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批“庆元好人”揭晓
经群众推荐、基层遴选、综合评议、公示,确定吴小青等15人入选为2024年第一批“庆元好人”,现予以发布。
(一)诚实守信类
吴小青
吴小青,男,1947年6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庆元,庆元县濛洲街道大济村村民。
1944年10月20日,孔氏南宗74代嫡长孙孔繁豪卒于庆元县濛洲街道大济村慎修堂寓所,棺木暂厝大济村村郊。在孔繁豪去世后两年,村民吴小青出生。1979年,吴小青购得一灰土房却发现该房内有“奉祀官”孔繁豪的遗骨,于是他按家乡风俗将该遗骨安葬入土。吴小青有一个朴素的想法:既然自己安葬了孔繁豪遗骨,就要负责挂纸(扫墓),就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
誓言无声,行动有力。此后每逢清明,吴小青和妻子都先祭扫完两座祖坟,再祭扫孔繁豪墓地。等儿子们长大了些,夫妇俩也会带他们去扫墓。对这位异姓、陌生人的墓地,一家人始终同祭拜自己的长辈一般,无差别对待。10年,20年……每年祭扫孔繁豪墓地便成为一家人的自觉和习惯。而这一切,他们却不曾对外人提起。
“40多年来,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要多做好事、善事,而且要有头有尾。”吴小青不断叮嘱儿子吴复久说,不管世事如何变化,祭扫孔繁豪墓地要一直坚持下去……
(二)敬业奉献类
吴丽明
吴丽明,男,1975年5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庆元,现任庆元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介入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
参加工作30年来,吴丽明潜心钻研,磨炼医技,为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精准影像信息;率先在我县开展DSA综合介入手术,成功抢救多例肝癌破裂大出血、肾挫裂伤大出血、颈动脉破裂大出血等危重患者,开展恶性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动脉置管灌注化疗术(HAIC)、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介入栓塞术等新技术近20例;率先在丽水县级医院中开展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开展穿刺活检200余例,为肺部、乳腺、颈部淋巴结等部位的肿瘤与非肿瘤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放射科作为疫情阻击战的前沿阵地,吴丽明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带领团队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高效完成庆元县早期7例确诊病例,以及疑似病例和其他发热人群的影像检查及诊断工作。
他注重科室质量安全管理,科室先后荣获浙江省临床放射质控中心影像和诊断质量评比活动X线影像质量控制十佳单位、X线诊断质量控制十佳单位、MRI(磁共振)诊断质量控制优秀单位三项大奖。科室优质的医疗服务和过硬的技术水平,吸引了许多浙南闽北边际区域群众慕名前来检查、治疗。他心系患者,爱岗敬业,带领科室人员不断提升诊疗水平,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保驾护航,为打造浙南闽北医疗高地贡献了积极力量。
吴庆林
吴庆林,男,1976年3月出生,201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庆元县五大堡乡副乡长、杨楼村党支部书记。
他是五大堡域内百花岩风电项目和濛杨线公路改造提升工程两大项目专班负责人,在烈日当头的七八月,他坚守在征迁最前线,严把土地分户丈量、房屋评估、征迁签约等各个环节,只为把征迁进度往前赶。在田间地头,有他推动乡村振兴、谋划共同富裕的足迹。他以重振杨楼锥栗产业为目标,邀请专家改造提升全村2600多亩锥栗基地,牵头建起了锥栗交易市场、技能实训基地、共富工坊,实现全村锥栗年产值破700万元。
在抗疫、防汛工作中,他始终身先士卒、冲锋一线。疫情期间,他以身作则连续半个月在卡口全天候值守,又将自家私家车变身为“物资车”,为全村村民代购生活物资。2024年梅雨期强降雨期间,他在应急响应尚未提级之前早早入村进岗,带领党员干部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74人,与群众同吃大锅饭、同住大通铺。在道路受阻、电路中断、网络中断的情况下,他带领党员干部开展自救,发动家属参与后勤保障工作,带头捐献物资,日夜开展巡查,最终带领全村群众平安度汛,得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
周 健
周 健,男,1966年8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庆元,现任庆元县应急管理局防汛防旱指挥中心主任。
他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在2024年梅雨期强降雨过程中,自6月10日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后,他第一时间通知各有关部门到指挥部开展会商研判,并及时向上级领导给出防御工作意见;6月10日到6月19日期间,他连续参加县防指会商研判20余次,并根据会商意见,及时拟定应急响应等级调整文件10余份;利用降雨空窗期,带领科室成员多次到乡镇一线开展风险隐患检查工作;在强降雨期间及时指导9个乡镇(街道)自主提级应急响应等级,保证应急响应及时,各类防御举措高效落实。
周兆成
