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笋进厂“焕新” 张村“烹”出致富味
索引号:
发布时间:
2025-04-24 09:12:32
来源单位:
庆元融媒
作者:
记者 吴慧萍 王京
编辑:
方洁
点击数:
暮春时节,正是春笋破土而出、集中上市的黄金期。一车车鲜嫩粗壮的春笋被送至张村乡明笋共富工坊,实现“下山即入市”,成为村民家门口的“致富金笋”。
点击播放视频
“目前我们每天的收购量在1-2万斤,主要来自左溪、荷地、贤良等周边乡镇的散户。受生长周期影响,今年是小年,本地产量约四五十万斤,同时还会从龙泉市等地收购。”工坊管理人员吴乾良介绍。
我县东部乡镇竹林资源丰富,盛产高品质春笋。然而,过去因运输耗时长、保鲜技术落后,村民仅零星采挖自用,未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2024年,张村乡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明笋共富工坊,推行“农户自主采摘—集中收购加工—统一打包销售”全链条管理模式,进而带动笋竹产业一产与二产深度融合。
吴坑村60多岁的吴大爷,一大早就将新鲜采挖的春笋送到工坊,以每斤1.1元的价格售出。
“清明前开始挖笋,到现在已经卖了一万多斤。”吴大爷感慨道,“以前自己晒笋干,一斤能卖20多元,价格虽然高,但加工麻烦。现在山上挖来直接卖给工坊,省心又省力。”
该工坊除收购村民采挖的鲜笋外,还吸纳村里闲余劳动力务工。
“一般长期有七八个人,旺季时有二三十人,都是本村和隔壁几个村的,他们来回比较方便。”吴乾良介绍,张村乡周边竹林年产量七八十万斤,原料与人力双重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竹林中,新鲜的春笋源源不断;工厂里,生产线设备早已开足马力。
去皮、蒸煮、冷却、切丝、压榨、包装……鲜嫩的春笋经过多道工序,摇身一变成为色泽金黄、口感脆爽的明笋。
“今年我们工厂收购新鲜竹笋大概有300吨,一般来说,2斤新鲜竹笋能加工出1斤明笋,照此计算,今年大概能产出25万斤左右的明笋。”吴乾良补充道,精心加工的明笋主要销往杭州、台州、上海等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