为做更多。
从没想过项目会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从最初9个机构加上一个青少年宫发展到现在的15支队伍、15个项目,并逐步壮大。希望更多校外培训机构能够参与到元气彩虹公益课堂里,乡村孩子很需要更多不一样的课程。
我们想用这点微薄的亮光去点亮所有的乡村学校,让更多孩子受益。如果能够记住我们这些老师的面孔,每次都能够给一些微笑、拥抱,叫一声老师,其实所有老师就非常高兴了。我们不一定能够改变所有的孩子,但凡能影响到其中一个,可能我们的意义就在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