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子“剪”出中国风!庆元中学这场跨国文化趴太燃了
4月21日上午,我县远道而来的客人德国鲁道夫—史坦普高级文理中学的学生,在庆元中学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旨在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庆元非遗“百事吉”剪纸中国传统名乐古筝、打鼓等以及气排球和硬排球运动。
点击播放视频
其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对庆元非遗剪纸艺术“百事吉”的深入体验。
“百事吉”剪纸作为庆元地区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民俗风情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它以红纸为载体,通过精湛的剪纸技艺,将各种吉祥图案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在庆元百山祖三堆村,百事吉剪纸常用于乔迁、婚嫁喜事等场景,因其立体结构,挂起来后在风中转动,当地人人给予“百事吉转起来,吉祥喜庆进家门”的涵义,又名春风吹来百事吉。
在这堂课中,德国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尝试制作这一传统手工艺品。他们不仅学习了“百事吉”剪纸的起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寓意,还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剪纸作品。有的学生在作品中不仅有传统的图案,比如莲花、公鸡、葫芦等,也融入爱心、小人等现代图案,给剪纸艺术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活动中,学生们惊叹于剪纸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同时也被这一艺术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所打动。
“学习古老的中国艺术形式(中国剪纸)非常有趣。”德国鲁道夫—史坦普高级文理中学学生Merle兴奋地表示,“我记得在幼儿园也学过剪纸,但是学习的是简单的形式,与我们今天所学习的‘百事吉’相较没有可比性。”她表示回到德国后还会继续尝试中国非遗剪纸。
随后,中国传统名乐体验课程让学生们领略到了中华音乐的独特魅力,古筝的悠扬、打鼓的激昂。他们不仅聆听了精彩的乐器演奏,还亲自上手尝试,感受每一个音符背后的文化底蕴。
此外,气排球运动也成为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的一大亮点。与硬排不同,气排球以其轻便、灵活、易上手的特点深受中国民众的喜爱。德国学生们通过老师的介绍和感受初步对气排球运动有了简单的了解,随后中德双方就一起组队进行了比赛,体验了排球运动带来的欢乐与挑战。中方学生也充当起了临时小翻译一对一地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通过这些活动,德国学生们不仅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还与中国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双方学生表示,这次文化交流也是中外友谊与文化交融的美好见证,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进行文化交流,共同促进中德两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