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
2024年以来,经开区立足万亩工业平台打造和百亿产业培育,坚持项目首位,稳步推进平台建设、产业招商、企业服务等工作。截至目前,入园企业167家,投产企业155家。1-12月完成工业总产值80.76亿元,实现税收2.2117亿元;80家规上企业累计产值73.9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57亿元,其中政府及国企基础设施投资1.603亿元,民间投资4.954亿元。
(一)主要工作开展
1.平台建设提档升级。全力推进香菇小镇工业区块建设,累计完成场地平整近400亩。开工建设屏都综合新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北辅路段、专精特新产业园、共富产业园项目,科创中心加速建设,挂牌出让矿地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布局屏都新城“产城”“产才”融合发展,完成公共服务共享中心、商务综合体、寄递物流园等项目方案设计。
2.产业招商持续发力。全面推行企业“拿地即开工”流程,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达产。1-12月招商引资项目投资4.9539亿元,挂牌出让工业用地247.14亩,新增合同引资额7.7669亿元。万美文具、浩盛工贸、柳艺堂家居、欧润竹木、金如汇包装科技、野猪林户外用品、科尚新材料等7个项目落地并动工建设,新入驻生物科技产业园企业2家。 3.产业项目加速推进。2024年经开区工业建设项目共29个,计划完成投资3.66亿元,1-12月完成投资4.687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28.08%,其中续建项目14个,新建项目15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个,百兴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及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列入省市重大项目。百兴食品、香芋乡食品、多琪生物科技、凡高文化用品等项目有序建设中,7个项目竣工投产。
4.安全环保护航发展。积极开展除尘设备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及规上企业电瓶车充停场所整改专项行动,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543条,指导整改957条。抓实环保基础。配合开展2蒸吨以下生物质锅炉淘汰工作,实施会溪、五都、屏都园区工业污水提升改造及数字化增效工程,巩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成果。
(二)特色亮点工作
1.成立经济新区企业服务中心打造企业“家门口”服务驿站。挂牌成立县经济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做实协调、审批、安全、金融等八大增值服务,“零距离”服务企业,提升企业办事获得感。中心运行以来,受理企业业务125起,累计为企业解决夜间公交、招工用工、临时用电、拿地授信、超负荷用电扩容、企业产品标识优化、企业信息修复等问题35件,入企服务782次。举办企业管理提升、外贸服务、数字化改造、税务申报、安全生产等涉企业务培训25场次,受训1300余人次,召开供地、融资、青年人才需求等多场专题政企交流会,畅通企业诉求办理渠道。
2.重塑“标准地”供地体系。打好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组合拳”,绘制“标准地”全过程管理流程图、入园企业退出机制流程图,从适当提高入园标准、加强项目履约监管两方面,从源头上防范闲置、低效土地产生,实现高效用地。经开区与企业签订入园履约合同,实行合同制全过程管理,督促企业倒排施工计划,加快项目进度,助力快建设早达效。
3.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绘制拿地即开工“鱼骨图”,构建“全链条跟进、全流程提速”项目用地保障服务,推出“带建筑设计方案”出让土地,建立项目并联预审机制,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将企业从意向入园到拿地开工建设时间缩短至3个月。
4.推行拿地即授信微改革。依托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金融服务窗口,构建政银企三方互动合作平台,全面推广工业用地项目“拿地即授信”。今年万美、欧润等五家企业实现拿地即授信,授信金额1.43亿元,平均单次服务授信时间缩短90天以上。
(三)存在问题
1.发展空间不足。目前我县经济开发区经核准的5.4平方公里开发区范围内剩余可供工业用地不足200亩,正在全力推进核准范围外的屏都香菇小镇、栖花园及竹口洋源共计2250亩三个工业平台,但难以支撑未来10年发展空间。亟需在新一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工作中,积极上向对接争取扩大经开区核准四至范围,为未来10年工业发展预留空间。
2.土地指标、资金、政策处理影响平台建设进度。一是土地指标保障。正在建设的香菇小镇工业区块(指标需求缺口304亩)、竹口洋源(指标需求缺口303亩)、矿地综合利用项目一期(指标需求缺口793亩)三个区块,用地指标缺口共计1400亩。二是资金不足。当前经开区以产城融合发展为目标,谋划推动物流、公共服务、城市基础设施、住房等重点项目建设,由于当前建设资金县财政无法配套,在积极谋划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国债资金,但由于领域、体量的原因暂未成功获得,资金短缺影响项目落地实施。三是政策处理进度。香菇小镇工业区块征地、坟墓迁移、树木砍伐、地面物清表等亟待解决;竹口洋源区块政策处理已基本完成,需明确建设时序,以便下步安排征收款完成农户征收协议签订。
3.招商难度加大。受区域竞争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及国家对税收优惠政策清理等因素叠加影响,大项目招引困难,特别是高新技术、创新引领型招商项目储备不足。
4.产业层次不够高。竹木、铅笔、食用菌主要为传统产业,机械化、智能化、科技化程度不高,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研发等高层次人才缺乏,一线员工年龄偏大,影响企业转型升级。
二、2025 年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省市县委全会精神,紧扣“高质量绿色”发展主题,坚持投资拉动、产业强区、创新引领、改革赋能,努力把经开区建设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外开放的主平台、一流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预期目标:2025年争取实现工业总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工业税收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力争出让工业用地300亩。着重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聚焦平台空间优化,提升发展承载能级。提速香菇小镇工业区块、专精特新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完成屏都污水处理厂、北辅路(迎宾路至加油站段)、南辅路(迎宾路至五淤公路)、风貌提升工程一期等项目建设,全年新增工业用地300亩以上。深化浙南闽北物流园、公共服务共享中心、总部经济大楼等项目前期,同步推进矿地二期,为“十五五”预留工业空间。
2.聚焦重点项目引育,厚植产业竞争优势。围绕“三个百亿”目标,推进竹木、美妆、生物科技产业转型提升。加快竹木产业腾笼换鸟,延链补链强链;招引美妆眉笔龙头企业项目;积极引入健康食品、生物提取品、生物医药及生物基材料领域项目。力争全年工业供地300亩,招引项目10个以上。百兴、多琪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
3.聚焦低效用地整合,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深化腾笼换鸟,持续推进低效用地整治,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低效用地再开发和闲置土地处置,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争创省级绿色低碳园区。
4.聚焦服务效能升级,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行企业拿地即开工、拿地即授信,依托经济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做深做细审批代理、金融、咨询、安全、人才技术、党群、商务合作等八大增值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入园、建设、融资、人才、科技等全方位、高效率的支持和服务,助力企业快建设、稳发展。
5.聚焦政治生态清正,提升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党建、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深化清廉开发区创建,规范内部管理,防控廉洁风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化政治建设,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打造“创新型、学习型、技能型”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