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7政府资讯http://www.zjqy.gov.cn/col/col1229356027/index.html今日要闻/col/col1229356027/index.html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资讯 > 今日要闻

废弃菌棒变“致富宝” 大学生科技助农显成效

索引号: 发布时间: 2025-08-13 09:12:17 来源单位: 庆元融媒 作者: 通讯员 张杰 编辑: 练芳芳 点击数:

近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双百双进”“绿谷菌工坊”实践团赴庆元县荷地镇开展食用菌产业调研与技术推广活动。实践团通过技术手册发放、生物药剂赠送、实操培训等方式,推广食用菌废弃菌棒循环利用技术,助力当地食用菌产业绿色转型,以青年智慧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20250813_090810_078.jpg

荷地镇是庆元县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自古以来有着香菇种植传统,近年来通过项目引进、技术创新等,发展标准化食用菌基地5个,大棚4.5万平方米,成功探索反季节生产、菌粮复合、林菇共育等模式,全镇食用菌年产量达100万棒,销售额达5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30余户。但长期以来,废弃菌棒的处理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40万公斤的菌棒被随意堆放或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污染环境。如何实现菌棒的高效循环利用,成为当地产业升级的关键问题。

为此,丽水职院“绿谷菌工坊”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访了荷地镇多家食用菌专业种植合作社和生产大户,深入了解当地食用菌产业的生产模式、废弃菌棒处理现状及技术需求。“我们每年生产香菇后,剩下的菌棒大多堆在田间或路边,时间久了容易发霉,影响环境。如果能变废为宝,那真是再好不过了!”荷地镇食用菌产业大户刘培金向实践团道出了心声。调研发现,当地农户对菌棒循环利用技术需求迫切,但缺乏系统的科学指导和实操经验。

20250813_090810_079.jpg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实践团结合专业优势,向荷地镇农户推广了以“菌棒堆肥还田”“菌渣栽培草腐菌”为核心的循环利用技术。团队成员向当地农户和合作社发放了自主编印的《食用菌废弃菌棒循环利用技术手册》50本,并赠送了20袋“菌渣栽培草腐菌生物药剂”,帮助农户掌握菌渣高效利用的方法。

“菌棒经过堆肥发酵后,可以转化为优质有机肥,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减少化肥使用,提高作物产量。”实践团成员、丽职院食用菌专业学生吴江明在技术推广会上向农户详细讲解。手册中详细介绍了菌棒堆肥的步骤、发酵条件控制、菌渣栽培草腐菌的技术要点等内容,语言通俗易懂,便于农户学习应用。

20250813_090810_080.jpg

此外,实践团还在荷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协助下,组织了一场“食用菌菌渣堆制有机肥技术”实操培训。实践团成员现场演示了菌棒破碎、堆肥发酵、生物药剂添加等关键环节,并指导农户动手操作,确保技术落地见效。“以前觉得废菌棒没用,现在才知道它还能变成肥料和栽培基质,这个技术既环保又经济!”参与培训菇农老吴兴奋地说。

实践团指导老师张国权介绍,团队后续将持续跟踪荷地镇菌棒循环利用技术的落地效果,并结合当地需求,优化技术方案,形成可推广的“荷地模式”,不仅是解决废弃菌棒问题,更要帮助农户降本增效,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

20250813_090810_081.jpg

“大学生带来的新技术、新思路,为我们镇的食用菌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荷地镇党委书记薛振华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发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结对帮扶和校镇协作机制作用,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进一步在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攻关、生产模式优化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打造庆元食用菌产业高地,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征集反馈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