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不“赏脸” 春游更尽兴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本是充满生机的季节,但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却可能是“困扰”的开始。
连日来,我县人民医院皮肤科因过敏就诊的患者数量持续攀升,日均接诊量已超过10例。这些患者大多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症状,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市民吴女士正在接受治疗,她告诉记者:“春天来了,天气很好,我就想着出去踏踏青,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结果回来后脸上便开始长红斑、红疹子,整个人都难受极了。”
县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吴英华介绍,早春干燥且昼夜温差大,部分市民的皮肤屏障功能减弱,而外出踏青时接触到的花粉、浮尘等过敏原增多,加上紫外线增强等因素,极易引发过敏反应。
据了解,春季是皮肤病高发期,常见疾病包括过敏性皮肤病(如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感染性皮肤病(如脓疱疮、带状疱疹)和日光性皮肤病(如日光性皮炎)。这些疾病多因花粉、尘螨、紫外线等刺激引发,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肿、起疹、水疱等。
吴英华建议,市民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帽子等,尽量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导致病情加重。
此外,医院皮肤科每天开设两个日常门诊,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治疗方面,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医院还配备了4台冷喷治疗仪,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治疗选择。
温馨提示
避免过敏原方面:
1.要避免接触激素过敏原,比如花粉、素粉等容易造成过敏的物质。
2.如果知道自己对某些东西过敏,首先要尽量避免接触。
3.在花粉多的地方,外出时可以戴口罩、帽子,骑车时可以戴全框眼镜,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
4.过敏的人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花粉指数高的天气,可以通过天气APP查看花粉指数,减少外出或做好防护措施。
5.在花粉多的季节,家里可以关好窗户,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花粉。
出现过敏症状后的处理:
1.出现过敏症状后,首先要做好防晒,同时注意补水润肤,减少面部刺激。
2.如果有轻微红肿,可以用冰箱冷藏后的凉纯净水敷脸,每天敷两次,每次敷20分钟。
3.如果红肿、瘙痒或紧绷感比较严重,且敷水后没有缓解,要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