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庆元县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2024年8月9日至11日庆元县吴家仁中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在庆元县城东小学举办杭、嘉、湖、甬、丽五地名师学术研讨活动,此次活动以“聚焦大单元,共富新美育”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大单元教学模式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
活动伊始,工作室负责人吴家仁对各位参与者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接着,他对本次活动的开展及相关事项做了详细而全面的说明,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对活动安排有清晰的了解。本次研讨活动不仅是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让老师们有机会共同探讨新课程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和实践,老师们可以深入了解新课程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思想和实施策略,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如何在的实际教学环境中有效实施新课程大单元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
杭州市求知小学 赵士华
杭州市求知小学的赵士华老师讲座题目为《“守望•瓦当新境”大单元建构与实施》。《守望·瓦当新境》这个单元来自于片庐《古瓷新语》精品课程。片庐是杭州市求知小学的古陶瓷标本校园博物馆,用数千枚标本呈现了中华古陶瓷的万年发展史。片庐也是杭州地区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锦灰堆拓技艺保护场馆,锦灰堆拓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曾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一等奖。大单元《守望·瓦当新境》由“守望·兽面纹瓦当数字标本”、“守望·兽面纹瓦当数字角色”和“守望·兽面纹瓦当数字童话”三个主题来建构,以片庐古陶瓷标本校园博物馆收藏的历代兽面纹瓦当为真实情境,提出了“如何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远程欣赏,并结合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进行融创”的问题,通过“数字赋能兽面纹瓦当的欣赏、理解和融创”任务群探究,揭义并迭进体悟大观念“兽面纹瓦当蕴含审美智慧和守望精神”。
赵老师讲到,今年6月18日上午,融合杭州美育团队的智慧,《守望·瓦当新境》单元框架在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4年艺术核心素养课程的中小学美术主题单元跨学科教学研讨会”做了介绍,并执教第一个主题“守望·兽面纹瓦当数字标本”的展示课,教学过程从问题情境感悟、兽面纹瓦当定义、兽面纹瓦当探究问题设定和问题解决、数字标本需求提出和创建展示、大观念推导以及关于兽面纹瓦当的数字赋能畅想,都由学生即时生成和自我解决,让课堂真正实现了转“教”为“学”,受到专家和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为全国美术教师做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
余姚泗门镇中心学校 刘永永
浙派名师、正高级教师,余姚泗门镇中心小学的刘永永老师进行了《由任务到意义的美术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讲座,他围绕大单元教学研究综述,美术大单元课程开发,美术大单元教学课堂策略等三个维度,展示了宁波自由美术名师团队近三年来的思考和行动。他强调,大单元教学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倡导的教学方式,是国家对各科教师的要求,标志着美术教学的育人目标从三维向素养的提升,教学从单课向大单元的转向。进行美术单元教学的探索,是当下和未来美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作为新时代的美育传播者,要吃透课标精神,勇于挑战新的教学方式,做教学改革的排头兵,为培育未来新人贡献基层实践智慧。
宁波市修人学校 裘申魏
宁波市修人学校裘申魏校长分享的话题是《追求理解,大单元教学的思考》,裘老师从什么是大单元、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分享了他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解与思考。在分享的过程中,裘老师用自己切身的生活事件来阐述大单元的概念,用本次的研讨活动比作大单元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最后,裘老师分享了格兰特·威金斯的逆向设计模型与案例;埃里克森和兰宁的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模型、案例;迈克·帕克斯的教学设计地图;以及崔允漷教授的单元学历案模板、王大根教授“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教学模板、钱初熹教授基于项目的美术教学设计模板等一系列大单元教学设计模板供大家借鉴与学习。
长兴县第八小学 梁世伟
长兴县第八小学梁世伟老师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为题进行了交流分享,他从如何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的课程设置,合理开发校本课程的背景依据切入话题,从校本课程概念及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任务;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如何进行主题单元课程框架设计三方面向与会教师进行了交流,进一步拉近了美术教师与新课程方案、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间隔。
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 赵永华
赵老师以《大观念下平湖美育校本精品课程的实践研究》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报告,旨在探索大观念教育理念下,如何依托平湖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地理环境,构建并推广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美育校本精品课程,进一步推动平湖市的基础教育美育改革与发展。
首先,借助平湖市悠久的历史脉络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了课程的开发来源。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平湖美育以其“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精品课程战略,展现了独特的教育魅力。赵老师作为平湖市美术教研员,深度剖析了大观念项目化课程理念在平湖美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其次把平湖市新埭小学的校本精品课程《蜡板刻画》作为典型案例,从大观念下项目化跨学科的角度进行了详尽解析。该课程不仅展现了孩子们在美术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如何从家乡独特的地域风貌与文化底蕴中汲取灵感,更体现了他们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这一成果不仅丰富了学校的美育课程体系,更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最后,赵老师还广泛展示了西瓜灯艺、布印江南、牛仔布艺、海娃沙画、少年问天、纤维艺术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精品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各具特色,更体现了平湖美育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探索与前进的精神风貌。与会的庆元美术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交流,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激发了对于创建具有本土特色美育课程的热情与信心。
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王爱民
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美术教研员王爱民老师分享的话题是《中小学美术教师艺术实践的哲思与样本》,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双新教学理念下,对于单元教学,课程育人等美术教学的热点问题进行哲思,提出自己的独到解见;第二,实现素养目标教学下的宏伟目标,教师的专业素养的价值与作用,提出了艺术教师是否需要进行艺术实践的灵魂之问,没有艺术素养托底的课程改革犹如海市蜃楼;第三,美术教师艺术实践样本,从自己碛口写生的自我独白开始,反思了艺术创作的功夫与理念,梳理了造型能力,独特构图,色彩概括,合适语言,立意表达等方面,哲思10年艺术创作经历,只为更好触摸艺术真谛……
本次活动的成功开展,得益于五地浙派名师的积极参与,他们的加入无疑为活动增添了更多的专业色彩和深度。这些名师所带来的美育思想和先进理念,将为工作室的美术老师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助力他们在美育教学上不断探索与创新。同时,本次活动也为工作室的美术教师搭建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有望为推动地区美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我们期待着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的精彩,通过深度交流与碰撞,共同为美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让美育共富之路更加宽广、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