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亮相!清华、上海交大、浙大学霸“学习秘籍”独家公开
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2024年高考,庆元三位学霸获得喜人成绩,学霸是如何养成的?他们有什么“学习秘籍”?今天跟着掌上庆元一起来探秘学霸背后的故事……
俗话说,“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在学习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谈及各自学习技巧时,大家都各不相同。
点击播放视频
在今年高考,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选拔,被清华大学理科试验班(化生类)录取的姚舜韬,他提到每个人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个人觉得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做好“分类”。
姚舜韬
“在学习中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特别是理科学科,我经常用‘分类’的方法。比如把学科知识点、题型等进行分类,找各种方法进行一题多解,在遇到新题时也能迅速把它归类到已经学会的知识点中,这样就能快速解题。”
而杨阳和吴佩秦则归纳为有计划的学习和及时总结,要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建议利用Ted演讲、新华网等平台提升学习能力。杨阳在今年高考取得680分的好成绩,被浙江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录取。谈起取得成功的“秘诀”,杨阳归纳为“有计划”和“及时总结”。
杨阳
“第一点是做计划。高三的时候,我准备了一本专门的本子,记录每天需要完成的事,每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日事日毕,让自己更有方向感、紧迫感,找到自己的节奏,像文科类有许多需要背诵的内容,这样效率会更高;第二是要不断反思和总结。每次考完试不能只盯着分数和排名,考试其实是发现自己不足的机会,通过及时总结、查漏补缺,不断提升自我。”
“备战高考期间感觉压力大时,我会翻看一些浙大的视频,因为浙大是我初中到高中6年期间最大的梦想和动力,是它在指引着我要为实现梦想奋力拼搏。”吴佩秦在今年高考取得了684分的好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录取。
吴佩秦
“高三的时候是自己最放松的状态,因为高一高二主要是上课认真听讲,输入知识,高三主要是复习,做试题,查漏补缺;面对高三压力较大时,我一般会选择跑步、看电影或者听听音乐等等,用这样的方式来放空大脑、重新整理思绪。”高考考的不仅是知识储备、运用,其实也是考心态和抗压能力。在学习中,要善于运用分类、总结等方法,合理规划学习任务,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保持平常心,正常饮食作息,相信大家都能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