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佳!庆元上榜!
近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推介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其中,由浙江省文物局与福建省文物局跨省协作申报的“廊桥化境”文物主题游径成功入选十佳案例。
何为“廊桥化境”文物主题游径?
“廊桥化境”以浙闽两省遴选出的38处廊桥文物为主干,按照因物成径的方式,构建区域文物主题游径——廊桥化境。通过游径建设,围绕“乡土、人文、匠心”呈现,以水系古道为脉,以乡土文化为链,串联起山、水、村、镇之间的一座座廊桥,使之成为“展现山地人居图景的文化之境、感受乡土人文意境的归心之境”。
庆元:“廊桥化境”主题游径的生动实践
庆元,是中国廊桥数量最多,且拥有最古老木拱廊桥的县份:史料记载最早的木拱廊桥、现存寿命最长的木拱廊桥、单孔跨度最大的明代木拱廊桥、廊屋最长的单孔木拱桥、廊桥数量最多的村落都在庆元境内。历经风侵雨蚀,境内尚有近百座各式廊桥。
叶松敏 摄
近年来,庆元集中力量抓保护传承,出台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系统推进修复保护工程,打造廊桥IP“出圈”计划,创设廊桥越野赛、廊桥桥系研究等载体,探究“廊桥+”新发展。如近年来共举办了5届庆元廊桥越野赛,参赛选手总计约1万人,该赛事点位贯穿五大堡乡濛淤村(濛淤桥)、举水乡月山村(如龙桥)、濛洲街道大济村(双门桥、甫田桥)等木拱桥,此外通过“非遗+体育”的方式,设立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项目展示体验点位,让选手领略木拱桥人文风情的同时,真正了解技艺、感受技艺的魅力。
廊桥越野赛
未来,庆元将继续深挖“廊桥+”潜力,以“廊桥化境”主题游径为纽带,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廊桥文化IP,让千年廊桥焕发时代新韵。
“廊桥化境”主题游径之庆元廊桥
“廊桥化境”文物主题游径涉及庆元的廊桥有兰溪桥、咏归桥、来凤桥、如龙桥等4座。跟着小编一起来认识下这4座廊桥——
兰溪桥
洪子根 摄
兰溪桥,位于浙江省庆元县五大堡乡西洋村西洋殿旁,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重建。因原址在下游“兰溪桥水库”储水区内,1984年按原貌迁建于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兰溪桥是一座大跨度木拱伸臂廊屋木拱桥,犹似飞虹,巧妙地把西洋殿与公路连接在一起。桥全长48.12米,宽5米,距河床高9.4米,拱架外观呈八字形,内由数十根粗大圆木纵横卯接组合而成,具有抗压、抗弯、抗侧移等功能,两侧设挡风板三层,依次叠垂状如桥裙,古朴典雅,其桥体的构架原理在我国民间桥梁建筑史上堪称一大杰作。
咏归桥
咏归桥又名杨公桥、护龙桥、兴贤桥,位于城关,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历史上多次毁修。1924年,庆元县民集资捐款重建咏归桥,1983年又进行了重修。历经磨难,咏归桥最终矗立在菇城中心。
现存咏归桥长约38.8米,宽约5.5米,拱跨约21.7米,拱高约8.8米,共设廊屋8间。河中的巨石是咏归桥得名的原因。这块巨石形似乌龟泳于潭中,庆元先民称桥为“泳龟桥”。后有文人取《论语》“浴乎沂,风呼舞雩,咏而归”句雅化,得名“咏归桥”。
1938年5月,中共浙江临时省委书记刘英选派云和县特支书记施平到庆元,以国民党庆元县政府民政科科长的职务为掩护,筹建县一级党组织。
1938年6月初的一天晚饭后,施平等党员以饭后散步、聊天的名义来到咏归桥,召开秘密会议,成立中共庆元县特别支部,施平任书记,金更、梅占魁为委员。县特支直属中共浙江省委领导。两个月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共庆元县委。咏归桥成为中共庆元县特别支部的诞生地。
来凤桥
陈化诚 摄
来凤桥位于月山村小桐街东侧,建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为三孔石板桥。传说建造时,适有一鸟飞来,造桥人认为祥瑞,取名“送子来凤桥”,清康熙四十八年、道光十五年重修。
有一个民间传说,说的是如龙桥、来凤桥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相传举溪两岸同住吴、陈两大家族,我住溪之头,你住溪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溪水,相处得倒也和睦。不料有一年大旱,吴陈两家为争举溪之水入田灌溉而大动干戈,从此结下宿怨。后来又一个可怕的旱年来了,两家人为了溪水越争越凶,都拿着刀棍对峙在两岸,眼看着前辈人发生过的族斗又要发生。这时,一方想出了比武夺水的办法,结果吴如龙和陈来凤各胜一场,平分溪水,暂时解决了纷争。
这对青年男女也在比武中产生了感情,决定从银屏山上开渠引水,因而两家人同心协力,终于引来了山泉,保住了收成,化解了往日仇怨。第二年的八月十五,举溪两岸喇叭声声,吴陈两家更是喜气洋洋,吴如龙、陈来凤在乡亲们的祝福中,结成了美满的夫妻。为了纪念这喜庆的日子,吴陈两家决定修建如龙桥和来凤桥,让后世子孙和和睦睦,恩恩爱爱。从此,吴、陈两家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日子越过越美,越过越甜。
如龙桥
叶卫周 摄
如龙桥,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南。横跨于举溪,南北走向,系木拱廊桥。如龙桥始建于明初,现桥修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因其势与后山山脊古松依稀相连,桥似龙首下倾而得名。
如龙桥全长28.2米,净跨19.5米,矢高6.8米,面阔6米,有廊屋9间。如龙桥结构复杂,功能完备,集亭台楼阁于一体,是有明确纪年、年代最早的木拱廊桥之一。此桥建筑上具有宋代遗风,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考察价值。1997年,如龙桥被公布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如龙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闽浙木拱廊桥——如龙桥”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