周兆成,男,1982年1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庆元,现任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兆成入职双枪22年来,以厂为家,从一名普通的车间管理员到双枪竹材事业部总经理。他曾独立担负起双枪集团全资子公司——龙泉千束公司从厂房征地、建设到产值达3亿元的全过程。在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5年来,负责双枪旗下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的7个生产基地的全面运营工作。
他用辛勤汗水努力实践着双枪集团“不向天空排放一缕黑烟,不向河道排放一滴污水”的绿色、节能、环保理念;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落地了“笋竹两用高效连锁工厂”的经营模式,实现了“笋竹两用,五大产品,吃干榨尽”的产品规划。他牵头制定十余项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参与授权国内专利136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获得省级新产品鉴定35项,先后被评为“浙江制造大工匠”和“龙泉市劳动模范”。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为企业发展以及促进整个竹木行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陈家永
陈家永,男,197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庆元,现任国网庆元县供电公司左溪供电所运检班班长。
1992年,他从部队退伍后,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地处浙闽边境的老家左溪镇,开始了家乡电网的建设之路。为保障左溪供电所辖区内一镇三乡448平方公里85个村数千名农户的生活生产用电,他默默坚守,先后为青竹、青田、南阳等数十个村进行农网改造,将原本旧电杆、旧电线、旧电表箱更换为新的设备,有效提升了新农村的电气化水平。即使是那些偏远山村,他也会不遗余力地沟通协调,亲自带领团队确保将电顺利送达每家每户。
此外,他还主动担负智能电网改造提升工程、智能电表轮换工程、采集自动化抄表改造工程等,经过智能化的改造,将服务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确保用户用电的安全可靠。他电话常年24小时开机,遇到报修、咨询或是求助电话,总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年均为企业、农户解决用电故障报修80余起,开展用电安全技术指导30余次,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排灌用电问题20余个,是名副其实的“浙闽边境守灯人”。
吴宗龙
吴宗龙,男,198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庆元,现任庆元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长。
自2008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始终扎根基层一线,牢记宗旨、忠诚履职,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取得了不凡业绩。
从警16年以来,他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先后组织侦破故意抢劫、盗窃、诈骗等各类刑事案件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为群众挽回损失4000余万元。并总结提炼了多个犯罪领域的打击治理办法,为维护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同仁群众的一致好评,先后多次受到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及党委政府的表彰。
胡光火
胡光火,男,197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庆元,现任庆元县隆宫乡莲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自2011年担任莲湖村村委会主任以来,胡光火大力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在他的牵头努力下,莲湖村累计拆除旧房2万多平方米,新建房屋91幢,人居环境和营商环境显著提升。作为丽水市人大代表,他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建言献策多达100余条,市人民代表大会领衔提出建议9件。
瞄准农旅融合市场,他带领村两委成立了莲湖村首个种养专业合作社和农家乐,联合打造集水产养殖、水果种植、蔬菜种植、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莲湖村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文明村、市级美丽乡村等奖项,并被评为省级、国家3A级景区村庄。他也先后荣获丽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优秀个人、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等荣誉。
吴建敏
吴建敏,男,198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庆元,现任庆元县濛洲街道玉田社区党委书记。
从事社区工作18年来,吴建敏一直探索精细化管理社区,扎实开展“幸福邻里、社区文明、阵地建设、品牌落地”等工作,为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700余次;亲手打造社区“爱心菜园”“爱心妈妈”“爱心接力”等暖心品牌,多年来,累计为196名困难群众送去温暖;精心成立社区“暖心调解站”,帮助居民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帮助居民解决大小矛盾纠纷89个。
