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润童心 薪火相传谱新篇——松源街道新建社区“春泥计划”非遗文化暑托班精彩开课
8月4日下午,松源街道新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欢声笑语不断。随着孩子们在五彩缤纷的签名墙上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2025年“春泥计划”非遗文化暑托班正式拉开帷幕。
“哇!原来木头不用钉子也能搭成桥!”在《廊桥古韵》课堂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淼的演示引得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胡老师一边娴熟地搭建着木拱桥模型,一边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这种不用钉子的桥叫榫卯结构,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随后的“廊桥连古韵”课上,老师先用图文并茂的PPT为孩子们介绍了庆元古廊桥的历史文化,并指导孩子们绘制廊桥。来自城北幼儿园的吴牧芝小朋友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古廊桥,还画了廊桥,我觉得我画的廊桥特别有创意!”
“老师刚才讲了好多桥,有廊桥、拱桥、吊桥、独木桥,我都记在本子上了,特别想去实地看看这些桥。”吴玟葶小朋友则对廊桥的知识表现出浓厚兴趣。
据悉,本次暑托班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文化活动,通过结合庆元传统特色文化,精心设计了“廊桥连古韵”“菌香入画来”“竹丝编画意”等五大特色课程。为保障教学质量,每堂课都配备专业非遗传承人和专业老师,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的教学模式。“我们组织这次活动,就是想让社区孩子们有地方学好玩好,让老手艺传下去,也让社区更像温暖的家。”社区工作人员叶群英表示。
此次活动由新建社区牵头,联合县文明办和破壳成长中心共同举办,是庆元县“非遗进校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以“庆元护苗•春泥润心”为主题,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统计,新建社区近年来已成功举办关爱未成年人文化主题活动10余场,累计惠及青少年360余人次。新建社区党委书记阙丽芬表示:“本次暑托班是我们‘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的深化和拓展。未来,我们将继续整合青少年宫、学校、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开设更多传统文化体验课程,让非遗传承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