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日报】今日观察|荒野茶,“含绿量”变为“含金量”
平均每斤1138元的茶叶见证“生态有价”新路
荒野茶,“含绿量”变为“含金量”
清晨的野樱谷云雾缭绕,庆元县安南乡吾际下村的茶农们背起竹篓,指尖在百年茶树的枝丫间轻盈翻飞。一顶、一揪、一放,一缕荒野茶芽落入篓中。
这看似寻常的劳作,采摘的却是身价不菲的“金叶子”。“采茶工资一年比一年高咯!”茶农胡碧莲接过报酬,笑得合不拢嘴。她的喜悦感染着周围40多位村民——举水乡月山村的云屏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今年春茶季发放了20万元采茶工资,有人一次领到1.5万元,相当于普通茶园采茶工半年的工钱。
2025年的春天,庆元荒野茶接连创下纪录:香港拍卖会上,“瘦金芽”以一斤14.8万元落槌;电商直播间里,“野樱白”一小时售罄,销售额超10万元。
这些深藏高山的野茶,何以蜕变为“金叶子”?
图片来源掌上庆元
好茶有好价
去年底,在丽水市白云森林公园的品鉴会现场,百山茶业公司的展台前挤满询价客商,标价2.5万元/斤的“百山”荒野白茶尚未加工就被预订一空。“尝过就明白,这是钱买不到的野味。”一位上海茶商指着金黄透亮的茶汤称赞道。
这份感叹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富民动力——在庆元县江根乡的茶山上,17家经营主体带动1100多名茶农实现人均年增收近2万元。
价值的源泉,深藏于海拔1500米的吾际下村陡坡之上。虬曲的枝干挂着苍翠青苔,树冠高达三四米的古茶树散落山间。老茶农姚光平仰头望着茶树:“采这样的老茶树要带上梯子,两人配合一天才采七八斤鲜叶。”效率低仅是其一,荒野茶树一年仅采一季春茶,亩产甚至不足普通茶园的两成。于是,稀缺性成了市场共识的第一块基石。
更珍贵的价值则刻在权威检测报告中。SGS(瑞士通用公证行)的289项农残与重金属检测结果显示,6款庆元荒野茶全部“零检出”。这份纯净的底气,源于它们生长的“天然保险箱”——翻开地图,庆元地处北纬27度黄金茶带,534座千米高峰构成天然屏障,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5.92%,冠绝浙江。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庆元分局局长李一娇自豪地补充:“庆元环境空气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天赋异禀的环境,自然孕育出茶叶的内在丰韵。科学检测揭示,荒野茶氨基酸含量比普通茶园茶高出23%,而独特的茶多酚含量更造就其不可复制的野韵。“刚入口是清雅的花香,细品则有老树特有的深沉木质香。”一位国家级评茶师在品鉴笔记中这样描述。
正是这份源于天地、淬炼于云雾的“野性”珍味,让2025年上半年丽水荒野茶以46.1吨的产量,创下1.05亿元惊人产值,均价高达1138元/斤,是全市茶叶均价的10倍以上。如今在野樱谷,游客扫码即可溯源古茶树历史,沿着生态步道探访百年茶树,茶旅融合更让8320万元年产值中的三成直接来自文旅消费。
图片来源掌上庆元
“全国标准”保证“含绿量”
然而,当客商们惊叹于荒野茶的高价与纯净时,产业内部却曾经历过无序的阵痛。“去年有人把台地茶冒充荒野茶,价格乱得离谱。”茶商陈明回忆道。彼时的丽水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总站站长叶建军亦深陷焦虑:“长久以来,‘荒野茶’没有统一标准,好产品也可能被劣币驱逐。”
转机在电子溯源秤清脆的“嘀嗒”声中悄然降临。在吾际下村“野樱谷”基地,来自上海、厦门的客商只需轻扫茶树上的二维码,这棵古茶的海拔、确切树龄、历年管护记录即刻跃然屏上。
“签!”查看全流程溯源系统后,他们当场与茶农姚光平签下2026年度600多斤的预售订单,最高档茶定价达1.25万元/斤。支撑这份信任的,是2025年4月出台的全国首个荒野茶地方标准——《荒野茶管护技术规范》。
“这套标准像一把精准的尺子,量出了荒野茶的真正价值。”参与制定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指着条款解释,树龄超50年、生长于海拔500米以上,是荒野茶不可逾越的硬门槛;茶园需远离交通干线1000米、生产生活区300米,确保纯净的生长环境;每一棵荒野茶树都要绑定省级追溯平台,建立起唯一的“数字身份证”。
“它填补了国内荒野茶资源保护的空白。”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鑫高度评价,“标准对植被修复、土壤管理、林地清理、茶树管护等作出详细规定,让野性可控,让高价有据。”
标准的力量迅速转化为产业凝聚力。在江根乡的茶山上,强村公司技术员正指导村民按规范修复植被。“以前各管各的,一盘散沙。现在联合体统一标准、统一行动,品质和效益都上来了。”庆元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人豪介绍,“强村公司+村集体+能人+种植大户”模式如同强力纽带,将分散的万亩荒野茶资源高效整合。斗茶大赛的举办让“野樱白”收购价三年升了四倍,印证了标准化带来的品牌溢价。
图片来源掌上庆元
好生态孕育好产品
庆元荒野茶质量双变,更深厚的根基在于这片土地刻入基因的生态自觉。翻开浙江地图,庆元县位于北纬27度这条被茶界公认的“黄金飘带”之上。这里不仅是树的王国——森林面积达244.54万亩,覆盖率85.92%,居浙江之冠;更是山的故乡——县域内海拔千米以上雄峰多达534座,层峦叠嶂间形成独特的山地小气候,云雾滋养,昼夜温差大,为荒野茶累积风味物质提供了完美舞台。
对绿色的坚守,早已融入庆元人的血脉。全县连续17年开展“植绿护绿,增花添彩”行动,将每年4月7日定为“庆元生态日”。这份持之以恒的守护,换来了丰厚的生态回报: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在此发现了百山祖角蟾等全球新物种3个、中国新记录种27个、浙江新记录种99个,物种多样性位居全省首位。2022年,庆元获授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成为丽水市首个入选的县(市、区)。
生态自觉正转化为发展动能。在野樱谷茶空间,游客品鉴后可直接走进山场探访古茶树,8条茶旅路线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消费场景。荒野茶展览馆入口镌刻的“庆元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伟力”,成为这片土地最生动的注脚。
暮色中,姚光平抚过老茶树皴裂的树皮:“以前它自生自灭,如今是全村人的绿色银行。”在他身后,茶客们体验采摘的竹篓沙沙作响,仿佛吟唱着绿叶变金叶的传奇——当生态价值被科学度量、精心守护、合理转化,最原始的深山野茶终成点绿成金的时代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