同时,他利用县人大代表身份,积极组织“红色议事”“廊桥说事”等系列活动,收集关于基层治理意见建议,并利用休息时间上门拜访辖区居民,了解群众实际需求,先后收集社情民意100余条。曾获评“丽水之干”担当作为好支书、丽水市兴村(治社)名师、庆元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三)孝老爱亲类
刘运花
刘运花,女,1962年10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庆元,庆元县百山祖镇黄水村村民。
刘运花的丈夫周应吉于2017年9月检查出患有肾癌,在持续手术治疗后逐渐失去了劳动能力,2023年5月又被检查出患有肺部肿瘤,高昂的医疗费用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为了缓解经济压力,让丈夫得到更好的治疗,刘运花不仅要承担起抚育家里30余亩锥栗林,还下地种菜贴补家用。在照顾丈夫之余,还要赡养家中80多岁的老母亲。
刘运花说,再怎么脏累,她从未嫌弃,更没有放弃。在刘运花的精心照料下,如今她丈夫的身体逐渐好转,面色红润;80余岁老母亲身体康健,精神饱满。她用几年如一日的行动诠释了人间真情、相濡以沫的真谛。
叶常库
叶常库,男,1957年4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庆元,庆元县荷地镇黄洋村村民。
从18岁开始至今,四十多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照顾智力残疾的弟弟,不管生活多艰难,他都没有放弃过对弟弟的照顾。每天早早起床,煮好饭菜、整理好家务、照顾好弟弟,他才开始一天的劳作。
冬去春来,从青春岁月到年近古稀,他没有一句怨言,用瘦小的身躯撑起了一个家。他是弟弟最好的玩伴,是弟弟最贴心的大哥,更是弟弟最坚实的依靠。叶常库,用一生践行守护弟弟的承诺,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淳朴汉子的铁肩柔情。
(四)助人为乐类
周光军
周光军,男,196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浙江庆元欧迪实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作为铅笔行业的凤凰涅槃者与慈善先锋,周光军以其突出的管理能力和不懈的创新精神,引领浙南铅笔有限公司实现了从困境到辉煌的华丽转身。他敢于突破行业局限,勇于探索新领域,成功转型进入眉笔等彩妆行业,通过持续的创新和研发,欧迪实业迅速崛起为国内最大的眉笔出口企业之一。
同时他以一颗拳拳之心反哺社会,多次捐款捐物支持家乡建设和灾后重建工作,为庆元县的教育事业和扶贫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疫情期间,他更是挺身而出,改造生产线生产口罩,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
张家飞
张家飞,男,1994年8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庆元,现任庆元县安南乡应急消防管理站站长。
2024年6月,安南乡遭遇罕见极端天气。6月13日至19日,他坚守村级防汛一线7天7夜,在村期间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同时,也熟悉掌握村内留守人员情况,根据雨情水情预报,与村干部及时组织转移群众至安全地带。6月13日与村干部巡查中发现一处危旧房有泥土掉落现象,预测后期风雨会对房屋有严重影响,当天即劝解该房屋及周围人员共2户3人转移至安全地带。受连日暴雨影响,16日该处房屋墙面倒塌,由于吹哨避险及时,无人员伤亡。该起避险案例也得到应急管理部全国通报表扬。
吴其锋
吴其锋,男,1998年5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庆元,庆元县龙溪乡应急消防管理站副站长。
吴其锋是2023年浙江省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在2024年梅雨期强降雨期间,他成为了风雨里的“守夜人”,连续6天昼夜坚守在西溪村防汛“主战场”,密切关注警戒线,及时报告汛情。6月15日,吴其锋从凌晨两点就开始一直守在河道边上,目光时刻关注警戒线。连续的降雨导致西溪村溪水位上涨,到凌晨4时25分,河道水位已没过警戒线。出于对防汛形势的清楚掌握,他立马到仓库拿起防汛锣,以敲锣、上门喊等“土办法”叫醒村民紧急撤离躲避。仅仅20多分钟,转移群众以及干部职工74户135人。
同时,他也是扎根基层的“暖心人”。在转移人员时,他得知村里有一位七旬老人行动不便,留守在家,他迅速同其他防汛干部赶往老人家中,第一时间将老人转移至安置点。洪水退后,他又立即投入灾后恢复工作,清理淤泥和垃圾。龙溪乡的防汛工作做法被新华社、中国蓝新闻、丽水日报、源新闻等媒体报道,成功避险典型案例和吴其锋同志个人被应急管理部全国通报表扬。
吴克发
吴克发,男,1978年11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庆元,现任庆元县岭头乡杨家庄村村委会副主任。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2024年梅雨期强降雨期间,吴克发坚守防汛一线7天7夜,白天自发当起交通“护路人”,开着自家的挖机投入农村公路抢通工作,累计参与清理山体滑坡15处,路面倒伏树木10余处、处置较大积水路段3处,为及时恢复辖区道路通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晚上自觉当好风雨“守夜人”,伴随着手电筒照亮的点点灯光,地毯式对河道水位、山塘水库、危旧房屋、临水临崖农房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摸排,对危险隐患区域及时设置警戒线,挨家挨户做好“敲门行动”,第一时间把预警信息、防灾避险知识传达到村民手上,让群众及时了解“当下”,适度预判“未来”,全力守护百姓安全。
他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敬佩,正因为有这样一道道冲在防汛一线的身影,让人民群众在风雨中有了最坚强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