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这些特产火到了加拿大!
龙溪茶叶、张村白芨、竹口甜桔柚、百山祖四季豆、屏都街道小番茄……在庆元一场关于“山货出山”的消费热潮正在悄然兴起吸引着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的目光。
“原料用的庆元白玉笋,经十几道工序烹制、真空冷藏,能储存3到5个月。”在濛洲街道兴贸路的傻宝咸菜特产店内,负责人周芳芳正忙着为刚出锅的油焖笋装瓶。
庆元这家不足一百平米的小店,陈列着50多种产品,野生山茶菇、香信菇、酒糟肉、酒糟肠都是庆元独有的味道,每件产品包装还印着手绘山水与题诗,将乡土文化凝于方寸之间。
“每逢清明、端午等节日,很多返乡游子都会捎上几罐送亲友。”周芳芳说,除了线下零售,淘宝订单也发往全国各地,其中江浙沪最多,最远则发到加拿大。目前,店铺线上线下月销售额稳定在三到四万元。
春采黄田笋,夏收月山菇,秋制五大堡茄子,冬腌江根萝卜。和大多数庆元人一样,周芳芳依循四时节令制作美味,这使得更多人足不出户,便能尝到庆元山林的限定美味,也为本地特产销售旺季拉开了序幕。
在庆元供销优选农产品展播共富中心,全县19个乡镇街道的农特产品以及各企业的精深加工产品汇聚一堂。来自湖州的供销团队在货架间穿梭,现场仔细选品。
相似的场景在共富中心不断上演,故事却日新月异。
“我们以庆元香菇、甜桔柚、灰树花、锥栗、荒野茶这五大农产品为核心,同时整合其他各类产品,进行包装设计与溯源管理,并搭建起一个综合性的展销平台。”负责人刘庆福介绍道。
近年来,供销社借“供销跑村”行动,以“跑乡村、基地、农户、市场、项目、企业、渠道、对接、资源”九大机制为抓手,通过对产品的深度挖掘与整合,原本分散的土特产被重新梳理,形成了一套完整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
供销社与本来生活、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头部企业建立供应链合作,打通销路。同时,通过视频宣传、直播等方式,抓住了杭州、宁波50多个社区的团购市场,每年可帮助销售高山蔬菜等农产品500多万元。
当下,庆元香菇凭借独特口感与优良品质,在市场上颇负盛名;甜桔柚经精心包装,成了走亲访友的热门礼品。溯源管理的实施,让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一目了然,大幅提升了产品信任度。
“下一步,我们打算深入乡村、社区和机关,向本地民众科普地道的庆元特产,讲明白其中的优势。只有本地人充分了解,才会主动成为家乡推荐官,将庆元特产推广至全国各地。”刘庆福表示。
从热闹非凡的香菇市场到独具特色的本地特产店,随着消费热潮的持续升温,曾经在大山深处默默无闻的“土味”特产,如今已成功变身为市场上的“香饽饽”,成为庆元对外展示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