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赋能乡村振兴:大学生直播带货农产 创意设计点亮隆宫乡
“家人们看这款竹海黄精,它们都来自隆宫万亩竹林!”“第五层营地塔可以打造成新中式拍照打卡点,绝对出片!”……
这个夏天,在庆元县隆宫乡的田间地头,活跃着一群“斜杠青年”——浙江农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的8名学生,他们既是农特产“带货主播”,又是乡村“美学设计师”,用青春创意为山区注入新活力。
为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与取得实效,隆宫乡提前周密安排,成立了专门工作指导组,为每个活动小组配备了经验丰富的乡干部担任“实践向导”,全程提供信息对接与生活保障支撑,为大学生安心深入基层、施展才华创造了良好条件。
“咱们的隆宫林源茶可是长在竹林,贵在一口‘野’的清冽……”直播镜头外,隆宫乡特邀的直播导师鲍妍希正为大学生们做实时辅导,指导直播神态到语言。镜头里,学生们轮番展示着菌菇干货、蜂蜜、荒野茶等特产,借助诙谐语言和场景演绎,为隆宫农货打造出全新“人设”。
“第一次直播特别紧张,但看到网友说‘被种草了’特别有成就感!”大学生李艺晶笑着说,“我们研究了直播话术,还设计了‘隆宫三宝’组合套餐,没想到这么受欢迎!”
线下,团队深入莲湖村调研,提出了“低成本高颜值”的改造方案:用竹篾灯笼和可拆卸屏风打造“竹影入画”打卡点;将香菇、葡萄等特产拟人化,创作立体光影墙绘;星空营地采用分层设计,融合廊桥、竹林等隆宫特色元素。原创IP“隆宝”穿梭其间,成为连接乡土文化和旅游的“灵动使者”。
墙绘设计图
负责墙绘设计的吴薇展示着设计稿:“我们把香菇拟人化成撑竹伞的小姑娘,葡萄变成戴草帽的小精灵,用艺术拉近人与乡村的距离。”
“以前觉得乡村振兴很宏大,现在发现可以从一面墙绘、一场直播开始改变。”团队成员李叶茹感慨道。
据悉,这是隆宫乡今年以来首次与高校合作开展暑期实践。学生们既为农产品拓宽销路,又用设计赋能乡村文旅。隆宫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吴建敏表示,未来,隆宫乡将持续推动校地合作机制建设,通过引入更多专业人才和创新项目,促进青春智慧与基层实情的深度融合,共同探索竹木产业增值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